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小说《朗读者》对揭露二战时期法西斯罪行,以及对历史和罪责反思的价值意义,认为其传承了德国反思文学的总体特点,小说对女主人公汉娜的形象塑造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德国反思文学的禁忌,是德国反思文学的一部承前启后之作.  相似文献   

2.
《朗读者》是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一部长篇小说,爱情与离别、罪行与忏悔、道德的困境和法律的悖论,深嵌在小说的字里行间,等待读者的深思和阐释。81届奥斯卡获奖影片《朗读者》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用动态的影像世界阐释了对纳粹发动惨无人道战争的质询、汉娜和米夏之间一段忘年之恋,更着重塑造了汉娜这一进行灵魂自我救赎的道德自觉者的形象。本文就以汉娜心灵的衍化过程,从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解读汉娜这个艺术形象,看汉娜是如何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梦想、人生价值、挽回做人的尊严,实现自己的灵魂救赎,从而实现真正的人性回归。  相似文献   

3.
《朗读者》中的女主角汉娜,作为纳粹集中营女看守,在众多被迫害的犹太人面前,她是一名施害者。同时,作为一个文盲,她在无知的情况下成为战争的参与者、纳粹罪恶行径的执行者,她也是纳粹德国下的受害者。此外,为了维护作为一个文盲的尊严,汉娜采取了一些偏激的行动,自己最终成为了这些偏激行动的受害者。  相似文献   

4.
《朗读者》中的女主角汉娜,作为纳粹集中营女看守,在众多被迫害的犹太人面前,她是一名施害者。同时,作为一个文盲,她在无知的情况下成为战争的参与者、纳粹罪恶行径的执行者,她也是纳粹德国下的受害者。此外,为了维护作为一个文盲的尊严,汉娜采取了一些偏激的行动,自己最终成为了这些偏激行动的受害者。  相似文献   

5.
本文尝试以小说《朗读者》文本本身的结构为线索,跟随女主人公汉娜的成长历程,集中探讨她是如何从一种"无思"的状态逐步走向自觉的忏悔,解读朗读如何作为一种文化的力量唤起汉娜对罪的意识,对忏悔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李双芹 《现代语文》2009,(6):148-150
电影《生死朗读》以德国纳粹党卫队警卫汉娜的人生经历为主线,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在纳粹时期犯了“平庸的恶”的普通人所可能拥有的两种救赎方式,一是自我的心灵净化;二是他者的审判与改造。其中,不公正的审判并不利于我们看清真正的罪恶,也无益于挽救一个曾经堕落的灵魂。只有理清了恶行的根源,宽恕才有可能,作恶者的灵魂也才能得到真正的救赎。  相似文献   

7.
陈仓 《学习之友》2013,(1):51-52
《艾克曼在耶路撒冷》和《板权主义的起源》是现代思想家汉娜·阿伦特反思纳粹暴政的两部名著。阿伦特对“恶之平庸”,以及极权主义对人性的扭曲、异化、败坏有极高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尊严的救赎     
弥撒  米子 《高中生》2009,(15):68-68
为了守住一个秘密,你会走多远?这是电影《朗读者》的宣传语。电影中的女主角汉娜愿意付出最大的代价,她宁愿承认自己没有犯下的  相似文献   

9.
李雪涛 《政治思想史》2021,(1):46-75,198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二年的1946年,雅斯贝尔斯出版了他的政治学论著《德国的战争罪责问题》,对纳粹德国所犯下的罪行进行了全面清理。他认为,公开地讨论罪责的问题,并且从内心之中承认罪责,是保持德国人的灵魂不沦为卑贱的唯一道路。通过对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进行系统分析,并对诸如流亡在外者与内心流亡者的“净化之路”之重建,以及“极端的恶”抑或“平庸的恶”等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林淼 《文教资料》2014,(13):19-20
德国侦探小说家本哈德·施林克在长篇小说《朗读者》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性格复杂的汉娜形象,叙述了一名文盲女子汉娜为维护自己的尊严所造成的人生悲剧。本文以文本为核心、以时代背景为依据、以总结归纳概括的方法,从家庭、社会、个人三方面出发,力图多层次多角度、清晰明了地阐述汉娜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1.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砀山县师范附小刘瑞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大多数课文也都有朗读课文这项要求,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之大。具体地说,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朗读,加强了字词句的感‘清色...  相似文献   

