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对杨绛《老王》一课的文本细读,应抓住关键词语"不幸"与"愧怍"进行品析,已无异议。然而以往的教学中,我和学生却常常感觉不到"不幸"与"愧怍"。难道是我们心如铁石,变得麻木了吗?难道是教材选入《老王》只是因为杨绛的名声吗?再次拜读文本通过对"不幸"的相关链接,对"愧怍"的原因透析,我终于明白了杨绛的"愧怍"——她是至情如茶,老王的"不幸"——他是  相似文献   

2.
文本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想象、比较、表演等形式揣摩、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布局谋篇的精巧,并抓住重要的"点"展开语言实践活动,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和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侯玉华 《教书育人》2014,(10):69-69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要实现这一对话,产生思维碰撞,达到心灵沟通,对文本语言的品读理解是根本所在,正如叶老所说:“文艺鉴赏还得从语言、文字的透彻了解人手。”因此,阅读教学必须立足文本,走进文本语言,开展语言教学。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无疑是阅读的主体,而作为学生课堂阅读引领者的教师,则对阅读的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在走进课堂之前,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上海版五年级上册,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内容简介】课文根据老舍先生的散文《母鸡》改编而成。全文分成"讨厌母鸡"和"不敢再讨厌母鸡"两个部分,中间用"可是,现在我改变了看法,因为我认识了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连接。文章结构清晰,作者语言特色鲜明,不管是内容还是主题,都易于学生接受。【设计思路】作者对材料详略的处理颇具匠心。夸奖母鸡的部分重点写,为的是突出文章中心。批评母鸡的部分简要写,为的是既形成对比给人留下一个立体的母鸡形象,又不喧宾夺主。另  相似文献   

6.
细节往往是课文的点睛之笔、感人之处。教学时,教师若能抓住课文细节,引导学生走进细节,感悟语言文字后面蕴涵的东西,仔细揣摩其"味"所在,那么将对帮助学生领悟整篇文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我在执教《桃林那间小木屋》一课时,就巧妙地采取了抓细节、悟真情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鹰 《下一代》2011,(11):18-18
我给上初中的儿子在家的表现总结为"四多四少":上网多看书少,麻木多感动少,享受多付出少,执拗多孝顺少。无论我怎样苦口婆心地教育,他总是一副冥顽不灵的混沌状,让我百般无奈。  相似文献   

8.
母爱是伟大的,也是无私的,它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如果说,爱情的基础源于肌肤,读了《血奶》我们知道,母爱,则来自于骨髓深处。文中的女人没有名字,可我们知道,她有着世间最美的名字——母亲。  相似文献   

9.
写人的记叙文,以人物描写为主,常通过具体事例的叙述,对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展开描写,反映人物的特点或思想品质。结合写人记叙文的写作特点,引领学生走近人物,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品读人物形象,同时能让孩子们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真正达到读写结合。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第六单元是描写人物的单元,包含《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钱学森》、《詹天佑》、《鞋匠的儿子》等课文。下面,我将以这一单元为例,谈一谈如何依据文本的特点,指导学生感悟人物形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我解读】备教《散步》,“和谐”这个词始终萦绕在脑海中。课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图画,内容虽浅显易懂,但处处体现了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人与景的和谐统一以及句与句的和谐一致。  相似文献   

11.
林守红 《考试周刊》2014,(75):31-31
文章分析了如何在阅读课堂中优化教学策略,注重立足文本内涵,引导学生有效研读,增进学生的个性体验与感悟,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母鸡》一文时,学生会认为作者先前很讨厌母鸡,在看到一只母鸡孵出小鸡,对小鸡那种负责、关爱的行为后,就不讨厌母鸡了。对此,学生要正确体会到作者在文中借母鸡表达出来的对母亲的崇敬以及对母爱精神的赞颂之情,是很困难的。  相似文献   

13.
母爱一直是托尼·莫里森作品中重要的主题,她的新作《孩子的愤怒》背景设置在当代,关注了在白人主流文化价值观浸染的社会中,黑人母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本文从小说中涉及到的母爱与成长问题切入,探讨当今社会依旧存在的种族歧视下黑人母亲对孩子的爱,既给孩子留下了一定的创伤,同时又为孩子之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孩子的愤怒》中的黑人母亲形象的探讨,从种族主义分析黑白文化冲突背景下母爱的迷失、母爱的缺失以及母爱的保护三方面,阐释黑人女性的成长与母爱。  相似文献   

14.
卢永璐 《现代语文》2010,(11):59-60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让其在自己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存深层对话中去发现,去思索,去感受,去体验,构建起他们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16.
<正>还是上大学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了《丑娘》这篇文章,当时我就被文中的丑娘形象深深地打动了,并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八年过去了,当我再次品读这篇文章时,仍然潸然泪下,因此,试着进行了一番文本解读。《丑娘》的作者李兆权,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个旧报》总编。这篇文章是作者1991年发表在《云南日报》上的很有散文性格和韵味的作品。据说当时一经发出就轰动一时,作品的语言朴实无华,但正是这朴实无华的言语中流露出一位母亲伟大  相似文献   

17.
《螳螂捕蝉》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采取了故事里有故事的形式,向读者形象地介绍了一位少年成功劝谏的故事。全文语言生动传神,在叙述内容和表达上前后勾连,一线贯通,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了以后发人深思,让人回味无穷,为作者独具匠心的形象塑造所折服。下面笔者主要就自己对文本的认识谈谈阅读感受。  相似文献   

18.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之后又一短篇小说,其意蕴丰厚,笔法老到,脍炙人口,读后令人流连忘返。在解读中,如果先让我们脑子一片"空白",没有"时代背景",也没有"作家简介"等等之类的信息,只有这一篇独立的小文章,那么我们如何来解读呢?本文试着做了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19.
冼月珍 《新疆教育》2012,(16):163-163
教学有着非常重要地位,提高阅读能力方法主要有:①以读为本,促进理解;②心灵对话,促进感悟;③注重实践。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20.
尚建军 《课外阅读》2010,(12):211-211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渎教学是学生、教师、义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