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艺术上,木心是个隐者。阅读木心的散文,无论是其文字本身,还是所写内容,都感觉木心是若隐若现的。他善于隐藏自己而凸显艺术,在这方面,木心更定位自己为艺术家而不仅是文学家。而他的"隐",隐于艺术,隐于生活,甘愿为艺术所占用。在他退隐期的修灵中,寻得生命真谛,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该如何是好。在这时时刻刻的不知如何是好中,不惜长途跋涉,返璞归真,颇似陶潜之隐,"复得返自然"。  相似文献   

2.
“幻象”和“直觉”在朗格的艺术“生命形式”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朗格认为,幻象就是艺术中的意象,是艺术家在艺术品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幻象是生命情感的艺术载体,它具有直观性和“他性”的特征;朗格的直觉观与传统的直觉理论不同,她认为“直觉”是一种最基本的理性活动、一种特殊的表现,具有整体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高中生》2012,(10):F0003-F0003
“风筝不断线”最初是吴冠中先生在1983年《文艺研究》上发表的一篇创作笔记的题目。吴冠中在文中借风筝谈了自己对抽象绘画的看法。他认为,艺术家手中“须有一线联系着作品与生活中的源头”,只有“风筝不断线,才能把握观众与作品的交流”。吴冠中艺术王国里那只“不断线的风筝”,风筝线连着艺术与科学两大领域,连着他作为一个中国人永远无法割舍的家族亲情与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4.
论艺术对现实的超越性存在施立峻“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的关系。他同时是她的主人和奴隶。当他为了被人了解,而用尘世的事物来进行工作时,他是她的奴隶;当他使这些尘世的手段服从于他的更高目的,使她为他服务时,他是她的主人。”(《歌德谈话录》)。艺术与现实...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音乐的时间“流淌性”最适宜再现人的内心。音乐是抒情的艺术,音乐与文学联姻,主要是在这个“情”的层面上进行的。这在艺术美学中叫“移情”,即艺术家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外物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战国时庄子与惠子同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日:  相似文献   

6.
大师木心     
杨林柯 《教师博览》2022,(29):51-53
<正>大多数人是活在自己的圈子里的,其存在的意义、价值也大多由所在的圈子定义,而木心不同。在我看来,他远远超出了自己所在的文化圈子,是具有知识跨界力和精神辐射力的大师级人物。他是画家。木心在美国的“林肯中心”、哈佛大学都举办过画展,而且“木心的艺术”大型博物馆在全美举行过巡回展。他的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他是20世纪第一位有作品被该馆收藏的中国画家。他是作家。几十年间,他出版过二十多部著作,其中包括散文集《琼美卡随想录》《散文一集》《即兴判断》《素履之往》《马拉格计画》《鱼丽之宴》《同情中断录》等,诗集《西班牙三棵树》《巴珑》《我纷纷的情欲》《云雀叫了一整天》《会吾中》《伪所罗门书》等,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等。  相似文献   

7.
钱慧 《早期教育》2012,(9):43-45
表现主义美学认为艺术是情感或直觉的表现,艺术表现的是艺术家自身的心灵。本文从表现主义美学的视角解读儿童的绘画,认为儿童绘画运用“变形”的创作手法,表达儿童真诚的心灵,儿童是优秀的表现主义艺术家。表现主义美学理论对当前儿童艺术教育中偏重临摹、灌输技能等现象有着积极的指导和纠正意义。  相似文献   

8.
20年代的梁启超,主要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在王国维和蔡元培倡导美育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美育主张。他论及美育使用的是“情感教育”或“情育”,他认为“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梁启超指出:“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并认为有两种人能承担这一“情感教育”工作:一是艺术家,一是从事情感教育的教师。  相似文献   

9.
论艺术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究竟什么是艺术美?有的人认为艺术就是艺术美,或认为艺术美是对现实美的反映,有的人认为艺术美是“形象的真理”,或认为艺术美在于艺术的纯形式等;笔认为艺术美决定于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它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各个层次中,为表现意蕴服务。  相似文献   

10.
<正> 一人是按自己面貌创造上帝的。传说中的上帝创造人所依照的也是自己的面貌.这个说法用来形容艺术家创造人物倒有些相似。易卜生认为:“艺术家所能创造的人物,只有是他可以在自己身上找到模特儿的一种。”别林斯基认为:“作为一个人,一个性格,一个天性,——总之,作为一个人格,难道能够不反映在作品中吗?当然,不能够。”  相似文献   

11.
20年代的梁启超,主要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在王国维和蔡元培倡导美育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美育主张,他论及病态育使用的是“情感教育”或“情育”,他认为“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梁启超指出:“琚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并认为有两种人能承担这一“情感教育”工作;一是艺术家,一是从事情感教育的教师。  相似文献   

12.
托尔斯泰的美学观如其世界观一样,是极其复杂的。19世纪80年代他站在俄国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以道德作为衡量和评价文艺作品的标准,审视了欧洲文学艺术领域及其历来被推崇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也包括他本人的创作,进行大量的否定。托尔斯泰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告诫艺术家要“深入到一般人的生活中去”。托尔斯泰认为真正的艺术必须创新,创新主要是用新的艺术技巧表现生活中的新东西,和颓废派艺术家只是在形式上的标新立异有本质区别。托尔斯泰强调艺术必然具有感染力,并把感染力的大小归结为艺术家的真诚程度。作家强调“以情动人”是正确的,但这里过分强调感情有损于作品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重“表现”是中国古典美学审美的基本特点。如何理解“表现”二字?我认为,不能把“表现”简单地理解为艺术家的主观自我表现,它本身蕴含了广博情深的内涵。其实,中国美学史上的“表现”与我们通常所讲的自我表现有着极大的不同。“自我表现”只是强调把自己的主观情感用艺术  相似文献   

