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凡好的文章无不讲究开头,也无不重视结尾。因为漂亮的结尾能使文章增添光辉。关于文章结尾,古人有过很多好的看法。有的主张结尾要如“撞钟”,“清音有余”;有的主张要如“豹尾”,“响亮有力”;还有的说应如“临去秋波那一转”,“令人消魂欲绝”,等等,不一而足,这充分说明文章结尾之重要。新闻写作也应如此,美联社特派记者休·A·马利根就说过:“我常常在最后一段下的功夫比在第一段下的功夫大,因为我希望那真正动人的最后一行话将使编辑高抬贵手,不致砍杀我努力的成果。”通常新闻的结尾主要有这样几种写法:  相似文献   

2.
在《风雨编辑窗》这部长篇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篇相形见绌的作品压了两期了。有的编辑声言“替作者考虑”,主张将这篇作品发掉。有位领导立即对“替作者考虑”说给予  相似文献   

3.
记得刚开始学作文的时候,我以为作文就是用华美的词句来写生动的事情。那时,我没有去想为什么要作文。升入中学了,老师要我们按照叶圣陶老爷爷的话“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去做,我才在实践中渐渐懂得了“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作文要同做人相统一的道理。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写《我的母亲》。我的这篇作文既没有什么华丽的词句,也没有什么引人入胜的情节,有的只是我对母亲的一片敬爱之情。写  相似文献   

4.
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他的作品独树一帜,特别是他的短篇小说的结尾艺术,更令人赞不绝口。人们把这类小说结尾手法称之为“欧·亨利式的艺术”。所谓“欧·亨利式的艺术”,首先是指,作者具有把小说情节中最重要的部分不露痕迹地隐藏起来的高超本领,在情节发展到最后笔锋一转,奇峰突起,在你完全不在意的状态下向你推出一个新颖  相似文献   

5.
精神与精品     
一些报纸上时下流行着一种所谓的精神快餐,其意系指一些消遣性的文字。有的用本地话重述《聊斋》中的故事,把古人留下的文学精华尽情淘汰,每个情节、每个句子都打出了作者的烙印,让人读了如同吞下人家嚼烂了的饭菜。难怪不少读者说:“这快餐真够人受的?”还有一家市报的副刊和星期刊里,也时不时地冒出几篇这号“快餐”来,有的将当代  相似文献   

6.
我的处女作题为《局长的耐心开导》,是篇小品,也可以说是篇微型小说。说是微型,名副其实,总共只有三百余字。字虽少,发表的刊物档次并不低,是我这个无名之辈望而生畏的《人民文学》(1979年7月号)。这篇小东西的诞生既有戏剧性的开始,也有戏剧性的结尾。自小学起,由于我的作文课较好,一篇作文每每被语文老师说的好得不得  相似文献   

7.
一篇报道某飞行团政委做思想工作的稿子发出去一个多月了,既没刊登,也未退稿,引起了我们科里同志的一阵议论:有的说,这篇稿十有八九被扔到字纸篓里去了;有的说,这篇稿是经过“师傅”交了“学费”之后写成的,准是要采用,编  相似文献   

8.
当前,不少中学生为作文而苦恼.视作文为畏途,写起文章来如度难关.在作文课上,有的同学往往是“挤牙膏”式地硬着头皮凑几句,或者是东拉西扯地草率成篇,交差了事.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既浪费了宝贵的作文课时间,作文水平也很难提高.怎样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下面谈两点意见. (一) 要写真实的感受.一篇作文写作成功的重要关键在于有真  相似文献   

9.
真实性与冤案“党支部书记×××走上桥去,把手一挥说:同志们,跟我来!”这是一篇新闻报道中完全虚构的一个情节,也是我大学毕业后第一个阅历;因此说,是我第一堂“真实性是新闻生命”的实践课。1964年,按照当时的规定,大学生毕业后要履行一年的下乡下厂的劳动锻炼。我们三人被分配到陕西日报后,又被分派到长安县引镇杨庄公社石佛在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记得正是夏天,库峪河发了洪水,群众抗洪救灾,场面十分壮观。长安县通讯员给陕西日报写了篇新闻稿,其中便虚构了党支部书记“挥手”的情节.实际上党支部书记压根就没到抗洪救…  相似文献   

10.
有好事者对几家地市报的资料室进出人数作了一次调查统计,结果是令人吃惊的:有70%以上的编辑、记者一年365天根本不进或极少进资料室;60%的编辑、记者的借书卡还是空白!有的资料室整天空空荡荡,冷冷清清,有的资料室虽有几个人,但全是几个老常客!有的资料室里大小报刊几百种,资料员夹报也要大半天,可就是无人翻阅,原封不动,谈不上“利用率”了。据某些资料是反映,他们订的近百种报刊有大半数无人问津,只是收收央央,然后入库,堆满了又处理掉,确实是种浪费……  相似文献   

