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民国高校教师的待遇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修正的过程。各个历史时期,教师薪俸状况大不相同,当社会处于相对安定状态时,教师的收入在社会诸职业中是较高的;当社会动荡之时,教师薪俸的实际获得和支配便大受影响。民国前期,由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刚起步不久,许多关于教师待遇的问题,尚处于一个探索阶段。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政府加强对高校教师待遇的投入,同时,制定了一系列高校教师待遇规程,规范了教师待遇制度,使高校教师待遇逐步规范化。抗战爆发后,由于时局动荡,社会经济受损,人民生活水平整体下滑,尽管高校教师的待遇仍能勉强维持原来水平,但实际的购买力直线下降。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江西职业教育得到较大发展,其在区域分布较为广泛、办学形式及办学层次的多样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管理与扶持力度逐步加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等方面为今天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陕西民国时期鸦片问题研究(1912~1927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以来,在陕西省鸦片的种植曾经是农业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民国初期陕西省鸦片种植在总体上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分布区域越来越广,极大地冲击了农业经济,腐化了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4.
教会中学是教会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和发展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与中国本土中学相比,教会中学在办学目的、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宗教色彩浓厚、学生英语水平高、重视女子教育等.进入民国时期后,教会中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兴盛到衰落的发展过程,本文主要从教会中学的发展概况、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以使人们对教会中学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中国女子教育真正意义上始于民国时期。民国初期政府制定的《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将女子教育平等的内容列入到学校教育制度中,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第一次使男女教育平等权在法律上得以确认。民国时期的女子教育和清末时期的女子教育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首先,女子教育的出现便是一项很大的进步,清末的女子教育并没有受到政府的支持,而在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从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从具体来看,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在法律保障、教学设计等方面较之前有了较大的进步。在民国初年女子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广大进步知识女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她们批判封建礼教对女子的压迫和束缚,并积极参加革命斗争,参与国家政治活动,大力兴办女子学校,推广女子职业教育,从根本上显示了女性的社会主体意识。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发展有两方面:一是女子教育思想的发展,把妇女从"女子无才便是德"、"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树立了"男女平等"的现代思想;二是兴办女子学校,鼓励男女同校学习,把妇女从被剥夺受教育权的境地中解放了出来。  相似文献   

6.
淮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民国以降,随着工业化的持续推进,淮河流域煤炭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其中,政策法规支持与铁路的助推为淮河流域煤炭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而企业管理机制的健全、资金的多方筹措和机器设备的更新,则为其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内在动力。从产销量与收益状况来看,民国时期淮河流域煤炭业开发绩效显著,尤以中兴煤矿、徐州煤矿、淮北煤矿及淮南煤矿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中国的语言使用生态十分复杂。伴随着国语运动兴起,中华民国教育部制定了国语标准,施行小学国语教育工作,并在少数民族小学教育阶段施行以国语为主的双语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各利益相关方发起了持续的争论。民国小学国语教育的实践面临很多困扰,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经验。民国教育部门面对小学国语师资缺乏及水平不足的情况,开展了一些积极的措施。多种因素在民国小学国语教育施行的博弈中有各自的施力,展现出民国小学国语教育施行的复杂性。民国小学国语教育施行中的利益配置,实现了正和博弈的合作剩余,但也存在着一些利益损害,值得我们探察。  相似文献   

