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道德与法治课程涉及大量的条文式规则,这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教师应当基于儿童立场实施道德与法治教学,可通过利用儿歌、加强引导、创新教学等策略,使学生熟识道德与法治内容,丰富道德与法治课堂,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2011年出台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儿童的生活需求和特点都与成年人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差别,儿童的生活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价值。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作为最新版的教材,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充分结合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内容的设置与儿童的实际生活具有较高的契合性,有助于儿童法治意识的增强和良好道德思想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教育事业是我国基础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 分,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随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的 持续深入,教师应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这既满足 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又能立德树人,一举两得。如今,教师在课 堂教学中应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道德实践活动的开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目标,促进教育事 业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4.
道德与法治教材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娃娃抓起的载体,是聚焦儿童成长中可感可思的生活事件,引导儿童主动探究生活中的"法",培养儿童明法理,懂规矩,从而构建有道德的生活,陪伴儿童实现道德成长,促进儿童知法、守法的习惯养成。  相似文献   

5.
《教师》2019,(24)
为每一个儿童的学习设计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是拓展通道,延伸儿童探究之宽度;归还主场,唤醒主体自觉之活度;聚焦需求,提升知行合一之深度,从而呵护儿童的好奇心,归还儿童的话语权,适应儿童的发展需求。在深度思考中探寻儿童立场,尊重儿童主体性,不断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助力儿童的道德成长。  相似文献   

6.
道法自然,立德树人,这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基本内容和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在教法设计和实践中渗透育人思想,深钻教材,研读课标,研究学生学情,接轨学生的生活展开教学布设,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心理触动,让学生在认知更新中形成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7.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展开"儿童立场"观照下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融通的实践,以促进法治教育的加强和深化。教师要让儿童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学习"专册、专课、专题",并充分依据儿童的需要安排法治教育自然而有机地渗透,同时组织开展教育活动指导儿童法治生活。这样,儿童的法治意识得以有效树立,真实的道德成长也随之生成。  相似文献   

8.
立德树人视角下,小学道德与法治主题单元活动教学可从内容、方式、主体、过程等方面,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通过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统整性开发、教学方式的一体性实践、教学主体的全面性关照以及教学过程的综合性评价,不断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道德与法治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9.
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立德树人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根本目标,通过秉承立德树人理念开展实践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谈谈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旨在培养好新时代下的青少年,促使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0.
“红色资源”是党和国家的珍贵财富,它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历程中所形成的革命遗迹、文物、制度、精神、信念、品质等物质与精神层面上的形态总和。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让红色文化在学生心中“活起来”,也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根本要求与目标。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并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丰富教学内涵,助力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相似文献   

11.
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逐渐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其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而生活与德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  相似文献   

12.
朱春生 《成才之路》2023,(10):33-36
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意识的基础性学科,其教学模式也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不断创新和完善,表现出更多综合性以及交互性的特征。文章以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论述互联网技术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中的融合应用价值,为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明确基本的方向与思路,并结合日常课程教学,从多个角度对互联网时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策略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3.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初级阶段,这一时期的教育引导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考虑儿童的立场和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在课堂上渗透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理念的转变,创新教学方法,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帮助学生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基于此,本文就论述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意义,提出了具体的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14.
教育来源于生活,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遵循“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教学原则,归根结底是要“贴近学生”,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在教学时,要置身其中,现身说法,感动才能感染;贴近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才能生成;关注细节,学会尊重,感同才能身受;精选素材,触及心灵,创新才能出彩;研读标准,吃透教材,深入才能浅出。  相似文献   

15.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素养的关键阶段,对一个人的一生至关重要。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有责任帮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呵护他们的纯真心灵,给学生更多的情感体验,才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心智健康、积极向上的人。  相似文献   

16.
《道德与法治》课程必须担当起落实“立德树人”的重任。在课堂教学中,转变观念,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育人立德方向转移;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用好现有教材中的多种资源;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为“立德树人”寻找源头活水,努力做到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17.
18.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信度如何,不仅影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而且影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文章分析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信度的必要性以及影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信度的基本因素,提出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信度的有效路径,即提升教师综合素养,由“情”及“信”;精心选择教学素材,由“近”及“信”;开展道德两难讨论,由“辩”及“信”;增强实践体验,由“感”及“信”。  相似文献   

19.
20.
道德与法治课课堂教学最本质的立意是"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立德树人"为最高价值取向.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情境的选择还是问题的设置都要坚持弘扬主旋律、宣传正确的价值导向的原则,基于真实情境解决学生的真实问题,让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地.本文针对当前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一些课堂观察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