14.
法国十九世纪后期批判现实主义大师莫伯桑,以短篇小说称于世。他的作品,常常通过日常生活中极普通极平凡的小事,来揭示深刻的社会问题,如《项链》、《羊脂球》等。《绳子的故事》也是其代表作。一个不到六千字的短篇,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法国北部诺曼底小镇戈什维尔广场的集市上热闹非凡,“作为地道的诺曼底人”的奥什高纳老爹,在走向集市的路上发现地上有一段绳子,因为“他十分节俭,认为凡是有用的东西都应该捡起来”,于是他捡起了绳子。就在起身的一瞬间,他看见与自己吵过架的马具皮件商马朗丹正盯着自己。他觉得让仇人看见自己从泥地上捡起一根绳子很丢人,于是赶紧藏起绳子,又假装在地上找寻了一阵才走开。不久,有人丢了钱包,马朗丹就向镇长报告奥什高纳捡去了:于是,奥什高纳无论怎么解释,也百口莫辩,无人相信他是捡了绳子。后来钱包被人送还了失主,奥什高纳以为自己清白了,但人们还是不相信他,认为是他指使同伙将钱包交回,进而叫他“老滑头”、“老狐狸”。奥什高纳蒙受了无法洗刷的不白之冤,于是他愤怒、羞耻、喋喋不休,象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逢人便讲述自己的不幸,用各种证据来为自己辩解,想证明自己的清白无辜。但人们依然不相信他,嘲笑他,最终击垮了他的精神,使他忧郁而死。临死之前他还不住念叨那根绳子。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更多更具时代意义的变革,对生存的需要慢慢地被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所取代,艺术和艺术品不再仅仅是艺术家的个性的自我表达,每个人都可以在一个更加开放的、更具融合特征的范围里肆意地分享渗透在生活中的艺术情趣。在这种趋势下,公众的聚焦会直接集中到有明显风格艺术家身上,成功的艺术家总是在他的创作中融入个人性格、生活环境、对社会影响的反馈等因素,艺术作品也成为他创作意念、生活哲学、审美情趣和时代感受的表达,房龙在《人类的艺术》一书中阐述“生活是人类最伟大的艺术”我相信,生活也是艺术家的创意源泉和动力,于是本文从“艺术 生活”的理念来阐述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艺术给予人们崇尚高品质生活的引导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书法与人生     
曹柏崑 《天津教育》2014,(17):28-31
今天,我谈三点体会:第一个问题,关于人生。人生是关乎世界观、人生观的大学问。大则宇宙,小则芥子,万象包罗,仪态尽纳。有人说,“人的一生中总有几次想成为艺术家。”高尔基说,人都是爱美的,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于是有人站在大众的角度谈到,“退一万步说,普通人学习艺术或者接近艺术、欣赏艺术,不是为了攀爬艺术的山峰,也不是因为想要成为艺术家,而是因为我们始终不能摒弃内心的生活。”可见,人生离不开艺术。  相似文献   

17.
1.作家何立伟和张抗抗分别说:“我素不擅思辨,乃重视直觉与情愫。”“艺术直觉在文学作品中占有如此重要和特殊的位置,这是我在写过许多小说之后才逐渐领悟到的。”科学家钱学森更认为:“许多杰出的作家和艺术家,他们的艺术发展,不但依靠自己的理性,而且也需要借助自己天才的直觉。”作家们重视艺术直觉是有道理的。对艺术直觉的关注对于理解作家的创作心态和察悟文学的本质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诗派认为“一个人在梦里泄露自己的潜意识,在诗作里泄露隐秘的灵魂。然而也只是像梦一般地朦胧的,从这种情境,我们体味到诗是一种吞吞吐吐的东西,”“它的动机是在于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戴望舒的审美追求是有着“绝端地微妙——心灵的微秒与感觉的微妙,完全是呈给读者的神经。”所以他的《雨巷》字里行间就体现了现代诗派的这一理念,朦胧神秘,令人猜不透,看不清,但确确实实让人感受到了它的美,让人感受到了它的艺术魅力。然而美在何处,怎么美,又让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正是作者艺术上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9.
徐志摩是现代作家中“西化”色彩极重的一位,他对西方明的谙熟和倾心赞美认同是不言而明的,因此,许多人相信。他是一位用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中国的方块字来构筑着自己“爱、自由、美”的单纯信仰的理想化诗人。  相似文献   

20.
孟浩然是继陶渊明之后,开盛唐山水田园诗风气之先的诗人。他大力写作田园、隐逸题材,用具体生活事件为基本素材来抒发冲淡的感情,他对田园自然美有着非凡的敏感,善于在最普通的农村景物和农村生活中挑选最富有诗意、最能表达情感的事物加以描写,并与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合起来,故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我认为,这种独特的艺术特色就在于孟浩然对于“淡”韵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