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奠定了实践基础。“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要求。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  相似文献   

2.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等“六个必须坚持”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这一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守正创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创新理念,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升华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经验。守正创新在坚持中守正,在发展中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动摇,致力于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我们要因应时代变局,解决时代问题,冷静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3.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对百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凝聚了党对治国理政理论和实践的深刻思考。坚持人民至上,回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统一。新时代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民力,汇民智,得民心,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相似文献   

4.
创新人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依靠力量。如何培养出符合国际标准的创新型人才一直是我国教育界各方人士探讨和实践的重要问题。钱学森先生曾多次表示并直接提出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质疑,明确地指出了我国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同时也对我国今后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机制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目标和期望。本文从"钱学森之问"基本论题的由来出发,深入分析"钱学森之问"问题实质,分别从国家政策导向、社会辅助配合、学校教育改革、学生主观努力等多个角度提出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坚持问题导向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特质和方法论原则。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问题导向为方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场域,对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深入研判、全面分析和创新建构,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以三大时代课题为总起认知整体实践,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目标和领导核心;以四大问题维度为支撑推进纵深发展,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质、局势、重点和规律,在时代课题和实践难题的求解中呈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和实践要义。  相似文献   

6.
政治上的坚定,源自理论上的清醒。坚持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次飞跃。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理论飞跃,根本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新时代,需要在加强党的领导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在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中推进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7.
各式各样的“问”呈现出共同的结构.哲学之问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以超乎寻常的方式对超乎寻常的东西作超乎寻常的发问”.对胡塞尔来说,提问体现了问者与答者的一种本源性关系.意向性则是影响提问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海德格尔来说,发问是“此在”的存在方式.所有发问都是一种寻求.伽达默尔则认为问题在诠释学中具有优先性,诠释学现象包含了问答逻辑.理解问题就像提出问题一样意味着打开意义的可能性.对本文作者而言,“问”是由发问者、问之内容和问之情境构成的三维结构.发问是人的本性并可分为自问和他问.大部分“问”表现了人的困惑和求索愿望,但问寒问暖式的问的首要意义在于人的伦理关切.  相似文献   

8.
1918年李大钊在《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一文中提出了中国“犹能卷土重来,以为第二次之大贡献于世界之进步乎”的“中华文明之问”,这是俄国十月革命后和中国五四运动前,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中国先进分子探索国家出路的重要思想表达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伟大愿景的思想先声。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领导中国人民通过四个历史时期的接续奋斗,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历经奠基、发端、展开、基本成型过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百年来探索人类文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必将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两个结合”的重大理论观点,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之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自觉和创新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自信。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铸魂、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基,是党在推进“两个结合”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踏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要在实现“两个结合”过程中深刻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钱学森之问"是向中国高等教育界发出的振聋发聩的一问。"钱学森之问"与高等教育改革在人才培养问题上实现了共鸣。而大学要培养出一流人才,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创新。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才能培养与品德培养、务实精神与理想情怀相结合、相融通,这种整合思维不但不失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之道,而且是培养精英人才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生命线”作用的载体。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结合各个时期的历史任务,遵循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理论逻辑,以回应时代之问为主线的实践逻辑,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逻辑,建构起以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为主线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应该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引领、坚持遵循客观规律、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人民至上四个维度寻求新突破,开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境界,助力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杨静  刘永飞 《考试周刊》2014,(16):167-168
钱学森先生生前多次提出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问题就是"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反映了中国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目前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中国教育事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命题。本文对"钱学森之问"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其蕴含的中国教育问题,最终提出了应对策略,对当前的中国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要加快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迈进,就亟需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作出明确而有力的回答。从"钱学森之问"所体现的重大时代意义入手,揭示学校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能承受之重,即学校教育无法超越创新人才成长的时代发展规律,学校教育难以超越创新人才成长的深层制度屏障,学校教育不能重构创新人才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最后从宏观-社会、中观-学校、微观-学生三个层面展开探讨,以求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独立性和独立自主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主要在三个方面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即:拓展独立自主原则的运用领域,丰富了独立自主的思想内涵;辩证阐明坚持独立自主原则要正确处理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形成在实践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规律性认识;引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深刻塑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精神气质,为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发挥创新精神、构建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钱学森之问"引出了现在普遍的教学现状:"老师教,学生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教学不应本末倒置,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键是要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从翻转课堂得到翻转学习的理念并提出了几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形式:构建主义教学形式,"发现教学"及"启发教学"等,以及对教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自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社会主义思潮产生以来,社会主义究竟什么样子,建设社会主义到底要走怎样的道路?就成为事关人类命运的世界政界尤其是共产党人极为关切的“世界之问”。马克思、恩格斯秉承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第一次科学回答了“世界之问”。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列宁以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回答了“世界之问”。毛泽东一生都在探索建立、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人类的“世界之问”在当代最具科学性、最具影响力的最新解答。它的世界性价值在于:宣告西方某些势力所谓“社会主义崩溃了”预言的破产,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依然具有不可颠覆的真理价值,预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和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中国现代培养不出创新人才",这是我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留下的耐人寻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高校学生工作偏离"钱学森之问"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学生工作应转变学生工作理念、完善学生工作内容、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和完善学生评价体系的有效举措来直面回应"钱学森之问"。  相似文献   

18.
钱伟长高等教育思想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实践的一种认识和评价,具有深刻的批判意识。作为知识形态的“钱伟长之问”、“拆除四堵墙”理论和“三制三自”制度是钱伟长先生在治学经验和治校实践中关于我国高等教育问题的不断反思和理论创造。“学会学习”思想和“转识成智”理念是钱伟长高等教育思想的智慧表达。在反思和创新中践行钱伟长高等教育思想,就要把钱伟长高等教育思想中的批判意识转化为改造社会的实践意志,还要不断地对钱伟长高等教育思想进行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9.
钱伟长高等教育思想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实践的一种认识和评价,具有深刻的批判意识。作为知识形态的"钱伟长之问"、"拆除四堵墙"理论和"三制三自"制度是钱伟长先生在治学经验和治校实践中关于我国高等教育问题的不断反思和理论创造。"学会学习"思想和"转识成智"理念是钱伟长高等教育思想的智慧表达。在反思和创新中践行钱伟长高等教育思想,就要把钱伟长高等教育思想中的批判意识转化为改造社会的实践意志,还要不断地对钱伟长高等教育思想进行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在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进的2021年,教育学术界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对接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导向、政策举措和工作方法等展开理论探讨和思想阐释,聚焦党领导教育事业的百年历史经验,研讨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着力点,剖析“双减”政策带来的新格局,对优质均衡、乡村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县中提升等进行思考,努力以创新理论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也勤力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强劲的思想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