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文献学的角度看,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文献资料可以肯定<礼记·礼运>中论大同的一段话确实是孔子本人的言论.将"大同"思想与那些可以确证是孔子言论的内容如<论语>等比较,可以看出,它不可能是孔子的社会理想.<礼记·礼运>中的大同之说,打着孔子的招牌,实际上是墨家的思想.它应该是儒家弟子将墨家思想引入儒家学说的产物,其产生的年代不可能早于孟子生活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孔子之"道"有万千,在言道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前后抵牾之处.但这并不说明孔子之道是乌托邦式的幻想,缺乏可行性.《论语》之所以存在言道的矛盾,在于孔子"道"的多重内涵.孔子之"道"由三部分组成——小人之道、君子之道、圣人之道,他们的标准和要求都各有不同.此三道是孔子改变春秋乱象的途径,探求孔子的"道",亦是挖掘孔子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3.
《西湖七月半》中叙述者的"我"是一个重要的观察者,既洞悉人们的内心期待与潜在欲望,又拥有平常心态,超脱世俗而不清高自大,与大自然相亲相媚,融为一体。叙述者思维敏捷,言语干净利落。从《西湖七月半》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不同于明清易代时节的文人叙事策略的另一种选择:在遥想往日都市日常生活中寄托故国之想。  相似文献   

4.
"知人观"是孔子思想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构成,它是孔子从"为师"和"为学"两个不同立足点出发而形成的一种事关言说和接受的经验之谈,其具化于言说和接受两个层面.孔子的理解虽然不专对文学,但因为孔子思想对中国文化的整体性渗透和影响,加之后世许多理论家有意识的文学化改造,所以他的思考对后世文论思想还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突出体现于作家--作品品评风尚和知音论两个区域.  相似文献   

5.
在对中国先秦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的人性思想进行分析后发现孔孟的理想主义色彩较浓,也较接近"自我实现".他们虽然并不否认"基本需要"的满足,但他们更多地关注在实现欲望过程中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道德理想的实现和道德境界的提升.而在与马斯洛理论结合的过程中,孔子、孟子关于人性、关于人的道德理想的理论,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  相似文献   

6.
《论语》中记载着孔子在文艺理论方面的见解,虽然散见于各篇之中,但其言约意丰,对后世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有着深远影响.其中,"文质彬彬"是一个绕不开的命题,孔子首次提出的质文关系,对后世文质说的发展与成熟有重要作用.为此,尝试从"文质彬彬"到文质论的流变、文质关系的核心概念探讨以及文质关系讨论之发展与问题三个方面,对研究《...  相似文献   

7.
"君主"和"强国"的权力须受到一定程度制约,是春秋时期相对广泛通行的政治规范和观念.作为伟大的文化总结者的孔子,并未深刻认识和全面总结春秋时期这一最具价值的政治现实与政治思想,而是将政治的希望最终全部寄托在统治者的"自我约束"上,出现了从"过度批判政治现实"始、以"虚幻的政治理想"终的问题,孔子的政治思想也因之而产生了影响久远的局限.  相似文献   

8.
李琳 《阅读》2011,(9):18-20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读文章和写作文都十分讲究咬文嚼字。在我们小学语文课本里,有一类课文,语言浅显易懂,用词通俗平常,似乎不那么优美生动,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克隆之谜》《大自然的文字》《海洋——21世纪的希望》等,这些文章都有相同的文体——说明文。  相似文献   

9.
自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和谐成为热烈探讨的一个问题,最近研读了"十七大"报告,对和谐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由"禾"与"口"组成,"禾"通常是指"禾苗",泛指粮食;"口"多与"吃饭说话"相关,让大家都有饭吃才能叫"和"。因此要建设和谐  相似文献   

