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琦 《文教资料》2012,(13):52-53
务实的语文课必须具备五个注重:一、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字词,夯实基础;二、注重引导学生朗读文本,感受文本;三、注重问题的设计,以问题带动思维训练;四、注重倾听学生的阅读感受,少干预学生阅读感受;五、注重引导学生课后总结,把课堂延引到生活中。  相似文献   

2.
宋红娣 《语文天地》2012,(20):29-30
体验式阅读教学以体验式学习理论、体验美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强调阅读教学的"主体性"与"互动性",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主体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体验式阅读教学变教师枯燥的文本分析为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注重学生在自主式阅读中的体验与品味。  相似文献   

3.
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是为了引导学生对文本做更深层次的解读。教师在文本解读中除了注重自我的个性解读外,还应注意到学生初读后产生了什么样的期待,对作者的情思和文本文体的特点也应该做深沉的解读。教师在注重了学生、作者、文本三个方面的期待后,对文本做出深层的、有个性的解读,才是"教学需要的解读"。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还要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表达。一位好的语文教师,应该以自己流利准确的语言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在文本阅读中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穿行在文本的世界里,深入体味文本的意味、意蕴、意趣,又以语言训练来发掘、发散、发展,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相似文献   

5.
在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应付考试,注重知识积累忽视整体感悟,注重课本教学忽视课外读书,注重精读讲解忽视泛读积累,最终淡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成为负担和痛苦,学生"以读为苦,觉得读书很累"的问题比较突出,不能读、不会读、不想读的现象困扰着阅读教学的发展。《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  相似文献   

6.
随着品德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开始注重课程文本资源的开发。但“舍弃文本”“舍弃学生”的教学倾向,应引起一线老师重视。本文针对这两种领向进行了阐述,强调了“以文本的基本价值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7.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以读为本,可激发学生读课文的热情,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处。教师要注重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雕琢细节,使学生在文本的光芒中,品味语言,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针对教师以大量的讲解替代学生阅读的弊端,新课标主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整体感知和把握文本内容,注重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行为。针对传统的“传话式”教学,新课标开创性地提出了“对话式”教学新理念,即“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9.
陈瑞英 《考试周刊》2013,(88):49-49
文章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注重阅读实践.优化研读文本语言,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深入解读文本内涵,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以文本解读为基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紧扣语言活动、开展问题探究和文本拓展,高效开展深度的思维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1.
石晓灵 《快乐阅读》2011,(23):63-64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是语文教师应认真思考、探索的重要问题。结合学习与实践,本人认为,要引导学生很好地深入文本,教师首先要对教材准确把握、深入理解,并且要"创造性的理解教材"。在课堂教学之前,还应重视学生的课前自读自思。具体到课堂教学之中,首先要注重寻找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突破口;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朗读;最后,要恰当辅之以多媒体。  相似文献   

12.
文章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阅读课堂活动策略,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内涵时,应立足于文本内涵,注重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品味文本语言美,实现情知统一。  相似文献   

13.
文学类文本是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重要学习内容,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据重要位置.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需要注重深入文本,准确解读文本的内涵,从而使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答题.结合202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选文和设题的特点,提出文学类文本鉴赏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体、主体、整体意识,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文本鉴赏能力和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4.
第一单元 开启知慧之门 本单元有两个阅读文本,两个选读文本。这四个文本以激发兴趣、启迪智慧、指导方法为目的组合单元,注重了学生的学习实际,突出了对学生学习的激励和引导,对刚刚升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话题语境为主线的初中英语复习教学,注重对单元知识的整合,以话题为主线创设适宜的语境,基于课文文本而又超越文本,这样的复习教学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6.
文本是阅读教学的核心。在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学生出发,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文本阅读中来。本文就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来谈谈如何涵养"三气",引导学生主动感受文本。一、文本解读接地气在课堂文本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在文本解读上,花了很多功夫,解读很详细,但是学生却往往难以听下去,或者说不怎么感兴趣。归根究底在于教师过于注重文本解读深度,却忽视了学生的接受度。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要注重对学生感受性阅读能力的培养,以丰富学生的解读经验,提升阅读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出发、从文本出发、从教者出发,改变目前感受性阅读普遍存在的浅尝辄止、感受泛化的现状,使学深入感悟、体验文本,对文本进行深刻的解读。  相似文献   

18.
文本作者常常通过对事物矛盾之处的描述,以突出事物的特点,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挖掘、整合文本中矛盾处,并注重激化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认知矛盾,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学会具体地分析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并获得思想认识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小学阶段是训练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结合实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出并尝试运用了厘清学段目标、明确阅读要求,适当辅助介入、有效融合文本,密切联系生活、挖掘生活资源,创新教学方式、注重读写运用的教学策略,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0.
高考复习中,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普遍被师生认为是复习的一大难点,很多学生也抱怨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像一个高耗低效的黑洞。本文从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点切入,提出学生以掌握基本知识,构建知识体系为基础,注重科学解读文本,明晰题干要求,以此来规范科学答题,提升解题能力,使学生阅读文学类文本能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