11.
当前,无论是当老师的还是做家长的,都比较重视学生的写字、作文、解题、迎考,而不大重视学生的语言状况.久而久之,学生便不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交流感情,有的甚至到了"高低不开口,神仙难下手"的地步.因此重视学生"说"的训练十分必要.笔者从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口头作文"是一种训练"说"的能力的好方式."口头作文"的几种形式有……  相似文献   

12.
文章的结尾,也就是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应当写得精彩,这是古今名家十分重视的一个写作问题,并有过不少精辟的论述。那么,消息写作要不要有个精彩的结尾呢?在新闻界曾有过不同的看法。有的同行说,消息写作一般采用头重脚轻的“倒金字塔”式结构,说完就止,没有必要讲究结尾。但是,更多的同志认为,大多数消息写作应当有个讲究的结尾。因为它和导语、主体、背景同样是一条完整消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笔者赞同后者的看法。新闻写作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在报纸上经常看到,除简讯、快讯和短消息之  相似文献   

13.
去年高考语文的作文题是:“有的同学说:‘每逢作文,自己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造一些材料’,有的老师说:‘每次学生作文,我都辛辛苦苦地批改、讲评,但是学生往往只看分数,不注意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提高不快’。”题目要求,根据上面两段话所反映的情况,联系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现状,以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为中心,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定;要求文章观点要明确,有所分析,有真情实感。不少考生反映,这篇作文题出得比较活,不冷僻,联系实际方便,不难写。但是,要写得好,写出深度,写出新意,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在  相似文献   

14.
有的同志喜欢给录音报道的开头、结尾或者中间配上一段音乐,原因之一是题材本身音响不丰富,只好用音乐来凑。对这种做法,广播界有不同意见。有的说,在录音报道中不能  相似文献   

15.
一篇稿子能够发表,自然是好事。可有人为上一篇稿子,要找编辑“磨”几次、十几次、甚至几十次。有的在电话里“磨”,有的写信“磨”,有的找到编辑部去“磨”,甚至有的还到编辑家里去“磨”;有的不但自己“磨”,还  相似文献   

16.
一篇稿子能够发表,自然是好事。可有人为上一篇稿子,要找编辑“磨”几次、十几次、甚至几十次。有的在电话里“磨”,有的写信“磨”,有的找到编辑部去“磨”,甚至有的还到编辑家里去“磨”;有的不但自己“磨”,还  相似文献   

17.
找点子三法     
去年以来,我在多种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几十篇言论稿,其中有的被几家报刊转摘,有的在好稿件评比中获奖。有些同志问我这些言论稿件的点子是怎么想出来  相似文献   

18.
年终统计的时候,驻马店市人民医院说图书管理员郑志军在省以上报刊、电台发表新闻稿件七十二篇。一个小小的县级医院,怎么出这么多新闻?我立即去核对。在小郑那小小的图书馆里,我细细翻看他的见报剪贴本,果然不错,有的稿子还被几家新闻单位转载或转播呢!我高兴地要求他谈谈在小天地里是怎样抓新闻的? 他笑笑说:其实,原来我也认为天地小,没啥新闻可抓。不过实践改变了我的看法。他谈起了开始写稿时的一件事:一次,  相似文献   

19.
在通讯中特别是在人物通讯写作中,了要有典型的骨干事例之外,还要运用人物有关的生动有力的情节与细节。俗说,红花虽好,还需绿叶相扶。精彩的情与细节有无穷的魅力,使新闻作品产生强的思想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一、情节与细节在通讯中的地位和作情节是通讯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通讯、事件通讯中尤为常见。著名记者柏生在谈论通讯采写时说:“通讯与新闻同,新闻强调用事实说话,而通讯除了事以外,还要有情节,有镜头,有联想。”(《采写通讯的几点体会》)通讯中有情节,是它有别于新闻的一个显著特点。比如,人物通讯里,如果没有情节,那就可能把…  相似文献   

20.
图片专题稿可以说是一篇摄影故事。它由有内在情节联系的一组图片和一篇简短的文章构成。既是故事,就得有动人趣味性强的情节,才能抓住读者。 在抓取有动人情节的典型瞬间方面,许多摄影记者和编辑都做得十分充分。如1998年抗洪救灾专题照片展现的解放军与洪水搏斗的惊心动魄和催人泪下的场面,就是一例。 然而,这些照片在趣味性情节方面,则略显欠缺。什么是趣味性情节呢?趣味性是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