8.
河南匪祸治理的历史考察(1912-1949)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河南匪祸危害极大,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为此,历届政府和各种政治势力都采取各种措施治理河南匪祸,但在具体做法和实际效果上存在较大差异。北洋政府因政治腐败,治匪不力,所以匪祸愈演愈烈;国民党政府治理的反共政治色彩太浓,对真正的土匪以安抚收编为主,最终也不能根治匪祸;中共及人民政府能够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所以最终彻底肃清了危害河南几十年的匪祸。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交通模式下,蚌埠地处淮河岸边,交通便利,但一直是一个极为普通的渡口小集。蚌埠真正兴起,始于津浦铁路的修筑。铁路是拉动蚌埠崛起的主动力,这使蚌埠迅速成为皖北交通与商业中心。铁路对蚌埠城市形态,包括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地域结构以及外部形态的形成,产生巨大作用。蚌埠崛起的原因除了铁路的拉动外,政治因素和自开商埠所起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教育学者出任大学校长考论(1920-194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民国时期的学术界里,教育学者虽屡受学界权威学者的严厉批评,学科地位不甚可观,可是在担任大学校长这一重要职位方面,教育学者却远远多于其他学科学者.这一有趣的历史现象表明:民国一代教育学者总体素质高、出国留学人数多、较其他学科学者有更多管理学校的工作经历以及热衷于政治.探索形成这种奇特现象背后的历史动因,可以揭示出民国一代教育学者独特的历史群貌.  相似文献   

11.
罗家伦是民国时期致力发展边疆教育的教育界人士。他于1927—1935年主持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工作期间,组织创办了附属蒙藏学校,在包头、肃州、西宁、康定、大理等地各设了一所边疆分校。1943—1944年罗氏考察陕西、甘肃、新疆、青海、宁夏等边远省区期间,提出了许多发展西北教育的建议。这些活动和建议尽管是在国民政府高层的支持下开展和提出的,包含着维护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目的,但对于推动民国时期边疆教育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今天发展西部边疆教育也有着宝贵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贵州教育在动荡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曲折发展。由于政治动荡、经济落后,民国时期贵州教育在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共同演进的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民国时期贵州教育发展的起伏性和滞后性,不仅是民国时期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的深刻体现,也是制约贵州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13.
军人学生作为民国社会的特殊群体,在民国初期的社会背景下,直接或间接参与了诸多社会事件.展现出了群体的社会影响力。军人学生的活动空间有其特殊性,在社会“权势网络”变动的影响下,表现出了不同的社会归向。  相似文献   

14.
近代外交失败与民国职业外交家勃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立足于近代外交失败的主观因素,诸如外交人才的稀缺、外交知识的贫困、主权观念朦胧、外交政策缺乏连续性等,考察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历程,探讨民国职业外交家群体形成的因果关系,并对晚清和民国两代外交官作一概要评论,以便人们观察两者之间的素质差异。这些或许对当代外交官的培养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今我国处于转型发展的多元化社会过程中,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我们应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社会评价尺度等方面综合考虑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因素,从而使社会既合规律又合目的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中国新闻史现有研究视角的基础上,提出以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国新闻史的新视野,并以<良友>画报为个案,探讨它与上海都市文化的互动关系.文章从分析该视野的意义、思路、方法及问题入手,建构了可行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西方在华基督教会出现“边际化”生存态势,主要表现为社会主导性丧失、侵略性消逝、自觉本土化三个方面,而这些边际化形态就是基督教会融入中国社会的起始和表征.  相似文献   

18.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深化改革、稳定社会、治国安邦的根本大计。西部一定要把这件关系大开发战略实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大事进一步办好。西部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保障体系建设水平还比较低,管理尚不规范,社会保障的立法滞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完善西部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建立个人社会保障帐户,推动社会保障走向社会化和市场化,构建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的新型关系,塑造合理的利益机制,改变社会保障经费的筹资模式,降低道德风险,实行个人账户资金由民间运营。政府应减少对社保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限制,进一步加大对特困职工困难补助的力度,加快地方法规建设,依法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以法律手段解决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风险问题,并保证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是社会转型时期,文化、政治、经济出现了剧烈的发展变化,人们开始用国际化的视角观察各类问题。今天的学者也逐渐开始用国际化的视角研究民国的政治、外交、经济、法律、教育等问题。民国高等教育研究在国际化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我们可以用"国际化"的视角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国恢复设立,在近几年进入了一个迅速扩张的时期。目前,我国各类高等院校大都已纷纷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招生数量也急剧增加,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因而也面临新的任务与挑战。文章以我国转型期间的社会现代化为背景,分析了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在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三个方面的困境,并进一步探讨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健康发展的方向与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