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闲话打招呼     
任课老师向我反映,近来我们班的同学见到老师,或如同路人,或躲躲藏藏,或爱理不理,连个招呼都不打,真没礼貌。我一听,这还了得,立即召开了一个主题班会。学生要不要主动和老师打招呼?怎样和老师打招呼?我提出这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大部分同学认为应主动向老师问好,但也有少数同学反问道:“老师为什么不可以主动和学生打招呼呢?有时我们见到老师就问好,老师为什么没有反应呢?”嘿,这些问题提得还真尖锐呢!  相似文献   

2.
学生向老师打招呼时,教师要积极热情地回应。教育是渗透在日常行为中的。当学生主动热情地招呼一声“老师好”时,老师微笑着回应一句“你好”,这就是一种教育。因此,面对学生的招呼,教师要热情应答,不能视而不见、漠然置之。平时遇到学生向我问候时,我都会真诚地回应。学生听了,会美滋滋地从我身边走过,下次见到我便格外热情了。  相似文献   

3.
有一次,某校召开学生大会时,学校领导在台上讲:有些同学一点儿不讲文明礼貌,遇到老师和学校领导时不打招呼,即使擦肩而过也视而不见,特别是高年级的同学。领导的话音刚落,就听到有学生在下面小声议论,表示不满:难道老师就不能与学生主动打招呼,给我们学生做个榜样?  相似文献   

4.
面对一些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有的教师会长叹师道不存,世风日下;有的教师会抱怨教师地位低下,连学生都不理不睬了;有的教师觉得无所谓,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我认为,师生之间应当和谐平等。师生相见,不一定只有学生先和老师打招呼,老师也可以和学生先打招呼。如果老师放下架子,主动和学生打声招呼,师生关系可能会更加融洽。  相似文献   

5.
在一些中学里,不少老师谈及学生时经常会有这样的感慨和困惑:"好学生大多没良心,倒是从前经常被老师批评的学生,每次见面都能主动和老师打招呼,毕业后总能不时地来看望老师,  相似文献   

6.
2012年8—10月话题征稿:8月:一些学生在校园或其他场合不太主动和老师打招呼,甚至见到老师会有意走开。您遇到过这种情况吗?  相似文献   

7.
朱小闯 《班主任》2012,(1):57-58
正作为班主任,我们经常会收到学生写的书信、纸条、Email、手机短信、网络留言等,对此我建议一定要认真对待,因为我们可以透过这些文字观察教育的效果,反思教育的得失。主动向学生打招呼我想老师也许还记得我——因为老师待我很好,也许已经忘了——老师对哪个学生不好呢?我总记得,以前我吃过晚饭拎着芦柑回宿舍,到操场遇见您,您  相似文献   

8.
一些老师对学生见到自己不打招呼而耿耿于怀,我认为大可不必。学生见到老师,不打招呼又何妨?首先,老师要理解学生。每一个学生盼l生格都不同,有的热情大方,有的文静内向。从小学到大学,每一个老师都说我不与人打交道。平时,我见到老师能躲则躲。高二时我担任过一个学期的物理课代表。一次考试我的考,  相似文献   

9.
《下一代》2004,(Z2)
1.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2.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动打招呼。3.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接受老师的教导,与老师交流。  相似文献   

10.
随笔两则     
国庆节,我到一位在中学任教的老师家串门。正好,这位老师班上的三个学生也前来向他作节日拜访。老师丢下手里的活,陪他们坐。我给那三个学生沏茶,削苹果。茶杯、苹果送到面前,他们既不谦让,也不道谢,受之泰然。告别时,三个同学没有一个主动向我打招呼。对这些,不能说他们不懂礼貌,节日拜访老师本身就是“知礼”的表现,何况还破费买了一张精制的  相似文献   

11.
镜头一:小学低年级学生见到老师都非常热情,“老师好!“”老师早!”打招呼声此起彼伏。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打招呼、敬礼的学生  相似文献   

