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主要特征。这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着重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改进教学方法。下面就谈谈高中数学习题课中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问题。一、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与广阔性对于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如果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它,可获得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即一题多解,在教学工作中,它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广泛思考、联想、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二、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深刻性在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中,通过一题多变,将题目中的条件或结论加强或弱化,得到相关的问题,加以比较、研究,以点带面,可让学生理清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与深刻性。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进行同中求异的思维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同中求异,主要是指同一个题目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我主要采用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找隐蔽问题和条件等形式进行了训练。一题多解一题多解,是对一个题目运用多种不同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这种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广阔性、批判性: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多侧面观察、分析、思考问题,从而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一个题目之所以存在多种解法,原因是:(1)一个题目中的已知  相似文献   

3.
在化学教学中 ,学生习惯于在教师的指导下 ,进行模仿思维 ,这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作为教师来说 ,在教学中 ,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在化学习题教学中可以用一题多变 ,一题多问 ,一题多解 ,精解巧解的方法 ,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独创性、严密性和广阔性 ,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1 打破思维定势 ,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在教学中 ,一题多解启发引导学生广开思路 ,积极思维 ,充分运用所学知识 ,从不同角度出发 ,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求解 ,可开阔视野 ,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深化。例 :将 3g铁屑投入 50 g未知…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习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证明,题海战术只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而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则是有效的途径。一题多解可帮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探求不同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相似文献   

5.
一题多解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审视分析同一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不同解法求得相同结果的思维过程.教学中适当的一题多解,可以激发学生去发现和去创造的强烈欲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训练学生对所学方法的熟练运用,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6.
张艳 《华章》2010,(20)
习题教学对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设计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广阔性;设计一题多问,培养思维的渐进性;设计一题多变,培养思维的深刻性;设计一题多答,培养思维的创造性;设计一题多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教师要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特点,深入挖掘教材的创新素材,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解题中以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以一题多问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相似文献   

8.
<正>数学是一门理性思维的科学。可以说,数学的核心是思维。只有思维能力发展了,学生才有可能进行独立思考,才能运用获得的知识去解决面临的新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尤其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呢?下面就此问题谈点个人的做法和体会。一、一题多解,拓宽思路,培养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广阔性是指思维活动发挥作用的广阔程度。在教学中,对于同一道题,教师应引导学生不依常规、全方位、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一种思考方法转换到另一种思考方法,以一题多解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题中的条件、问题等进行变换,让学生在变化多样的情境中,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一题多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用相同的已知条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进行审视分析,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以一题多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尝试长沙市雅礼中学李再湘随着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更应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思想方法的培养,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能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1.在一题多解中,培养思维的广阔性数学的思维训练通常是以解决数...  相似文献   

11.
一题多解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审视、分析同一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用不同解法求得相同结果的思维过程.在教学中适当地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以激发学生发现和创造的强烈欲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训练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娴熟运用,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2.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其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其他能力的核心。思维源于问题,思维的灵活性源于多变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从中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在问题的情景中得到发展和锻炼。思维的广阔性表现在对每一个研究对象从多方住进行观察,对问题从多个方面进杆考虑,想出多种不同的解法。要训练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广阔性,经常采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方法,既…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解题方法教学中,通过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例举,讨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14.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要开发智力、发展能力,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具体作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一题多解,开阔视野 在教学过程中,用多种方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途径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相似文献   

15.
徐美烟 《湖南教育》2002,(21):34-34
习题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习题教学要跳出题海战术的误区,要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分析解决同一问题,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答、反向思考、巧解巧算等形式从单一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就能以发散思维或集中思维等自己的创新方式解答问题。加强课题研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又一有效途径。新的《物理教学大纲》指出:“在高中开展课题研究,是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  相似文献   

16.
刘梦启 《成才之路》2013,(24):72-72
教师要从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与渴望作为培养他们思考问题能力的手段;多方位进行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达到求异性的目的;拓宽解题思路,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达到思维的广阔性;换一种思维方式,加强思维联想性的训练等方面论述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中一题多解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深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有利于激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一、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创新思维 1.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小学生的思维容易形成定势,为了打破思维定势,教师可利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训练学生分析问题时不断地从一个角度转向另一个角度,从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学习求组合图形面积后,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求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看谁的解法多并且新颖。如图:  结果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想出了6种不同的解法: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思路越来越开阔,遇到其他问题时,学生就会从…  相似文献   

19.
张娇 《小学生》2013,(10):118-118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理逻辑智能是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一种,它在数学学科中的表现方式就是计算和逻辑推理,其核心智能就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活动中,任何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活动都有助于学生数理逻辑智能的发展。我们通常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转换问题"、"设计开放性问题"等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这一智能的发展。【案例1】在教学苏教版第十册"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内容时,我就利用"一题多解"的方法来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相似文献   

20.
人的思维能力是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思维能力是智慧的主要标志,故有人又把思维的品质称为智慧的品质。人们由于先天素质、后天环境的不同,所受教育和实践活动的性质不同,在思维能力方面存在明显不同,所以思维的效率和效果也就不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学中就应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那么数学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思维的品质呢? 一、一题多问,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指善于全面地考察问题,从事物的多种多样的联系和关系中去认识事物。教学中可以利用一题多问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例已知关于x的方程 kx2-(2k+1)x+k=0,教学时可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当k为何值时,方程有实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