10.
关于<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解读,历来争议很多,本文根据孔子生平事迹以及<论语>一书所载孔子言行,从考察孔子思想入手,对此句的理解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仁"、"道":孔子的人生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他的儒家思想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思想文化也有着深远影响.其人生哲学中"仁"、"道"思想不但在社会生活中成为了强大的精神支柱,而且在政治、教育和社会风气上也处于主导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国民精神.他所倡导的积极入世而又超凡脱俗的思想,使人的内心有所归依,至今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兴观群怨”是孔子论《诗》的名言,“群”是其中的核心,群,君也。君子是孔子培养人才的标准,君子之道也是那个社会防范未然最根本性的措施。而作为君子也就有了一生也做不完的事情,通过完善自我并最终完善社会。孔子的弟子继承了这一传统。  相似文献   

13.
现存的王肃《论语》注与郑玄《论语》注,其差异主要是表现在两个学术层面上:第一,知识层面上,因为经文文本文义的模糊不清或经文的断句分歧、字词训解不同,从而造成了郑玄和王肃对同一经文理解的不同,不是王肃故意与郑玄注对立,属于正常的学术争鸣。第二,学理层面上:“王学”反对“郑学”注经时掺杂谶纬,王肃《论语》注既较郑注更为简约、理性,少有谶纬说经,而其少部分又注重义理发挥。郑玄《论语》注和王肃《论语》注的上述差异,远不能反映郑(玄)学、王(肃)学之争,尤其是两者在今古文经学的纷争。仅就此而言,当前学术界似有夸大郑王之争之嫌!  相似文献   

14.
孔子在《论语》中建立的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伦理体系具有复杂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其本质是以"亲亲"为基础的"爱人"。以此内涵为外延,又有"礼"和"忠恕之道"这两种不同形式的表现。这体现了孔子"仁"这一思想体系的层次性和统一性,亦为人们成仁提供了理性认识和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5.
学生称"弟子",即认老师为"父兄"。《论语》中"先生"、"父兄"各二见,注家多将"先生"注为"父母"、"父兄"、"长者"而不作"老师"解;二见"父兄"一指孔子,一指子路,而两人均无父兄在世。笔者认为《论语》中"先生"、"父兄"均指老师。  相似文献   

16.
仁的发现原本是对礼的意蕴深入开掘的结果,而礼的价值也正由仁的发现而重新确立.仁是礼的内在根据,仁心外化而成礼,依礼而行而成仁,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恰成一辩证的统一关系,而其前提则是:仁作为一个德性范畴乃是一个动态的存在,即仁由根之于心的潜在的德性,到经过礼的规范而实现为完美的人格,其间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仁之作为潜在的德性和礼之作为外在的规范,各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价值.仁不发于心,则礼便成为毫无意义的虚文;而失去礼的规范,则仁流为自然性情,虽不失为直.但却难免于野,甚至难免为乱.由仁之作为动态的范畴这一特点,我们又不妨推断:人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或即是孔子未曾明言的独特的人性观.  相似文献   

17.
如果政府在社会热点事件和突发事件中的不作为就会使得政府公信力丧失、政民关系的紧张错位,进而陷入"塔西佗陷阱"的泥沼之中无法自拔。儒家经典《论语》中的"以民为本"、"为政以德"、"以信为本"等优秀政治思想,值得政府借鉴学习如何去培育和提升自身的公信力,远离"塔西佗陷阱"。  相似文献   

18.
在体验教学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方向的背景下,就目前孔子学院武术课教学问题提出了"体验课程"的教学模式.指出武术"体验课堂"应以传播文化为重点,提高武术文化的体验性,并提出了情绪性原则引领入门、认知性原则掌握武艺、文化性原则彰显武德的创建原则,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指出,新授课以引起兴趣的过程参与体验为主、家庭作业以主动解决疑惑的知识探索体验为主、复习课以建立和巩固知识体系的审美体验为主、教学评价以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成就体验为主、教学过程以师生互动的感情交流体验为主的操作依据.为孔子学院武术教学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孔子开展的从政教育相当于现今的职业教育。孔子经常借助对人物和时政的评价,对学生施以道德的、从政方法的教育。这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以评施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