12.
徐洪 《班主任》2006,(6):43-43
镜头一:小学低年级学生见到老师都非常热情,"老师好!""老师早!"打招呼声此起彼伏.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打招呼、敬礼的学生越来越少了.  相似文献   

13.
余飞 《中国教师》2008,(11):29-30
<正>一日,儿子放学,我去接他。儿子小声告诉我,旁边那位年轻漂亮的姑娘是他的外语老师。我要他主动和老师打招呼。"Hello,MissLi",儿子脱口而出,那位老师流利地回答"Hello,boy",没  相似文献   

14.
黎文君 《广西教育》2012,(32):65-65
班里有一个可爱的小男生,刚来我班时很是腼腆。我要求班里的学生见了老师必须打招呼,前几次他见了我总是远远地躲开了,后来看到我主动跟他打招呼,胆子逐渐大起来,见了我老师长老师短地叫个不停。由于他父母远在广东打工,他四年级时就跟着舅舅,他的舅舅忙于工作,  相似文献   

15.
2012年8-10月话题征稿:8月:一些学生在校园或其他场合不太主动和老师打招呼,甚至见到老师会有意走开。您遇到过这种情况吗?您是如何看待这种“敬而远之”现象的?  相似文献   

16.
一个老师,特别是一个班主任老师,不能仅拿学习好坏来判定一个学生。只要老师以公正无私的心去对待每个学生,就会发现学优生身上有很多缺点,学困生身上也有很多优点。笔者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一所学校组织全校的三好学生(都是学优生)去春游,租了辆大客车。学生先上了车,等到老师们上车时,座位已经全占完了,老师们只好挤着站在那儿,没一位学生给老师让座。平时我们老师在一块座谈,都说,路上遇见了老师主动上前亲热打招呼的也大多是些学困生,班上重活、累活儿、脏活儿抢着干的也是他们……我教过一名女学生,学习上是顶呱呱的尖子…  相似文献   

17.
“你昨晚用英语做梦了吗?”中国人碰面打招呼最常用的一句话是:“吃饭没?”,但肖老师的学生则喜欢问“你昨晚用英语做梦了吗?”肖老师反对半英语半中文的授课方式,他说教师和学生都要在其过程中不断转换状态,是一种“浪费”,他认为全英语的教授才能带学生进入“英语状态”,他一直提倡用英语思维,并且指明其标准是:dreaminEnglish,所以,肖老师的学生们在上学路上碰到打招呼时的问候语是“你昨晚用英语做梦了吗?”哪个学生突然开窍,就会自豪地在肖老师的课堂上宣布,“Lastnight,IdreamedinEnglish!”全班立刻报以热烈的掌声!肖老师很强调“…  相似文献   

18.
一、变要求学生为要求教师学校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时,在文明礼貌中要求学生见了老师要主动问好。就这点小小的要求,具体实施起来效果却一直不够理想。学生见了老师不是扭扭捏捏,就是远远地躲避,很不自然……其实,学生并不是不尊重老师,也不能说他们没有礼貌,只是他们还没有养成习惯。针对这种情况,学校不要硬性要求学生先向老师问好,可以反过来提倡教师见了学生要主动问好。要求一变,结果截然不同:师生  相似文献   

19.
老师:博博是小班第二学期从外地转到我班的;他是一个特别不爱说话的男孩儿.从来不向老师打招呼,即使老师主动与他打招呼.他也不说话.这使他的父母和我们老师都感到很尴尬。我更是感到惭愧.因为我没能帮助他,我是他的老师,我有责任帮助他.如果我不能帮助一个不爱说话的孩子.我还配做一个高级教师吗?于是我向他的父母了解情况.并请他们配合.以免对他的今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国家教委制定并颁发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意味着对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对他们进行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和文明行为的教育训练,并使之养成习惯。本文仅就如何进行行为训练,举两个实例,以抛砖引玉。教会学生说“老师好”某校校长,在校会上向全校学生提出迎面见到老师要主动打招呼,说声“老师好”的要求。第二天,校长在校园里观察,却没见一个学生主动说声“老师好”的,有的能叫声“老师”就很不错了。校长决定亲自对全校学生进行一次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