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理念与精神来检视,我们发现,造成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感受不到课程知识的意义及其学习的价值。因此,意义建构应成为公共教育学课程设计与实施的价值取向。公共教育学课程旨在让师范生体认到教育的意义、教育理论的意义、学生成长的意义以及教师职业的意义。公共教育学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改革策略在于回复知识的意义与重构学习的路径,具体包括:恢复学习的社会实践活动本质、建立知识与真实世界的联系、立足师范生的社会文化属性和知识经验基础、提升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师的理论素养与教学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2.
公共教育学是师范院校为师范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以培养师范生的职业信念系统和教育基本理论为目标。由于种种原因,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课程价值不能得到顺利实现。师范生在这门课上常会提出三个问题:我为什么一定要当老师?我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学好教育学就能"当好"教师吗?为了回应师范生的这三个问题,实现课程价值,转化课程危机,公共教育学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应当实现示范教师职业价值、解读教育知识和践行教育理论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教育学作为师范专业教育理论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师范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该课程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教育专业思想教育、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及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实施背景下,笔者分别从教育学课程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提高教育学课程教学质量等方面阐述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教育学作为师范专业教育理论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师范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该课程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教育专业思想教育、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及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实施背景下,笔者分别从教育学课程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提高教育学课程教学质量等方面阐述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公共教育学是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自2016年开始,江苏省每年在高考本科提前批次定向招录乡村定向师范生,开展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教学对象的变化促进公共教育学课程建设的改革创新,如何推动实践导向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强化定向乡村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如何将乡土文化融入"准乡村教师"职业道德从而"铸魂塑魄";如何重新理解和重建更具乡土性、在地化、开放性的教学逻辑,成为公共教育学课程的价值追求.教师教育公共教育学课程建设的乡土实践转向包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构与重建,将来自真实的乡村生活情境,具有乡土性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体验与"准乡村教师"的职业生命体验相融合,同时将教育学体系的理论形态转向乡土的实践形态,让地域性和地方性知识走进课堂,促进具身教学和案例教学以及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学习内容深度融合,紧扣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展开双向评估,最终实现教师教育公共教育学课程建设的"乡土表达".  相似文献   

6.
何光耀 《教书育人》2006,(11):94-96
一、引言 《心理学》是师范专科院校为了实现培养合格中小学教师的目标而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教育类专业必修课,是体现师范专科院校师范性特色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是师范生学习《教育学》《学科教学法》等教育系列课程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师范生教育基础理论和教学技能的掌握,关系到师范生将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它还关系到师范生自身心理素质的形成与提高以及个性、行为的发展与完善。是师范院校师范生的专业必修课。作这样的定义将有助于提高《心理学》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有助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摆正《心理学》课程的位置,有助于改变任课教师和学生对该课程的教与学的态度,调动双方的教学积极性,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点是以大语文观为中心,实现传统教育观念与现代教育观念的整合。实现整合的对策有两个方面:一是迎接素质教育的挑战,加速教育观念的更新,围绕语文教育中思想教育与语文训练有机结合来相应培训教师;二是针对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的教学能力要求,加强教育理论和基础理论的学习,包括增设《语文教学设计》课程和更新《教育学》《心理学》内容。  相似文献   

8.
合作学习在教师教育课程教学中蕴涵着宝贵的课程资源潜能,师范生的经验、差异、合作交往等都潜藏着重要的课程价值.教师教育课程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应充分挖掘和调动各种学生资源,促进师范生在合作学习中生发教师专业敏感、提升教师专业知能并发展教师专业判断力与思维力,实现教师教育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心理学》是师范专科院校为了实现培养合格中小学教师的目标而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教育类专业必修课,是体现师范专科院校师范性特色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是师范生学习《教育学》《学科教学法》等教育系列课程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师范生教育基础理论和教学技能的掌握,关系到师范生将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它还关系到师范生自身心理素质的形成与提高以及个性、行为的发展与完善。是师范院校师范生的专业必修课。作这样的定义将有助于提高《心理学》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有助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摆正《心理学》课程的位置,有助于…  相似文献   

10.
科萨根用"实践智慧"取代了"理论知识"作为现实主义教师教育的认识论基础,主张师范生的培养以发展实践智慧为目的。借鉴格式塔心理学、认知建构主义和人类学情境学习理论,科萨根提出了"三层次"学习理论作为现实主义教师教育的理论基础。科萨根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教师教育学,即帮助师范生在经验与反思中学习教学。  相似文献   

