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介绍辜正坤先生提出的"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的产生背景、思想渊源、研究层面、历史意义、论点特征及其对建设翻译学的贡献。该译论颇具特点,有中国学派气概,代表着我国译论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是一种哲学认识方法论,适用于各种文体的翻译。  相似文献   

2.
翻译研究,作为文学下一门独立的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形成与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已由独立学科逐步过渡到既独立又自主的阶段。在中国,自有翻译以来,人们就没有停止过对翻译的讨论。但知道20世纪80年代,当西方翻译理论如潮水般涌进中国的时候,"信达雅"的金科玉律才开始真正受到严峻的挑战。在西方各类学派、翻译家争相提出自己的翻译观念和翻译理论研究之时,我国译界的专家学者也不予余力为建造中国翻译研究大厦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辜正坤先生提出"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的产生背景、研究内容、论点特征及实践意义。并在"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的指导下,浅析母语迁移理论中多元理论的互补现象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模因论“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辜正坤先生提出“翻译标准多元互补”一说,引起译界争议。有疑者认为:此说会导致翻译标准的虚无主义。翻译模因论强调规范模因与竞争模因的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且可相互转化的特征。本文借此给“翻译标准多元互补”予以支持,并以此佐证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世界人们倡导多元化的发展,渴望吸取更多的异域文化,然而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信仰、价值和态度必然会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失误与误解,因此如何在坚持多元化发展的前提下,更好地处理翻译中的诸多制约因素已成为翻译界一项艰巨而迫切的任务,而多元互补的翻译策略则恰好顺应了世界文化多样化和谐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代表,其理论构建深受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当代西方理论不同,“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的背后贯穿着一多相应、虚实相生、动静相宜等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并由此形成其鲜明的中国理论特色.其致思、运思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这正是该理论的精髓妙谛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旅游广告语本质上属于广告语范畴,在遣词造句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因其文本类型和功能,对翻译原则有其独特的要求。随着辜正坤的翻译原则多元互补论的提出和广泛应用,许多学者开始用其理论来指导旅游广告语翻译实践。试通过旅游广告语翻译,探究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8.
翻译标准作为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一直以来备受翻译工作者关注。翻译标准从各自为政的经验总结到最终多元互补理论的形成,反映了中国翻译理念由散乱到统一、由片面到全面、由主观到客观的发展过程。并且中国翻译理念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今翻译市场译文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通过对翻译标准发展历程的分析,认为在翻译标准的多元系统中,应该制定一个甄别合格译文和不合格译文的最低标准,为众多译者提供参考,以此规范翻译行业,提高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对英语格律诗汉译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归纳,结合译例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得与失,然后以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为理论基础,从诗歌功能的多样性和人类审美情趣的多样化两个方面,论证了英语格律诗多元汉译方法是可以共存的.  相似文献   

11.
张淑霞 《池州师专学报》2007,21(2):92-93,101
多元翻译标准的确立促进了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除了文学翻译标准和非文学翻译标准,本文从原文、译者、读者和委托人等方面探讨了多元翻译标准的确立。  相似文献   

12.
翻译标准问题是翻译研究的核心,历来众说纷纭.辜正坤教授提出的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可以说从哲学的高度对这种旷日持久、毫无意义的争论画上了一个句号,其理论价值不可低估.然而,辜教授只论证了多个翻译标准存在的客观现实及其合理性,而对选择翻译标准的限制条件没有详加论述.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回顾与深入探讨,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翻译标准的充要条件乃是翻译所要达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翻译标准理论随着翻译实践活动的进行,一直在争论中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不同时期的翻译标准理论进行适度分析评价,从而勾勒出中国翻译标准理论的演进史。  相似文献   

14.
多元、动态、模糊--解构主义翻译观与翻译标准的厘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翻译标准是翻译实践的准绳和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传统的翻译标准过分强调忠实原文和忠实原文作者,忽视甚至是否定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译语的接受环境,流于点评式和随感式的散论,缺乏系统性。解构主义翻译观质疑原文中心意义的存在,肯定了读者的创造性,为翻译标准的多元性、动态性和模糊性提供了审视的角度。  相似文献   

15.
试析翻译的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严复的"信、达、雅"到陈西滢的"形似、意似、神似"再到翻译学界始终不绝于耳的"直译、意译"之争,就翻译的标准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然而,纵观数千年的翻译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重要的规律:翻译的过程始终在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翻译活动是人们认识的一种精神活动,是"活"的过程,是一种"动态",是变化发展着的,与社会的进化...  相似文献   

16.
翻译标准问题是翻译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历来众说纷纭。辜正坤教授提出的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可以说是从哲学的高度对这个旷日持久的争论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其理论价值不可低估。然而,这个理论只论证了多个翻译标准存在的客观现实及其合理性,而对选择翻译标准的条件缺乏有效论述,而且某些观点也显得过于武断,给我们的翻译实践、翻译批评以及翻译教学等的开展带来了某种困惑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严复的翻译标准代表了中国翻译理论史上的一座高峰,但目前翻译界对其有诸多误解。要消除误解,就必须对严复的翻译标准进行全面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8.
"忠实"原则作为翻译工作的核心问题,除了要考虑在异域文化的前提下寻求一种最佳的翻译方法外,还要把握文化"传真",即翻译过程中忠实"度"的问题.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使翻译标准"信、达、稚"融为一体,才能保证文化"传真"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9.
王碧 《现代语文》2007,(6):122-123
翻译是人类最古老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之一,伴随着翻译活动,必然会有对这一历史悠久的活动的思考和评价。本文从翻译标准和翻译批评标准的差异提出了制定翻译批评标准时的注意点。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一篇文章、一部作品都是由其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及表达这种内容的形式构成的,所以翻译标准也相应地具有了思想内容标准和形式标准.但这两个标准并不是处在同一个层次上,他们之间有着主次之分,思想内容标准是第一位的,形式标准是第二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