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们在阅读文艺作品时会发现,古代一些诗歌往往以“无题”作题目。对此一些青年读者感到不好理解,不知“无题”始于何时,是何意思。说起“无题”诗,不能不提及李商隐。张采田云:“无题诗格,创自玉溪(即李商隐,他字义山,号玉溪生),且此体只能施之七律,方可婉转动情。”对“无题”的另外一些解释是,诗人对内容有所忌讳,或有难言之隐,不便于直接揭示题旨,便以“无题”名之。另一种看法认为“无题”诗乃诗人别有寄托,“托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朱鹤龄《李义山诗注》序)。  相似文献   

2.
古崖居先民—这是一个被历史遗忘的民族,这是一个淹没了生活足迹的民族,这是一个魂系四方的民族……京城西北郊的延庆古崖居,一个巨大而又深邃的中华民族人文之谜,待您去光顾,待您去品评,待您去诠释,待您去破译。  相似文献   

3.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当年吟咏毛泽东主席气势磅礴的词章,拜服之余,未免觉得有些浪漫。余等凡人追随地球自转当可“日行八万里”,但总也找不到拔地巡天去“遥看一千河”的感觉。没想到,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弹指之间,卫星穿梭往来,英特网铺天盖地,人类的现代文明竟然将硕大的地球压缩成一个“村”,甚至象农民形象地比喻是压缩到卫星接收夭线那一口“锅”里。小小“地球村”的村民们足不出户,环球风云尽收眼底,让“巡天遥看一千河”不再是高不可及。然而,在“地球村”里,还有些遥远的地方听不到广播,看不…  相似文献   

4.
古今诗作中,有许多题目为“无题”的诗篇,所谓“无题”,其中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我国诗歌发展早期的诗,例如春秋时期诗歌及《诗经》中的多数篇目,都是无标题,后人以诗篇中的首句或选其中一句为之命题。到了“楚辞”,才开始出现有标题的诗歌。另一个含义是后世出现的特意命名为“无题”的诗,作者为何偏要不写标题呢?这是由于诗人鉴于种种情况,或难于言表,或使人深思,或让读者猜测,而故意隐约其辞,归于“无题”。“无题”诗能婉转言情,寄意抒怀,但若寓意过深,也可能造成令人费解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当无名英雄,是我国图书馆界的传统美德。几十年来,在这种传统美德的熏陶下,涌现出许许多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图书馆工作者。当有名英雄,是近几年图书馆界的又一种提法,认为当今只有如此才能稳定队伍,促进图书馆事业的真正发展。“无名”与“有名”,看上去似乎很矛盾。截然对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管理”随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围绕图书馆的应变能力、学习能力、人力资源管理和图书馆文化等等问题,说明人的因素——领导、馆员和读者在图书馆事业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以及如何爱护和尊重他们。  相似文献   

7.
“四格漫画”是长篇连环漫画的一种,是由四幅性质相近的单幅漫画或连环漫画组成。它以一个或几个固定典型人物作为描绘的中心,围绕这样的中心,编出自成段落的讽刺幽默故事。因为这种漫画每幅有四个格,故称“四格漫画”。  相似文献   

8.
《汉语大词典》第九卷第862页“经典”条目中,给这个词作出三种解释: 1、旧指作为典范的儒家载籍; 2、指宗教典籍,举例有“三教典籍”的话语,具体指儒释道; 3、权威著作,具有权威性的。  相似文献   

9.
刘婵 《新闻爱好者》2010,(7):152-152
犀利哥.源自蜂鸟网上传的一组照琏.后于2010年2月23日天涯论坛的一篇帖子迅速走红.被网友誉为“极品乞丐”、“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乞丐王子”等称号。这个说话含含糊糊、几乎丧失交往能力的人.这个游离于正常、生活在底层的流浪者.迅速“走红”后受到了新闻媒体的一路追捧。  相似文献   

10.
现在,有些高等学校,正在计划设立编辑专业。这对出版界来说,无疑是一件新事,也是一件好事。这样,对编辑干部的培养工作,局部或全部地结束多少年来师傅带徒弟的手工业方式,代之以科学的、现代化的教育和培训,就将成为可能;对于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必将产生日益明显的作用;对于推动我国出版科学的理论研究,建立我们自己的“出版学”,也将起到催生的作用。目前,从绝对出书量来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当之无愧的出版大国。但是,从物质条件、科学研究和印制技术等方面看,我国的出版事业与先进国家相比,仍然是落后的。而要改变这种落后状况,就有  相似文献   

11.
“基金化生存”随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拿出那么多钱来资助文化、学术与出版事业,各种基金的导向已经如此深入地影响着我们文化界与出版界的行为。本文就基金化生存提出令人深思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1991年9月22日新华社播发了记者姜在忠采写的新闻特写《北京出新景满街“招客灯”》。这则社会新闻很受报刊用户的欢迎。首都有六家报纸采用,人民日报在新闻播发后十多天,还拿出宝贵的版面刊登,人民日报海外版到1991年11月21日还刊用了这条“招客灯”新闻。一则社会新闻何以受到青睐?它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启示呢?  相似文献   

13.
一所新闻学院发来约稿通知,要我写一点自己“最出色的编辑活动”,以供正在编写的《编辑耕耘录》一书选用。尽管日常工作已经很忙,可我还是应承下来了。不是为别的,只冲着编写此书的目的之一——“为编辑正名”。来函中说,新闻编辑们的艰辛劳动“很少为人们  相似文献   

14.
15.
沉睡三千余年的《易经》成了当今的热门话题,这为多人始料所不及,然而它毕竟真的“热”了起来,不仅成了一门“易学”,而且诸家蜂起,学会团体林立,及于中外。根究“热”因,自然是复杂而多向的。但《易经》之博大精深,玄机妙理及由此而罩上的神秘色彩,强烈地调动了人们的探求欲,并由此而发现传统文化中尚有如许佳处,不免洞天大开,心驰神往。这当是易学走红的首要一面。这就与前一时期出现的“西学热”而今开始降温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6.
无题     
有谁能肯定地说:树木在冬天不感到欣喜?没有鸟和人的搅扰,它们自由地高高站立。雪后的早晨空气清冽。  相似文献   

17.
无题     
图书市场日益麻木,中国读者日益弱智,张悟本又一次为此作证。但我们认为,并非市场日益麻木和读者日益弱智,而是出版日益铜臭,体制日益糊涂。出版体制在诸多层面显示不宜于出版品质的提高和文化精神的培育,明确鼓励,甚至逼迫出版社追逐经济利益和产值指标,和影视等大众传媒一样,出版业经意或不经意间便成为奸商和黑手的炒作平台。是出版越来越弱智,编辑越来越麻木。  相似文献   

18.
无题     
在一个公共图书馆里,我告诉参考馆员我需要有关面包自动制造机方面的信息。“我想买一种只需按几下电钮就可帮你揉好面、烘好面包的机子。”我跟她解释道。  相似文献   

19.
无题     
我--兰台耕耘者,显赫的地位与我无缘,奢华的住宅与我无缘,高额的薪水与我无缘、时髦的服饰与我无缘.  相似文献   

20.
无题     
不知现在的情形怎样.总之数年以前。女大学生中最流行的通俗小说是亦舒。十八至廿二岁,我在宿舍单人床的那盏小床头灯下.读过多少册亦舒.已经不可计数了。那结果是。同任何人谈起亦舒系列。还未尝有我所不记得的人物与情节。包括精彩的行文、对白.过眼都可以不忘。据说《红楼梦》传世以来.颇有些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