11.
公共教育学教学中的价值教育是将合理教育价值原则内化为师范生的教育价值素养的教学实践活动。在公共教育学教学中改进价值教育,是有效培养高素质教师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需要在明确师范生合理需要的基础上确立并引导合理价值原则,运用并挖掘学科内容的价值内涵努力促进教育价值原则的内化,通过教师的楷模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有效教学方式的价值育人效力。  相似文献   

12.
教育学学科理论知识与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存在着巨大分歧,以往多数研究者从"理论与实际结合"这个角度思考该问题。本文试着从"缄默知识"这一角度重新审视这一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改革经验,从教育学课程目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提出:教育学课程应重视个体客观存在的缄默教育知识,并对其深度挖掘、整合,有机融入教育学科理论知识之中,促进师范生自身教育学知识的生成、构建,使教育学学科理论知识能够真正走进未来教师的教育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3.
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的实践性质决定了它不能给师范生一个分析逻辑的知识体系,而是通过教师的经验、学生的体验展示给师范生一个生动的教育生活世界。公共教育学课堂就是帮助师范生叩问教育的意义,寻求对教育意义的整体理解。从现象学和解释学的视角重新建构高师的公共教育学课程,有助于培养师范生的教育学意向。  相似文献   

14.
学习兴趣是学习者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对学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兴趣,就会注意集中,产生紧张、愉快的情绪及主动的学习意识,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学习活动有兴趣,或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加深了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意义的理解,学生也会产生新的学习兴趣或提高原有的兴趣。因此,学习兴趣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它又是课程及教学评价的一个因素。 公共课《教育学》是师范院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师范性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设置不仅可以使师范生学到教育的基本理论、掌握教育和教学的基本规律、原则和方法,而且有助于培养和巩固师范生的专业思想、提高师范生作为未来人民教师的素质,对于全面实现师范院校的教育目标有着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学生对《教育学》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这门课的学习效果,从而影响到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学生对《教育学》的间接兴趣(学习目的和对学习意义的认识引起的兴趣),反映了学生对这门课的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重建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高等师范教育课程所存在的问题,从教师教学心理结构出发,提出了若干个建议:(一)教育学课程:以“教育事实”为依据,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发展师范生的认知结构;(二)教学法课程:采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发展师范生的情境认知,形成和整合师范生的缄默知识;(三)教育实践课程:增加教育实习时间,规范师范生的教学行为,丰富师范生个人实践知识,从而提高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开展。  相似文献   

16.
高师教育学课程改革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师教育学课程改革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新世纪教师教育专业的素质要求;二是教育学课程在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至于如何改革,其总体构想和目标是:提高师范生的专业素质;明确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建立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变革现行的教育学教材体系。  相似文献   

17.
刘玮  张彦山 《教书育人》2012,(15):100-101
师范类高校的教育学课程是师范类高校区别于其他综合类院校的标志性课程,教育学的课程功能不仅要让师范生掌握教育理论知识,而且要使师范生获得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为师范生进行专业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奠定理论基础和能力基础。但是高师教育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智能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技术创新师范生培养模式,适应新时代教师教育振兴计划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要求,已成为推动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关键。当前大量师范院校仍主要以“微格教室”作为教师教育实验课程场所,存在设备陈旧、反馈滞后等问题。为突破这一局限,本研究提出“教师教育智慧学习空间”概念及其数智高效、虚实共生、开放融合、协同创新等特征;基于教师教育理论与系统设计理论阐述了教师教育智慧学习空间的设计原则,从物理空间—虚拟空间—云端分析三个向度建构了教师教育智慧学习空间框架。本研究立足教师教育的育人立场,围绕师范生主体、教学反思、课程推衍、循证探究等提出针对性建议,旨在为加快教师教育数字化转型及创新性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师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陷入了困境。欲使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走出困境,必须要重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在高师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题中之义;有利干培养研究型的教师,能满足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有利干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紧密结合;有利干调动学生学习教育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师教育学课程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可采用直接教学模式、专题讲座模式、学科渗透模式和研讨交流模式。  相似文献   

20.
教学论课程的教学起点应是师范生已有的教学观念。通过撰写、分享和讨论个人学习(教学)生活史以及反映生活史的教学隐喻,使师范生初步反思和扩展其自身的教学观念。与此同时,挖掘教学理论中的教学隐喻,以隐喻和逻辑相结合的方式传播教学理论,并将其与师范生已有的教学观念相融合,有利于他们对教学理论的理解,进而深化他们对教学的认识。这些措施的价值在于培养师范生的反思能力,引导其认识教学的复杂性,并生成超越现实的教学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