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审题要点分析本单元的习作主题是“___即景”,即要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一、什么是即景即景就是描写眼前的景物。同学们学过《四季之美》,从全篇来说,描写春夏秋冬四季景物不是即景,但描写其中的春天黎明天空颜色的变化、秋天黄昏归鸦回巢的情景,就是“即景”。  相似文献   

2.
<正>【文本解读】《四季之美》所在的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其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前者指向阅读目标,后者指向写作目标。《四季之美》这篇课文内容浅近易懂,结构工整规范,在看似朴素的语言中隐藏着作者特有的写作密码。比如,第1自然段按照时间推移,巧用动词生动有序地展现了春天黎明天空颜色的变化之美、柔和之美;  相似文献   

3.
唐汇清 《湖南教育》2002,(21):45-45
一、制作与之相关的网页,激发兴趣,明确主题。学生对感兴趣事物才会主动观察、调查和探索,获得牢固的知识和技能。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拨动学生的兴趣弦,让其在积极状态下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学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时,教师可制作与这一单元内容相关的“知识网页”。本单元共有五篇课文:《春》、《济南的冬天》、《海滨仲夏夜》、《夏天也是好天气》和《秋魂》。选的是描写四季的散文,向读者展示了各不相同的四季特征。训练重点是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领略自然景物的美。课文中有些描绘一幅幅流动变化的画面、景物…  相似文献   

4.
<正>在古诗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课标要求,推进呈螺旋式上升梯度发展序列的语文要素,需要每位教师的思考。青岛永宁路小学方雪萍老师执教的《古诗三首》,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方老师执教的《古诗三首》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四时景物皆成趣”,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和“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四季的脚步》是人教版小语第三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新课文,是一首向学生介绍自然常识的诗歌。全诗共四节,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来介绍景物及其特色,诗歌采用了拟人手法,字里行间洋溢着光泽的自然美和浓厚的生活情趣美,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四季的变换。  相似文献   

6.
世人喜八忌四,从谐音中谋求吉利,心情自然可以理解,但从本质上说实无道理。如果把视野放开,就可以知道“四”涉及各个领域,无论从历史还是从今天看,都令人注目。现摘要辑录如下,以飨读者。一、天象一年分“四季”:春、夏、秋、冬。一日有“四时”,《礼记》载:“君子有四时,朝以听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内容: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四季之美》。单元目标:本单元人文主题是"四时景物皆成趣"。语文要素是:1.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2.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通过标题猜测文章体裁和写景文章的特点。2.通过默读、自由朗读、小组轮读、选择美读、展示读达到熟读成诵,读出写作顺序,读出主要内容,读出韵味,读出情感。  相似文献   

8.
四季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二类字“对、说、是、叶、圆、夏、秋、雪、肚、就、冬”,通过动、植物及景物的特点了解四季的常识。2.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感受四季的美,抒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四季的美的感受。[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整体感知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有趣的儿歌,名字叫——(生齐)《四季》。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一起书空。[巩固生字]3.四季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师出示有关四季景物的课件,让学…  相似文献   

9.
李明同学问:“老师,《听潮》意思要用“听”来写潮,为什么课文中还用了其他角度写海潮呢?能否换成《赏潮》,或者不用其他角度写海潮呢?”这个问题提得好。《听潮》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它的成功之处在用“听”再现了海的美。从“听”的角度写景,可以描绘出其他角度难以表达的景物。如“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因为是黑夜,视觉是观察不到的,很难描绘。然而,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单一用“听”就不能真实地展现大海从落潮到涨潮过程的全景,用视觉、触觉、嗅觉等多角度来写海潮,既是实际情景的必需,又是听觉  相似文献   

10.
明代曲论家朱权曾在《太和正音谱》中评《西厢记》云:“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甫。”这是赞赏其语言风格之美。如果我们用“花间”比喻《西厢记》所描写的景物之美,以“美人”形容《西厢记》刻画的主要人物莺莺,张生和红娘的心灵之美,是更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11.
<正>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学生进行审美体验、涵养审美情趣的载体。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四时景物皆成趣”为主题,是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编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文学品鉴能力的培养。本单元的课文重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够帮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感受文字表达之美,形成良好的审美品位。  相似文献   

12.
春天桃花开了,夏天牡丹开了,秋天菊花开了,冬天梅花开了,人们都喜欢这花香的美,然而宋代教育家朱熹告诉我们“四季书香”的美。下面我们领略一下朱熹《四时读书乐》:  相似文献   

13.
《四季的脚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的课文。课文共四节 ,采用拟人的手法 ,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顺序 ,每节讲一个季节及该季节的特色景物。读起来亲切有趣 ,很适合低年级学生朗读。本课的教学以大自然的“美”为主线 ,把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读”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一、初读———发现美1.四个小组分别读第一、二、三、四节 ,思考诗歌描写了哪些季节的美丽景色。2.学生用“”画出四节诗歌相同的地方 ,用“”画出不相同的地方。3.学习诗歌中相同的部分。比较句子“春天笑着走来。”和“春天的脚步悄悄地 ,悄悄地 ,她…  相似文献   

14.
师:《四季》这首小诗写得多美呀!看得出,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其实,我们也可以做小诗人,像课文那样说说四季景物的变化。(播放冬天雪花飞舞的画面)在冬天,雪花飘哇飘,很美,老师很喜欢,我可以这么说——雪花飘飘,它对大地说:“我是冬天。”小朋友们,还可以怎么说呢?生:雪花飞呀飞,  相似文献   

15.
<正>大自然中的美景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大自然中许许多多奇妙和美好的景象。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即景”,要求我们写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即景”指眼前的景物,是短时间内可观察到的景物的变化。如写某处景物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  相似文献   

16.
漆朝晖 《学语文》2003,(1):15-15
《冬天之美》这篇优美的散文最大成功之处可以说是景物描写。作者从“心境”入手,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为依托,打造出温馨可人,安祥静谧的氛围,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7.
《醉翁亭记》中有这样一段:“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初中语文第五册教参把文中的两处“四时”都释为“四季”,我认  相似文献   

18.
<正>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中国古典名著阅读”单元。本单元学习的目标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这一单元可谓精彩纷呈,改编并选入了来自《三国演义》的《草船借箭》、来自《水浒传》中的《景阳冈》、来自《西游记》中的《猴王出世》和来自《红楼梦》的《红楼春趣》。  相似文献   

19.
本单元突破口 本单元是文学作品单元。它包括散文《白杨礼赞》、《听潮》、《钓胜于鱼》和《诗五首》四课及知识短文《说话看对象》。 本单元的教学应达到这样几个目的:一、从感性上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和象征手法的运用;二、学习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利用多种感觉进行景物描写的写作方法;三、体会古诗借景抒情的写法。 如何达到这三个目的呢?我们可以把学习情景交融的手法作为突破口,从而完成本单元的教学。  相似文献   

20.
新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一、二册的文体分类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首先看课本的部分目录。第一册“第二单元记叙文”,包括《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等;“第五单元散文”,包括《荷塘月色》、《灯》等。第二册“第二单元记叙文”,包括《包身工》、《荷花淀》等;“第三单元记叙文”,包括《土地》、《黄山记》等;而后又列出一个“第五单元散文”,其中包括《天山景物记》、《风景谈》等。据有关介绍,全书一至四单元为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实用文部分,第五单元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