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古诗十九首》在汉代古诗系统中具有独立性的类型的意义。这些作品拥有一个颇为 一致的主题,它们所抒发的是人生的哀愁苦闷,所反映的是失意文人的羁旅愁怀。本文试从哲学、 心理学的角度对《古诗十九首》的主题加以解读。  相似文献   

2.
《古诗十九首》诞生于东汉末叶政治极端黑暗、社会环境极度压抑的社会背景之下,因而组诗的内容浸透着当时士人富于时代性的感情体验:一方面,他们对当时的黑暗环境和自己的不幸际遇而感到悲伤与绝望;另一方面,又对未来前途充满了悲观与迷茫.  相似文献   

3.
《古诗十九首》反映了文人们对人生的执着求解,以及他们在追寻的过程中经历的种种苦痛,体现了一种真诚的人生探索。只是他们尚缺乏屈原式的执着,也没有《蒹葭》中对在水一方的无怨无悔的求索,因此他们还不足以找到一个支撑人生的支点,只是抒写出一曲灵魂无寄的悲歌。  相似文献   

4.
《古诗十九首》的孤独伤痛与汉末士人的生存焦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古诗十九首》所渲泄的主要情绪乃是一种沉重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在《十九首》中的任何一类乃至任何一首作品中都有程度和形式不同的表现。这种情绪首先是汉末社会大量出现的异乡游子这个特殊人群的特殊心态造成的。然后,更重要的是它来源于汉末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具体地说就是存在主义哲学所描述的“焦虑”。在动荡不安的汉末社会,士人因对自身前途的迷茫和对社会命运的迷茫,而处于一种生存的“焦虑”状态。汉末士人的生存“焦虑”正是造成《十九首》的孤独伤痛之根本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5.
6.
时间的情感化是《古诗十九首》的主要特征,汉末文人在对时空感悟中深刻地领悟到在有限的生命中获得永恒存在的人生真谛,他们找到了释放自我情感的最好方式,从而获得了审美的超越。  相似文献   

7.
《古诗十九首》以其“文温以丽、意悲而远”被誉为“一字千金”与“五言冠冕”。本文从美学风格的划分入手,探讨优美与弱美之区别,随后以抒情主人公所面临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为切入点,分析其形象所体现的依赖特征,内在意蕴的哀情、愁绪特点以及下行、婉曲的情感表现与主人公感伤激情之间的联系,认为其所呈现的为弱美形象的审美特点。进而分别以“气”、“韵”为基点探讨《古诗十九首》作品风格具有气弱韵显的弱美的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8.
论《古诗十九首》的女性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诗十九首》基本是游子之歌、思妇之词,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是它的基本内容。本文从女性视角入手,分析《古诗十九首》的女性心理的形成原因和女性心理的具体特征、表象,凸显《古诗十九首》以孤独和等待为核心的女性心理。  相似文献   

9.
单缇 《现代语文》2007,(6):12-14
《古诗十九首》是成熟的文人五言诗,它之所以受到历代评价家的称颂,并且能引起各个时代读者的共鸣,除了得益于它触及了人类感情的基型与共相——离别之情、失意之情和叹老之情外,还得益于它主题的意象表达方式,其意象的悲情性与丈人气质以及时间意象的反复使用,使其主题表达更明晰、更深刻,遂使其成为“千古至文”。  相似文献   

10.
陈冬梅 《现代语文》2005,(3):28-29,27
"古诗"是魏晋以后人们对汉末流传下来的一批无主名五言诗的总称.据梁朝钟嵘言,他所见者犹有五十九首,梁昭明太子萧统纂集<文选>,从流传的古诗中选出十九首载入书中,而冠以<古诗十九首>,后人沿之,遂成为这十九首诗的专名.<古诗十九首>以其浓郁的抒情特色在文学史上享有盛誉.曹旭说"<古诗十九首>是一组美丽而悲怆的诗."陆时雍<古诗镜>亦评其是"深衷浅貌,短语长情."<古诗十九首>正是以五言诗的特有形式所抒发的作者内心那种凄凉哀怨悲怆的情感深深打动了一代代的读者,使"人人读之皆若伤我心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这种悲凉凄怆的情感,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从《古诗十九首》中提练了动物、景物、时空和音乐等几种典型符号,以挖掘其深层埋藏着的尚待发现的大量信息,从而发现诗人对无生命物和有生命物、对人类和动物世界、对时空和音乐艺术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2.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魅力依赖于它那独特的节奏 ,这种节奏主要表现在重复和变化两方面。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古诗十九首》的审美价值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试图将切入的角度由文本之外转向文本自身,借助与中国古代诗歌极具亲和力的英美新批评学派的批评方法,通过“细读”的方式,从双重语境的魅力、时空意象的悖论、和隐喻机制的巧设等三个方面来体会《古诗十九首》“深衷浅貌,短语长情”的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14.
方维仪诗歌受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汉魏古诗影响,其复古主义诗歌创作取得很大成就。凭借真实女性抒情角色创造消解了政治隐喻的阐释范式,回归抒情本色。诗中抒情主体已超越个人的生平遭际,成为家族、时代、历史中类似命运女性的声音,呈现非个人化色彩。套语主题的使用,建立个人创作与诗歌传统的互文关系,使诗歌创作与阅读成为一种诗性表演事件。运用抒情策略的话语实践,完成桐城派女诗人道德人格和情感共同体建构。  相似文献   

15.
16.
《古诗十九首》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其对生命的感悟和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  相似文献   

17.
《古诗十九首》首开我国古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先河,是古代抒情诗的典范。"古诗"中流露出鲜明的游子思归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18.
弥漫于《古诗十九首》中的时间意识,表现为时之迟和时之速具有对立意义的两种形式,分别对应于诗人两种不同的感受--生命焦虑和功业不就的感伤情怀。  相似文献   

19.
《古诗十九首》继承与发展了《诗经》、《楚辞》与《乐府民歌》的抒情艺术,并在其基础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使五言诗基本成熟。本文分析了《古诗十九首》在艺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20.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乱世士人心态的真实写照,集中传达了士人功业难就与时光易逝两相矛盾的焦灼意识。其焦灼意识的产生,既源于儒家的入世精神,更源于东汉末年黑暗破败的社会现实。当《古诗十九首》将这种焦灼感融入“逐臣弃妻与朋友阔绝”的主题之中时,不仅表达了特定时代里士人的独特情绪,也传达出了整个封建社会士人的共通情绪,而这正是《古诗十九首》之典型性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