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具身性作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重要特征,早已成为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具身认知抓住了传统认知对身体性忽视的重要局限,为理解和设计学习提供了新基础,成为继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之后教学设计范式的新转向。而兴起于学习科学领域,整合具身认知与新型交互技术的具身学习,已经打开了一扇设计新型学习环境的窗口。对于教育技术研究者来说,理解技术、学习、设计与具身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转变。 相似文献
3.
几百年来,笛卡尔理性主义知识观塑造了一种离身的学习文化,这种文化在教育和学习方面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后果。数字时代正在催生一种具身的学习文化,试图修正"笛卡尔的错误"。本文基于既有文献,在对具身型学习文化之内涵进行解读的基础上,提出这种具身型学习文化的创建,需要把以"概念化"、"重置"和"构造"为关键词的认知的具身观点作为心理学基础,以具身的技术构造双向建构的学习环境,并确立具身的课程观、教学观与学习观。唯有如此,才能打造一个人与技术和谐共处的数字时代之诗意栖居的教育世界。 相似文献
4.
数学具身学习是一种视学生的身体和心智为一体而进行的数学学习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全息具身唤醒学生的数学经验,通过全员具身激发学生的系统思维,通过全程具身使学生习得身体化的数学知识,通过全效具身促进学生的情智同生共长。 相似文献
5.
7.
“具身认知”是学生美术学习的一种有效样态。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具身认知”的情境,使其从“单一”走向“丰盈”;引导学生开展“具身认知”活动,使其从“模仿”走向“建构”;引领学生的“具身认知”,使其从“干涉”走向“启发”。通过基于学生“具身认知”的美术教学,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力,发展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随着具身认知运动的发展,幼儿的具身学习愈发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对世界经典学前教育方案的分析发现,促动幼儿具身学习的路径主要有三点:材料、环境、教师。本研究从材料种类、层次与结构的多样化,空间布局、设施设备、教育活动环境的灵动性以及教师的儿童视角来探析促动幼儿具身学习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师德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思想根基,概念学习是学习的起点。作为未来教师,师范生师德概念学习面临着应然和实然的双重挑战。本研究致力于探究具身师德学习路径对师范生师德概念学习的影响,通过对师范生不同学习阶段的师德概念理解进行内容分析可知,在具身师德学习路径中,师范生通过情境映射和行为隐喻完成了角色迁移;其学习过程超越学习者—学习内容的主客二分、凸显师范生—未来教师的生存过程并转向具身性—生命存在的此在存在。借助具身师德学习路径,师范生们的师德基本概念学习水平得到了不同层次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现行的习作教学模式主要以“老师分析讲解题目要求—学生按要求写作—老师范读例文讲评”这一流程为主。在应试化的要求下,习作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写作技巧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即使教师对习作要求讲解得很清楚,学生习作效果依然不乐观。创作性戏剧能够激发学生发掘生活经验、增添生活阅历、发挥创作力,使学生在身体、心理、情绪与口语上均有表达的机会,并能够个性化且充满创意地表达。本文分析了创作性戏剧的理论基础,并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应用策略,最后总结了创作性戏剧在习作教学中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为解决当下“课程思政”学习中“知、情、意、行”严重脱节的问题,基于“具身认知”理论,提出“具身”式“课程思政”概念,强调“身体”亲历参与在“课程思政”学习中的回归,涉及知识、感受、动机及行为“四维”系统。基于“具身”式“课程思政”学习的内涵,论证“具身”教学对学生“知、情、意、行”改变的重要价值,重构“四维”和谐统一的实现路径“。知”是基础,汲取“知技价值”认知“;情”是核心,点燃“知技报国”之情“;意”是动力,砥砺“知技报国”之志“;行”是落脚点,力“知技报国”之行。四者和谐统一,形成螺旋上升轨迹,从而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具身学习"的课程载体,数学实验有利于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从"结果"走向"过程"、从"看客"走向"创客"。在"具身学习"视域下进行数学实验,要警惕数学实验等同动手操作、寻求结果僭越实验过程、媒体观影替代实际操作等问题。构建数学实验"情境场""探究场"及"延伸场",能有效达成心智、身体与环境的互动,在思维、身体与环境的共同参与下进行"具身学习"。 相似文献
17.
具身学习,是强调认知和学习以身体及其感觉运动系统为主体的成人学习方式。随着成人学习理论的不断发展,这种学习理论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并接受。具身学习通过身体及其感觉运动系统的活动方式为视角来研究成人学习过程,开创了成人学习理论的新角度。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本文对具身学习的涵义、理论来源、实践应用和意义进行探析,从而促进具身学习研究和成人学习理论的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8.
19.
“一切学习来源于经验。”实践、行动、做中学与悟中学是课程实施的有效方法。传统的“离身”学习制约了学习方式转型,随着具身认知理论的发展,具身学习在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上提供新的路径。在具身视域下实现知情行的统一与深度学习,在学习中重视多器官的参与,通过感悟、体验过程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离身心智语境下的教育是离身的教育。这种教育的目标是“塑心”,即精神或心智的培育,而身体被认为是学习的障碍。但是“具身心智”的兴起挑战了这一观点。具身心智主张,思维和判断等高级认知过程与有机体的身体和身体之外的环境之间,并不存在一个壁垒森严的界限。认知发生于大脑、身体和环境的互动与耦合之中。身体对于心智来说并非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容器,而是一个“限制者”、“调节器”和“塑造物”,铸就了心智的特殊品质。具身心智呼唤具身的教育。具身教育视身体为学习的主体,主张把身体活动融入课堂教学,倡导“身体活跃的课程”。身体活跃的课程不认为身体活动是学习的障碍。相反,它赞同杜威“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主张把各种强度的身体活动融入课堂教学,把需要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身体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动起来”,通过身体活动体验概念和术语的含义,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