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国家教委主任李鹏最近指示:“学校也应培养出优秀体育人才。”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在全国体育发展战略讨论会上说:“学校体育应是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也是建成世界体育强国的重要基地。”教委部  相似文献   

2.
“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是中央提出的战略目标,是赋予各级体委部门、全体教练员、运动员、体育工作者的艰苦而又光荣的历史使命。国际奥运会主席萨马兰寄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组委会上说过:“在奥运会上,能否进入前六名并拥有更多的金牌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是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这是权威人士的观点。在十一届亚运会上,中国以金牌数第一而成为亚洲的体育强国。这是历史事实。金牌不是一种虚设的饰品,它是一个国家竞技体育水平高低的体现,是体育实力的象征。游泳被列为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的竞赛项目,它拥有32枚金牌,仅次于田径运动而居于第二位。世界三大体育强国的美国、苏联和民主德国都十分重视游泳运动的发展。其游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更好地继承弘扬奥运遗产,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起,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日”与节假日、传统的节日一样。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等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全民健身日”,探讨“全民健身日”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关系,达到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农村体育、体育产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目的,对促进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 东德只有一千七百万人口,但在1976夏年冬两季奥运会上,总分均超过了传统体育强国——美国,仅次于苏联,荣获亚军。国际体育界普遍认为,东德体育搞上去的诀窍之一是狠抓了学校体育工作。东德是如何抓学校体育的呢?  相似文献   

5.
体育从来就是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体育回归教育是大势所趋CUBA就是学校体育教育的积极实践。中国已是奥运强国,但只有当学校体育蓬勃发展才能变成真正的体育强国。  相似文献   

6.
美国奥运优势项目青少年竞赛体制主要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世界第一体育强国美国8个奥运优势项目的青少年竞赛体制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特点是:运动竞赛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竞赛制度合理完善,单项协会与中学两大体系协调发展。研究结果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2008年北京奥运会51枚金牌吹响了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角,“何谓体育强国?奥运结束后我国体育改革将走向何方?”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之一。体育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科技水平是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一从“科技兴体”的提出到科技意识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科学健身,科技渗透入体育发展的各个领域。文章从“科技兴体”的视角入手,分析了科技在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高水平的体育科技是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体育强国需要高质量的体育科技服务、体育强国需要先进的科技理念指导、以及体育科技由粗放型向集约化、效益化发展、提高科技服务质量、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2008,(11):8-8
2008年10月26日,“第二届阳光体育与祖国同行冬季长跑”活动启动,标志着新一轮的冬季长跑又要拉开序幕。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三部委近日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了获得“第一届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优胜学校21所,优秀体育教师、优秀班主任。而北京房山区阎村小学则是这21所学校之一。同时阎村小学体育教师李振明被评为“全国第一届阳光体育与奥运同行冬季长跑活动”优秀体育教师。  相似文献   

9.
北京奥运会辉煌落幕,其取得的成就之完美,给世界留下的印象之深刻,以至于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要用“非常非常”来形容。但作为体育强国重要标志之一的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发展和我国竞技体育的强盛存在着巨大的距离,尤其是奥运会取得的辉煌成绩和我们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之间的巨大反差。奥运之后,我们学校体育应该做点什么,不由得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本文从宏观到微观,对“体教结合”、学校体育课余工作、体育教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2000年把我国建设成“体育强国”,是我国体育工作既定的目标。在“四化”建设进程中,体育应该起到表率作用,建成“体育强国”尤为重要。二十四届奥运会加强了我们对建成“体育强国”的紧迫感和艰巨性的认识。现今世界体坛,出现了差别日趋扩大的两类体育“国家”——“体育强国”与非“体育强国”。美国、苏联、东德等属于体育强国国家;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属“非体育强国”。对于体育强国国家来说已是现实的“体育强国”,而对于“非体育强国”国家来说仍足一种理想和追求的目标。在世界体育趋于一体化,一些国家已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与调查统计法,分析了美国、俄罗斯、德国、澳大利亚、法国等世界体育强国在奥运会“金牌大户”——田径、游泳、水上项目中的薄弱环节,提示中国今后针对世界体育强国的“弱项”如何寻求突破点。  相似文献   

