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继承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核心观点,即发展“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梳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十大核心词”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六核”(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抽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基础上,明晰数学核心素养(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简称“三会”),体现了小学、初中和高中核心素养培养“一以贯之”、整体化设计数学课程的特点;优化了数学课程内容结构,增加“学业质量标准”,凸显解决实际问题和跨学科活动,并将“三会”与“四基”“四能”融入课程、教学和评价内容。  相似文献   

2.
<正>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学思践悟”的过程中,一线教师不约而同聚焦于“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以下简称“三会”)。  相似文献   

3.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以下简称“三会”)。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实施的总目标,可见其重要性。现行数学教材是我们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优质资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对教材内容深挖细耕,  相似文献   

4.
<正>《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标志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入核心素养时代。《课程标准(2022年版)》延续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四基”“四能”的提法,同时引入核心素养概念,明确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主要是“三会”。其中,“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侧重体现抽象思想,“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侧重体现推理思想,“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侧重体现模型思想。这也表明,  相似文献   

5.
<正>核心素养落地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命题。就数学学科而言,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版课标)提出课程目标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并提炼了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会,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6.
<正>《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会”,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而过程思维共享的课堂正是着力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平台。小学数学过程思维共享课堂是在“思维有过程,过程能共享,共享融评价,评价促发展”的基本理念指导下,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确立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1],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2],  相似文献   

8.
<正>诚如数学家哈尔莫斯(P.Halmos)所言: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让数学课堂充盈着“问题”是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着力倡导的核心主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特别强调“四能”(即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出“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简称“三会”)[1]的课程目标。事实上,“四能”恰在“三会”中融会贯通[2]。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9.
<正>2022年版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就是“三会”,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收集、输入信息),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加工、处理信息),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输出信息)。本文以思维拓展课“智慧红黄蓝”教学为例,探索如何利用游戏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教学中。  相似文献   

10.
<正>2021年7月国家出台“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的负担,提质增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三会”)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自觉运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马建农 《新教师》2023,(3):69-70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简称“三会”)。“问学”课堂的一个主要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学情,结合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等设计有效问题,学生围绕教师精心提出的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展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进行有效的“问”,引出学生深入的“学”,通过“问学”课堂来落实“三会”呢?本文以人教版六上“百分数的认识”的教学为例,  相似文献   

12.
<正>【理念解析】2022年版课标发布后,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成为普遍共识。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简称“三会”)。史宁中教授认为,“三会”具有整体性:既有数学学科的特征,又有数学教育的特征,既表述学科思维,又表述认知心理[1]。  相似文献   

13.
<正>2022年4月21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颁布.数学核心素养是“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在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具体表现是:抽象能力、推理能力、运算能力、模型观念、数据观念、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与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旧课标”)中十个核心词相比较,“新课标”中初中学段的数学核心素养用“抽象能力”替换了“数感”与“符号意识”.这一改变,引起了广大教师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正>一、图形与几何领域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课程目标强调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是“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小学阶段,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图形与几何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所对应的核心素养比较侧重于空间观念、量感、几何直观和推理意识。  相似文献   

15.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要逐步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在2022年各地中考数学试题中,出现了不少考查上述“三会”的试题,下面举例介绍.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要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简称“三会”).想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先要达成“三会”目标.如何立足“三会”,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与思考问题的能力呢?文章以几道例题教学为例展开分析,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陈娴 《学苑教育》2023,(31):73-7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内容包括:“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从原先的十个关键词增加到了十一个,而“量感”第一次作为一个新增的关键词出现在小学阶段,引起数学教师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量感的作用与策略两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课程目标,强调学生“四基”“四能”的获得和发展,注重形成核心素养.在日常数学教学中,若教师能引导学生回归数学本质,找到问题解决的通性通法,则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也就水到渠成.本文以一道填空题为例,谈谈对解决问题通性通法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了数学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2001年以来,数学课程的目标从“双基”转变为“四基、四能”再转变为“核心素养”,逐渐从以知识为导向过渡到以育人为导向。数学新课标中,学业质量标准的提出优化了之前以零碎的数学知识为纲的评价观,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指出,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说明数学教学中要通过数学的语言描述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抽象出数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属性,形成概念、关系与结构,还要通过数学的思维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使学生形成重论据、有条理、合乎逻辑的思维品质,培养科学态度与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