12.
《朗读者》是德国作家施林克于上世纪90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该小说之所以冲破国界、跨越种族,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和共鸣,除了其呈现了一段惊世骇俗的畸恋之外,还蕴含了大量发人深省的伦理道德现象。本文尝试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基本理论观照《朗读者》,分析女主人公汉娜人生轨迹中的种种伦理困境,揭示她的伦理选择与命运之间的关系,挖掘作品的伦理价值和道德教诲功能。  相似文献   

13.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所有读书方法中的最主要一项,可以起到培养语感、感受情感的作用,如果我们明确朗读的目标,并以情感为维系纽带,带领学生走完朗读教学全程,那么学生将会得到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一、将朗读目标安置于教学活动之先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曾经说:非朗读则难以体味文章的音乐之美、铿锵之美,也难  相似文献   

14.
恶既是现代语言,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概念。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恶是由物理性的人性所自发产生的一种情感,即厌恶、恶心。由厌恶的动作逐渐形成恶人、恶事等恶的观念。恶的行为主体是物理性的实体即人性。厌恶的对象便成为恶。面对相通的对象,共同的主体自然产生一致的感觉或立场,形成普遍的恶的观念。古代儒家的恶是一种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的观念。恶是真恶。西方哲学思想中的恶的概念表达了行为个体的理性的认识和判断。它具有相对性。恶非真恶。原始儒家之恶显然区别于西方人之恶观念。  相似文献   

15.
这种朗读法借鉴音乐中的分声部唱法而形成。具体做法是:以班级两大片或四大组为朗读单位,每组以N字之差,依次朗读,最后合一(N是指根据文本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等差字数.也可以是一句话)。这种读法不仅能有效训练语感。激发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抗干扰能力。使学生在动态的环境中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主张。  相似文献   

16.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把对本的理解感悟表达出来的一个过程。最近,听了几位参加市“教改之星”评比老师的几堂课,发现老师们对朗读指导都颇为重视,但由于老师教法不同。同样的课产生的朗读效果也截然不同,朗读到底该如何指导呢?下面结合几则感慨颇深的案例,加以分析吧!  相似文献   

17.
自古以来,我国的语言教学都非常重视朗读。朗读在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源远流长,“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人人都知道的名言。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读出文章来,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语文课堂注重朗读,可以让学生领悟语言之美,可以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情感、联想与想象能力,提升学习兴趣,积累语文知识,发展学生智力,陶冶美好情操。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重视朗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扬雄的性“善恶混”论实际是荀况的性恶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扬雄在《法言》中提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李轨、吴礻必、宋咸、司马光就此各执一说,各有偏差。其实扬雄“善恶混”实际是荀子性恶论的继承,即善恶混而不可分,既有为善之可能,也有为恶之可能。  相似文献   

19.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朗读能使学生启蒙思想、学习语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在朗读中,激发了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在朗读中,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朗读的作用是如此之多,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朗读,使朗读成为小学生学习中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20.
Movie palace     
杨琍琼  惟炜杰  许倩  Tei 《音乐世界》2008,(10):60-61
对于汤姆来说,生活就是如此地美好。他性感、事业有成,在女人堆里更是无往不利。而且他还深刻地了解到一个事实:即使全世界都背叛了他,好朋友汉娜也会站在他身边。这次汉娜出公差,要去苏格兰6个星期,直到她踏上了另一片国土,汤姆才深刻地意识到,没有汉娜的生活,是多么地空虚。于是他下定决心,只要汉娜一回来,他立马单膝跪地,把她娶回家。可是真的到了汉娜回国的那一天,汤姆才知道汉娜已经和一个英俊富有的苏格兰人订婚了,而且两人打算婚后就定居在苏格兰。当汉娜请求她唯一的朋友汤姆做她婚礼上的"伴娘"时,他也只能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