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目前农村地区发展还面临许多挑战。其中,高素质农民培育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抓手,能够最大限度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显著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然而在具体培育过程中还存在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培育内容与生产生活脱节、农民培训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和制约因素。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推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基于此,在阐述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分析高素质农民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系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支持体系建设对策,以期为促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农人培训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乡村振兴主要取决于农民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加快新农人培育,创新新农人培训的体制机制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仍不乐观,培训模式有待创新,存在培训经费有限、内容不具针对性、无法保障培训效果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拓展培训资金来源渠道、改善内容、创新新农人培训模式等途径,促进新农人素质全面提升,强化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新型职业农民是有知识、懂技术、能管理、善经营的新时代高素质农民,是有效应对三农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针对当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面临的制度配置不健全、组织管理未完善、教育培训工作待改进等困境或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突破路径,以期能为相关部门开展培育工作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4.
精准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农民队伍,既可以为乡村振兴夯实人才基础,又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阳江市是农业大市,为全面了解阳江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基于调查研究法,在阐述乡村振兴背景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基础上,分析了阳江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面临着培育组织体系不健全、培育资源分散、培育目标不明确、培育内容不实等困境.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进一步提出了阳江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策略:明确培育对象和内容,确定培育任务,创新培训手段,提升培育能力,健全保障措施等.  相似文献   

5.
“订单式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的具体运用,它根据乡村产业的实际需求确定职业培训计划、技能种类、质量指标。“订单式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立足于乡村生活和乡村产业振兴,将市场导向和就业导向引入计划供应秩序下的农村职业培训,能够解决传统农村职业培训与乡村产业发展以及农村生活脱节的问题。“订单式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民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党中央多次提出要全面推进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这体现出了乡村振兴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乡村振兴离不开人力资源作保障,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乡村振兴进程的重要主体,因此需要不断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培养出一支现代化的农民队伍。现代学徒制是一种现代化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以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学徒制培训为研究对象,基于对新型职业农民学徒制职业教育培训价值的探讨,对新型职业农民学徒制职业教育培训的现状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实践路径: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大力发挥师徒关系在培养过程中的积极因素;建立完善、成熟的人才成长体系;增强农民学习热情,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以期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学徒制培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作为全国性的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是培养高素质农民的主力军。农业企业在农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培养高素质农民的重要力量。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与农业企业可以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在遴选培养对象、制订培养方案、开发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选用和培训师资、建设农民田间学校、提供跟踪技术服务、开展科学评价、落实扶持政策、推进教学条件和信息化建设、开展模式研究等十个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完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加快构建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返乡创业农民工培育成新型职业农民带来了机遇。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返乡创业农民工自身的优势,使返乡创业农民工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但在将返乡创业农民工培育成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中面临融资渠道不畅,贷款难度大和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外部环境以及返乡创业农民工自身人力资本偏低、新型职业农民认同度低、职业培训效果不佳等方面的挑战。为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吸引更多高素质农民工返乡创业,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而这需要构建有合适的软硬环境、横纵向贯通的全程教育培训、配套和专项资金、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和完善健全法律的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职业教育提出新的任务和使命。高职院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农民收益,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引擎,也能够促进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针对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培训宣传、培训内容、培训模式、培训方法等方面入手提升培训质量,以期将高职院校的智力支持优势与乡村振兴战略需求高度契合,为乡村振兴赋能。  相似文献   

10.
乡村居民培训在促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基于创新扩散理论视角,依托J市Z村这一经典个案,将其在乡村居民培训方面的实践探索总结为:以“创新代理人”的素质优势为重点、以交叉兼容性培训课程为核心、以可及性培训方法为支撑。为切实推动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未来应注重从协同培育提升“创新代理人”素质水平、精选适时且难度适宜的培训内容、利用“互联网+”技术增设互通有无的培训渠道3个方面入手优化乡村居民培训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中的核心主体,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动力,但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还存在覆盖范围较窄、培训内容同质化程度较高且更新不及时等问题。结合“互联网+”时代特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从培训目标、培训主体、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管理服务、培训方法、培训效果评估等七个方面,对“互联网+”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进行实然分析与应然建构。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三农”工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人才振兴关系着国家社会整体发展。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集散地,具有丰富的科教资源,起着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社会功能。高校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具有天然优势,这对乡村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乡村振兴面临着高素质人才持续流失、剩余劳动力内生动力不足,以及基础教育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对此,高校可发挥自身优势,一定程度上满足当地乡村的发展需求,利用自身丰富的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为乡村人才振兴建设培养输送相关人才,对乡村现有劳动力进行培训和优化乡村基础教育体系。这将有利于加快推进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3.
振兴乡村关键在于人才振兴,而农民培训是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常规和重要的方式。通过对海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提升海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质量的建议如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建设;加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培训模式,促进优质师资和实训基地的共建共享;开发“互联网+农业”线上课程;加强培训监督管理;构建扶持政策体系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高素质农民培训效果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相关研究成果丰富、点多面广,但是研究视角单一,研究内容宽泛,不够深入和系统。研究方法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缺少实证研究,针对高素质农民这一新群体培训效果的研究多为各地实践经验总结。因此,推动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中观和微观视角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5.
实施乡村地区教师精准培训近年来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乡村地区女教师群体数量和占比越来越大,乡村女教师已经成为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特殊作用。调查显示,乡村女教师能够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成为影响她们扎根基层、扎根农村、潜心教学的“心痛”。研究采用实证方式,选取中部脱贫地区A省D县抽样调查了346名乡村女教师,了解她们接受教育培训的实际状况、个人意愿和现实处境等,分析她们参加教育培训的影响因素与存在困难、相互间的关联关系和影响程度等,探索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并呼吁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对乡村女教师培训给予更多支持和关注,以期为保障乡村教育的稳定、健康、优质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和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但就目前来看,现代化发展的薄弱区域集中于农村,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首先要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而乡村振兴也需要多方面振兴,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才振兴。在我国最多的人口是农民群体,为了更好适应和满足中国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求,就需要大量高素质农民队伍,即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终身教育视角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职业农民具有终身性、主体性、多样性、职业化、全面发展的特征。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培训政策不完善、培训模式单一、培训主体发展困难、培训内容与农民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文章基于终身教育视角,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及特征进行重新解读,从培训政策、培训模式、培训主体、培训内容、培训管理五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基于终身教育视角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以期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供有益的思考,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是建立高素质农民队伍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题域。研究立足边疆多民族地区——云南省,通过系统分析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现状及问题后发现,云南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培育虽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仍存在政策制度不完善、培训机制不健全等方面问题,基此研究提出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多渠道壮大职业经理人队伍、建立激励机制和健全培训体系等应对策略,推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9.
郭耿玉 《职教通讯》2019,(13):45-50
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的建设要求,分析了当前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法律政策建设缺位、经费投入渠道单一、培训质量参差不齐以及农科教统筹不力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法律政策、经费投入、培训质量监控等保障体系的建设措施,以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基于学历提升视角的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琴  吴兆明 《成人教育》2019,39(12):47-52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离不开培育大量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提升对其职业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现实和历史意义。基于学历提升的视角,针对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从新型职业农民遴选、高职院校与培训机构配置、学历提升教育质量保证三个方面提出破解之道,以期为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水平、职业能力双重提升最终实现培育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