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艳 《教育艺术》2006,(8):33-33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在高中开设音乐欣赏课,目的是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中提高音乐感受能力、音乐想象能力、音乐理解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一定音乐欣赏水平的音乐爱好者,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欣赏活动,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欣赏教学模式?这是值得每一位音乐教师探讨的问题。本文试从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的听、看、想、说、动这五个方面作一浅谈。  相似文献   

2.
刘传富 《快乐阅读》2013,(21):36-37
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由此使我们想到: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的美感就不能让学生所接受,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音乐教学就不能最终取得成功。作为一名音乐课教师,要全面完成音乐教学任务,不能不重视音乐欣赏这一关键环节。我们认为: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既要教会学生音乐理论知识、音乐基本技巧,还要在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上多下功夫。一、要考虑不同学生在音乐感受能力上的差异,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做到因人而异我们知道,音乐欣赏需要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文化素养。一般来讲,文化素质高低和音乐知识的多少与音乐  相似文献   

3.
传统直观性教学原则作为教学的经典性原则一直在夸美纽斯阐释的意义上加以使用,它建立在感知直观的基础上。随着现代哲学与心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理智直观的价值和意义,胡塞尔的"本质直观",李泽厚的"自由直观",完形心理学所论证的"格式塔",为"理智直观"的研究奠定了哲学和心理学基础。由此,现代直观性教学原则亟待扩展其意义,即培养学生的理智直观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养成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整体的感悟能力与自由人格德性。  相似文献   

4.
高中音乐课,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欣赏的兴趣和感受音乐作品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带着浓郁的草原气息,音乐在他们心中是最美好的事物。但是。这些学生几乎没有欣赏高雅音乐的机会,大多数同学只会听、唱流行歌曲,音乐基础知识几乎是空白。加上我校的音乐欣赏设施十分简陋,基本上是借助录音机教学。在这样的条件下,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十分困难的。面对客观条件,我变被动为主动,因“材”施教,通过以下步骤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5.
音乐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展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作品呢?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展开各种实践活动,促使他们提升音乐感知能力。在游戏中学生能感知节奏,结合乐器能感知旋律,结合身体律动能感知速度变化,在对比分析中能感知力度强弱,在表演情境中能感知音乐结构。  相似文献   

7.
情感在一切艺术中普遍存在,而音乐作为艺术门类中的一种,却特别专注于表现情感。别林斯基曾说:“不管哪一种音乐都反映一种情感,只要有情感,机械表达的可怕的单调的印象就没有了。”在以审美为核心的欣赏教学中,情感的表现,情感的宣泄,情感的交流就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目标,因此,情感体验是感知音乐的基础,是音乐欣赏十分重要的环节,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关键。但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对抽象的声音形象感受力较低,较难领悟音乐情感的内涵。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生活感受,充分有序地驱动学生的情感,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杜良洁 《中国教师》2013,(Z1):186-187
与小学生相比,高中生已经储备了不少音乐知识,但是,受到生活环境、知识基础、个性特点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还不能全面把握音乐知识,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偏差。高中音乐课程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多中不断向前发展,可有些地方仍不尽如人意。高中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欣赏音乐,不仅可以为学生有效减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对学  相似文献   

9.
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通过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音乐欣赏首要特征要“听”。传统的音乐教学中,人们只注重课堂中的音乐知识的传授和技能、技巧的机械训练,而忽略了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这使得学生感到学音乐枯燥无味.要使学生真正喜欢音乐课,提高审美能力,音乐教学必须突出音乐性、艺术性、审美性的特点,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提供恰当的、不同风格气质的音乐欣赏内容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运用多样的听觉方法,让学生在听音乐、感知音乐的过程中学习音乐。以下为作者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体验和理解艺术的一种实践活动。人们可以通过音乐欣赏课,广泛“读乐”与艺术实践活动,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与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12.
欣赏教学,“听”固然重要,但还必须辅之以讲解和分析,让学生在听辨和讨论中,分析作品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怎样运用这些手段达到表现内容的目的。经过欣赏作品,学生可感受到作品的基本情绪、风格。教师再启发学生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分析这与结构、速度、力度、旋律进行、节奏运用及音色配置等的关系。这样融欣赏与知识的讲解、理解,技能的培养于一体,增强了学生感性与理性的体验。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音乐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音乐感受与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见,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  相似文献   

14.
音乐欣赏课是一门欣赏、分析人民群众的集体创作——民族民间音乐,以及专业作曲家创作的科目。在对古今中外数目众多的、具有一定思想性和美学价值的音乐名著的审美实践的同时,既使学生获得艺术的美感享受,又促使学生在音乐上有进一步的发展——使他们对音乐作品和内容形式的积极自觉地感受,培养他们分析音乐语言及其要素——音乐的表现手段的能力,以帮助其形成音乐鉴赏能力并且开阔艺术视野,为达此目的,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启发学生进入"感情"和"理智"的欣赏意境。  相似文献   

15.
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感受与鉴赏(即音乐欣赏)是进行音乐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音乐欣赏可以使受教者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音乐作品,培养人的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情感,提高人的音乐审美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音乐教育必须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其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把全部教学活动牢固地建立在听的基础上。感受与鉴赏是整个音乐学习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开始到目前的推广阶段,一直流行着一个颇具权威的提法,即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音乐课程改革也不无例外地  相似文献   

17.
"音乐形象"是音乐表达的载体,准确感受音乐中的音乐形象才能准确理解音乐中所要表达的内涵。而且,在实际的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赏析乐曲,感受其音乐形象,更能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和愿望,从而达到欣赏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新课改音乐教学最重要的理念之一,是重视学生的音乐感受与体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感受与体验音乐。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音乐欣赏最能调节农村孩子的心理,更能拉近他们与城镇学生的心理距离。  相似文献   

19.
米露 《甘肃教育》2004,(4):42-42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使人从中得到美的享受。音乐欣赏课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它以音乐欣赏为先导,以提高审美能力为中心,对学生进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熏陶,起到潜移默化的功效。那么,如何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音乐形象”的感知与音乐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有艺术作品在完成整个艺术的过程大体上要经历三个环节 :创作和构思 ;演绎或表现 ;欣赏和感知。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音乐自然也不例外 ,它包括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音乐欣赏三部分。音乐家把自己内心感知的形象创作成相应的音乐形象 ,并详细地记写成乐谱 ;演奏家则根据乐谱提供的音乐信息 ,加上自己对音乐内容的理解 ,然后把音乐形象再现于舞台 ;最终由音乐欣赏者感知音乐形象 ,并被音乐形象所感染、打动或对其产生感触、回味 ,同时也对音乐各方面作出理智的品评、赏析。至此 ,音乐完成了自身的整个艺术过程。就音乐形象的客观方面而言 ,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