12.
1.问题的提出 学校体育的现状,是令诸多有识之士忧虑而心烦的。中央八四年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要求在本世纪末把我国建成世界体育强国。这是一个宏观目标,具有战略意义。那么“体育强国”是怎么一个形象,学校体育应在怎样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美国和俄罗斯在第24~29届奥运会上取得的成绩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认为,体育体制与奥运强国之间、优势项目布局和奥运大国之间均没有绝对必然的联系,基础大项的成绩与奥运强国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三大球项目的成绩对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形象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体育发展要抓好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战略和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战略的协调发展。为了贯彻落实这一战略思想 ,国家体育总局拟定了“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两个宏伟工程。由于竞技体育在我国长期以来处于优先侧重发展的地位 ,造成了一种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发展不够协调的社会环境 ,学校体育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开放的子系统 ,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在学校体育中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能使学校体育成为培养一部分竞技体育人才后备力量的基础 ,另一方面也能使学校体育成为全民健身的“突破口”。两者的协调发展既能提高我国的竞技体育水平 ,又能推广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促进整个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繁荣昌盛 ,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1 协调发展应遵循的原则学校体育中既含有竞技体育的因素 ,又含有健身体育的因素 ,因此 ,我们可以把学校体育看成一个系统。从系统观点出发 ,按照系统的特性 ,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在学校体育中协调发展 ,必须遵循以下基本的原则。1 1 目的性原则协调发展作为系统的一种状态 ,需要有一个维持其平衡和有序的中轴。协调作为对系统进行调节的一种手段 ,是为...  相似文献   

15.
论北京奥运会与"和谐体育"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体育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2008年奥运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契机,必然要求体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因此,2008年奥运会既是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和科技奥运,也将是“和谐奥运”。如何认识和谐体育,如何理解和谐体育的构建与北京奥运会的关系,如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并利用2008年奥运契机推动和谐体育的构建等等,这是我们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一、和谐体育的内涵“和谐”一词由“和”与“谐”两个字组成。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和也,有协调、顺和、无冲…  相似文献   

16.
体育运动学校是业余训练的最高层次,是业训工作的滩头阵地,在我国的竞技体育链条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部位,肩负着为“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培养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双重任务。进入21世纪,面对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如何办好体育运动学校,使其摆脱困境,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在未来十年内为竞技体育发展作出较大贡献,迎接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召  相似文献   

17.
<正> 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培养优秀运动员是世界体育强国发展竞技体育的一条共同经验。把高校作为发展竞技体育的基地之一也是世界体育强国提高竞技体育成绩的一个鲜明特点。竞技体育走向学校,是当代体育的发展趋势,竞技体育也是高校体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从  相似文献   

18.
体育运动学校是我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基地。它肩负着双重任务:有效地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体育运动后备人才和合格的中等体育专业人才。1990年,国家体委、国家教委联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体育运动学校工作会议明确决定:集中两个部门的力量办好体育运动学校,实行“体教结合”、“读训并重”,使办学目标落到实处。贯彻落实好这一决定,必将结束运动员文化素质偏低的历史,加速培养和造就大批建设体育强国所必须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优秀体育人才,使体育和教育步入新的里程。  相似文献   

19.
眼界决定判断。曾经,我们的强国梦想是不再,被喊作“东亚病夫”;曾经,我们把女排五连冠看作是体育史上最伟大的成就;曾经,我们以为冲出亚洲就能走向世界;曾经,我们为那一座座迷人的奥运之城而倾倒;曾经,我们认为奥运金牌榜头名如同传说中的巴别塔般可望不可及。然而,当一切不可能成为可能,当“强大”已经成为中国体育当之无愧的前缀时,我们为何依然心慌乏力,是什么让中国体育“大”而不“强”,到底怎样才算体育强国呢?  相似文献   

20.
体验快乐、创造美感——中美体操教育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凌姝 《体育师友》2010,33(1):55-56
一、中国、美国——辉煌的体操强国 新中国已经走过了60年,在已举行的“新中国60年体育60人”评选活动中,第一批走上红跑道的是我国的体操将士,这也是为国家获得荣耀最多的体育团队之一。当李宁为北京奥运会点燃火炬,当杨威再一次让国歌在体操赛场上奏响时,中国正在向世人展示着东方这种刚柔并济之美。相信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会不承认中国是一个体操强国,优秀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团队是建立一个体操强国的基础,深厚的国民体操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