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确认识德育概念的内涵及历史嬗变,正确认识坚持大德育观的客观必然性,理性思考大德育观与德育泛化的"恩怨纠葛",才能使德育既不失于"狭",又不流于"泛",从而提高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与实效性,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
学生发展学校德育,是社会秩序、进步、文明的基石。而对学校德育评估的淡化,必然导致学校德育的虚化,学校德育工作空、泛、乏力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如何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天津市杨村一中在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进程中,提出了“大德育”的学校德育新思路。“大德育”工作思路是凡学生能够涉足的环境都应该成为德育环境,而在德育环境中,每一个个体的人都被看做德育的传媒,所有的人都应该成为德育工作者。这个思路强化了德育环境的整合,强调了德育工作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杨村一中的德育工作已有机地把学校、家庭和社…  相似文献   

3.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不仅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对新时期青少年的成长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中,儒家文化对增进德育的有效性发挥着重要作用,并能积极深入地影响当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4.
对“大德育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大德育体系”的研究,旨在廓清当前德育工作中对“德育”的简单化、片面性理解,以一种现代的德育理念来完整地把握“德育”概念。作者认为“大德育体系”中的“德育”超越了以观念养成、道德修身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德育观念,它涵盖思想(价值观)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多项内容  相似文献   

5.
科学建构高职院校“大德育”体系是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模式,提高德育实效,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创新点、突破口。高职院校“大德育”体系是一个由目标体系、内容体系、途径体系、主体体系、组织体系和评估体系等六个系统整体构成的立体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6.
7.
什么是“大德育”?笔者认为:一是德育内容的系统性。盲目的、随机的德育难以达到预定的教育目的,只有有了完整的内容,才能通过多种的形式进行教育。二是德育方法的全面性。德育诉诸于人们的“良心”和“道德信念”而“内得于己”、“外施于人”是德育方法的主要特点。德育的方法决不能仅有教育,它还有赖于熏陶、体验、实践等方法,德育的方法应该灵活多样。三是德育空间的全面覆盖性。德育应覆盖所有的教学活动、教育管理活动和后勤服务活动,要求学校的参与。  相似文献   

8.
概念泛化了的我国“大德育”巳步入无所不包却一无所能的尴尬境地。在“大德育”理论框架下,德育方式出现了主知主义与主行主义的两种偏向。德育本应道德教育,德育为教育的道德目的。道德教育应该是社会价值引导与学生个体自主建构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10.
目前学校德育资源整合存在种种困难,基于大德育观,学校应积极探索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对学校德育进行补充,开展学校、家庭、社会、互联网等合作共建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了解、参与社会的机会,将"大德育"观念更好地落到实处,行稳致远地提升德育活动的实效。  相似文献   

11.
德育泛化是指“对学生的非道德行为加以‘不道德'或‘道德'评价,并施以教育干涉”;其本质是不当教育对非道德行为的否定.尽管众多因素干扰了德育泛化的识别,但其危害真实存在:对道德教育、道德权威、学生行为自由的多重侵犯.基于归因分析,本文就如何矫正德育泛化提出了相应举措.  相似文献   

12.
高校德育的困境与提高德育效力的对策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社会生活的极大变化、道德的世俗化和多元化、教育的重知主义倾向以及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共同影响 ,使当前我国高校德育面临着支持系统乏力和效力欠佳的困境。必须通过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激活学生的道德需要、重塑合理的道德理念、确定恰当的德育目标、开辟多样的德育途径等措施 ,来提高高校德育的效力。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道德教育观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现代思潮是20世纪后半叶西方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哲学化思潮,后现代道德教育观有关教育目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关系,教育研究等方面的基本主张,向现代人类社会所因袭的道德教育传统提出了严峻挑战,基保的合理成分对加强和改进我国的道德教育工作富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隐在德育知识中的有关道德教育的基本假设和当然法则,常常被人们忽略,对这一问题的考察,揭示了西方德育演变的思想线索,分析了中西道德教育观念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人的道德品质是主体在与客体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为此 ,在学校德育中 ,我们必须促使教师转变职能 ,放弃道德灌输 ,加强价值引导 ;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德育模式 ;创设真实情境 ,让学生在与客体的互动中建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把对国民进行道德教育视为民主革命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德育思想有关德育的政治功效、德育的内容、德育的手段等理论都被孙中山所借鉴.这种借鉴始终是围绕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这一中心任务来展开,以民主主义、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由于传统德育思想的封建本质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事业是不相容的,所以这种借鉴只是一种表显层次上的认同,而在深隐的层次则含有许多对旧观念的否定.而且,由于服务于政治的功利性很强,导致孙中山对传统德育思想的借鉴和对自身国民道德思想的建设是不系统和不完善的.  相似文献   

17.
道德教育是我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一直绵绵不断地延续至今。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虚浮的现状,本文从我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发展概述出发,以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作为切入点,提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应继承优良的道德传统,并积极培育形成新的系统完善的道德教育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德育研究目标、特点、方法的讨论,围绕加强对德育现实问题的研究、德育一体化的建设、德育经验的借鉴等内容,阐述了开展德育研究的发展趋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浅析我国德育建设取得的成效,指出为避免当前高校道德说教功能弱化、道德调控功能弱化、道德选择混乱、道德约束乏力的现状,提出高校德育建设应确立德育指导地位、引导德育向现实生活回归、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教育、建立完善道德约束机制等各项举措。  相似文献   

20.
德育工作一直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某些原因依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的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讨论了在当今时代里应如何加强高校的德育建设的问题。即德育工作应与时俱进;德育工作应具有针对性;德育工作应注重实效性;德育工作应具有主动性。从这四个方面上下功夫,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