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互联网已逐步发展成为人类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桥梁,而该过程所表达的政治观点即为网络舆情,且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社会的稳定及国家的安全起着直接性的作用,因此急需建立起网络舆情快速反应机制,以应对此类不安全因素。为此,本文就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可视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3.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特点与演变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在各类社会事件尤其是一些突发事件中,网络经常成为第一信源和发展进程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引导主流舆论方向。了解网络舆情特点,掌握网络舆情发生、演变与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内容、生成路径与发布载体之间的关系,对于正确分析与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增强突发事件研判、预警与快速响应能力,对加强网络舆情监管与引导,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网络舆情演化机制与特征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然后选取重要程度与分类性能均比较优异的末级指标作为特征属性,构造 C4.5 决策树风险预警模型;最后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相关数据带入风险预警模型,得到预警风险等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进行风险预警,预警准确率高达94.7%。  相似文献   

5.
当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给高校安全稳定带来严峻挑战。如何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成为提升高校治理能力亟需解决的问题。高校应该在分析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生成原因的基础上,从提升新闻应对能力、完善舆情应对机制、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三个方面形成有针对性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策略。  相似文献   

6.
如何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进行管理,消除、减小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是高校管理者们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对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平时管理和处突工作进行分析、梳理,设计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网络社会事件——"躲猫猫"事件为研究对象,对网络民众发帖及回帖的数量、内容等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深入分析,就该事件发展的三个阶段:事件发展前期(潜伏期)、事件发展中期(激化期)、事件发展后期(消解期),从网民关于网络社会事件的关注度(回帖量)、网民的情绪变化(情感分析)、网民的认知倾向(回帖的用词强度、用词频度和不同意见类型比例)、传播的扩散度(网络媒介的扩散情况和网络民众的地域分布)等方面,对"躲猫猫"事件发展过程中的舆情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兰兰  林奇凯  胡铭 《考试周刊》2010,(27):135-135
本文结合2008年以来网民集中关注的突发事件,对网络舆情折射的社会热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目前各基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引导不到位的问题日益凸显,迫切需要构建切实有效的舆情引导路径。文章通过对高校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生命周期和传播规律的研究,为高校提供了网络舆情引导紧急方案、网络舆情修复方案及常态化管理方案,为高校探索出适合本校的网络舆情引导路径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0.
与政府部门或个人有关的突发事件极易引发喷涌状的网络舆情。了解政府危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高发范畴,掌握网络舆情信息源、信息载体及其传播过程,对于正确分析与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突发事件在网络中的传播愈益呈现出突发性、紧迫性、高度破坏性、高度不确定性等特点。突发事件发生后,民众的信息需求大,传统的控制方式已经不可行。曾经谣言止于智者,现在谣言止于公开。掩盖或者禁言只能使谣言流传更广,甚至影响政府的形象。笔者试图通过对政务微博应对网络舆情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寻求科学有效的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2.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有别于传统的突发事件舆情,具有传播更快、范围更广、影响更大等特点,因此,治理好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意义重大。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治理过程中,极有可能造成对网络言论自由的过度限制。正因如此,应当在保护网络言论自由的前提下再对其作出适当的限制,提出了明确治理原则、制定《网络法》、重视结合技术手段和提倡民间自律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伴随新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社会逐渐走入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群体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广泛知识面、先进思想活动的新一代主力军,当突发事件到来时,如何进行网络舆情引导,是当前高校最应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应从突发事件的类型及内在因素着手,全面了解突发事件的特征,以意识形态教育为核心,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为抓手,明确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的必要性,提高对网络舆情引导的重视程度,建立规范的网络舆情管理的监督预警机制,完善网络舆情引导的应急处理机制,推动网络舆情引导的“V团体”队伍建设,积极建立网络舆情处理的反馈引导机制,切实做好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外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研究现状,研究了新媒体情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特点,提出了新媒体情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高校网络环境特别是舆情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高校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便会在网络上迅速传播,甚至助推突发事件发展,产生不可预测的危害性后果。而高校本身又具有主体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因此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分析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的信息监测机制、信息研判机制、决策应对机制和善后总结机制,探索构建突发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突发网络舆情预警象限、应对预案措施和信息库资源积累等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引发网络舆情"蝴蝶效应",对高校正常教学秩序和师生生活带来很大影响。高校在研究并掌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蝴蝶效应"的产生要素、机制等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监测、预警、应对、修复等对策机制,能有效降低或规避"蝴蝶效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舆情的影响也不断加大。因为网络具有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被就业"事件被各种媒体广泛关注,其影响不容小觑。建立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需要各部门和相关单位、舆论领袖的积极引导,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网络舆情有其自身规律,体育管理部门应及时发现突发网络舆情,力争管控结合,积极处置,避免突发事件负面扩散。应当构建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建立网络舆情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是我国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一般分为萌发期、爆发期、扩散和处理期、后续期四个阶段。针对各个阶段的传播特征和管理现状,高职院校应该构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的“4R机制”,即缩减机制、预备机制、反应机制、恢复机制。  相似文献   

20.
“7·21”北京暴雨发生后,通过实证分析一周内网络舆情的重点、特点及其变化,可以发现“两个舆论场”在议题上的显著分化与矛盾.基于此,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和媒体必须做好区别于物质善后的“社会性善后”,树立善后问题前置的新意识,并制定善后沟通的基本策略,从而建立融多元主体于一体的重大突发事件的社会性沟通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