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不久前在福建采访时,遇到了全美华人联合会会长邹作雄先生,由于担任社会工作的缘故,他比许多人更加关注中国新闻的对外报道,耸认为新华社对外报道的权威性和准确性都是一流的,但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在写作方式上的呆析和苍白。他的话引发了我的深思,回来后,我调阅了新华社近期对外中报道,对稿件的写作方式方法进行了分析,做了一些总结,我认为,对外新闻在写作方式上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孙世恺 《新闻界》2001,(2):16-18
新闻文体写作创新之四:体验式报道。 这种体验式报道用主观感受反映客观事实,是记者亲身体验采写的。一般地说,这种体验式报道有两类:一类是记者为了验证报道事实的真伪、优劣、是非等情况去进行体验的;另一类是为了对报道的事实增强感性认识去进行体验的。前一类如《北京日报》2000年8月7日刊登的《分币能不能花出去?》体验式报道。这是针对当时社会上某些经营者和服务行业人员拒绝收分币的情况,记者为了验证这个现象是否属实,亲自到北京市一些超市、商店买东西。有的售货员以别的顾客“不乐意要”为由拒收分币,有的勉强收下也表现出“情不…  相似文献   

3.
写知识性稿件,常常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缺乏新鲜性,抓不到新鲜东西,二是缺乏可读性,通篇都是术语的堆砌,引不起大多数读者的兴趣。近年来,我在知识性稿件的写作上进行了一些摸索,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一、不要老“拿人家的事讲给人家听”。“拿人家的事讲给人家听”,是《巴黎圣母院》中“奇迹王朝”的“国王”讽刺穷诗人甘果瓦的一句话,也可以看作是雨果对抄袭别人劳动成果的人的一种批评。知识性稿件的撰写虽不象文学作品那样强调“物我的统一”,但加入个人的见解、个人的分析推理、亲身体会,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增强稿件可读  相似文献   

4.
所谓专版的“出新”,主要是指专版稿件的快捷、新鲜、独特和抓人。除了报道内容上的“新”,报道的角度和形式上也要新,要有打破常规的写法,创造出一些过去没有或不常有的新形式。那么,专版“新”的突破口究竟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5.
《经济观察报》(以下简称《观察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简称《21世纪》)同为2001年步入中国财经媒体的两匹“黑马”,因其成功的市场化运作,获得了业内外的普遍认同。同为经济类报纸,报道内容、读者定位都大致相同,然而,其报道风格却不一样。这两大报纸的不同风格体现在哪里?各自成功的秘诀又在哪里?我从2003年1月6日出版的两报内容大致相似的两篇文章来作一评析。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一些答案。同一内容、不同思路2003年1月6日,也就是上海开通磁悬浮列车的第六天,两家报纸相继进行了跟踪式报道,…  相似文献   

6.
反思过去的政务报道,可以清楚地看到,报道内容程式化,缺乏信息量和新闻性,官味重,“大道理”重复无数遍。群众和读者想知道的东西,湮没在一整套“八股”定式中。近年来,《湛江日报》在改革政务报道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如2003年8月4日至7日,《湛江日报》派记者随湛江市委书记邓维龙、市长徐少华赴京拜访国家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跟踪我市重点项目落实情况。  相似文献   

7.
在记者云集的采访活动中,照样能抓出“大鱼”来,但关键一点是看你怎么个抓法。大前年7月7日至11日,国家地质矿产部科技司与甘肃省科委在兰州联合召开“洒勒山及巴谢河流域滑坡科研成果鉴定会”,邀请了一些新闻单位的记者参加,我作为甘肃地质报的记者,也参加了会议。在这记者云集的科研成果鉴定会上,要抓出一条“大鱼”来,还真有点棘手呢。是报道鉴定会情况,向读者交待滑坡成因?是  相似文献   

8.
盛芳 《传媒观察》2011,(12):36-37
在种种新闻活动中,典型人物报道作为重要的报道样式,对内可传达党的政策方针,弘扬时代主流价值,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对外则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通过各种修辞话语的运用,能构建民族文化精神认同的空间。当然,我们应该看到跨文化传播存在着信息符号、价值观念、思想方法以及道德、信仰等方面的不一致等困难。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影响到对外报道的传播效果。对外传播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消除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对外报道实际上也属于一种文化交流与消解文  相似文献   

9.
储永志 《军事记者》2002,(11):48-48
我是南京军区驻闽某部一名基层摄影干事。屈指算来,我从事军事摄影报道工作已逾6个年头,先后有500多幅摄影作品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法制日报》等全国50多家报刊发表,60多幅作品在国内外各类影赛中获奖。这一切得益于我能充分运用自身相对优势,独辟蹊径抓“活鱼”的招数。作为一名基层军事报道员,同全军、战区记者在“武器装备”、活动范围、新闻源等方面的优势是无法比拟,但我们也拥有专业记者的相对优势。我们身处基层连队,每天面对一线战友,他们的喜怒哀乐都深深地植根在我们脑海,对他们的姓名、爱好、年龄、特长我…  相似文献   

10.
在1995年全国铁路好新闻评选中,我为一篇报道撰写的短评《抓廉政就是抓经营》获得一等奖。一篇小文获此殊荣,这是我绝对没有料到的。 我从事新闻工作18年,其中绝大部分时间是干一些同志不太乐意干的编辑工作。尽管以前我的作品也在全路或陕西省好新闻评选中多次获奖,但这次获奖格外让我感触深沉,觉得意义不同往常,心情也比较激动。这是因为,以前的获奖作品,都是我自己直接采写的稿件,都是以记者的身份获奖。而这次的获奖作品,则是在别人的来稿上“精耕细作”  相似文献   

11.
时下一些记者和通讯员有种困惑,就是新闻报道难写。编辑部也反映来稿中“一般化”的稿件太多。什么是“一般化”的报道,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两大类:一是主题重复,手法霄同,经常“撞车”的稿件;二是反映节日活动、农事活动、生产进度,唱“四季歌”的稿件。出现“一般化”报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避免“一般化”的方法也很多。笔者结合多年的新闻实践,觉得主动出击抓问题,是克服“一般化”报道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 这里所说的“问题”,也就是新闻作品的主题。一篇稿件新闻价值的大小、社会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问题抓得怎么样。…  相似文献   

12.
这一两年来,我写的一些新闻作品如《与雷宇对话》、《一位国家级专家竟去读硕士研究生——程抱垒的选择发人深思》、《“孟维娜’行为”追踪》等,先后在人民日报发表,或引起反响,或引来争议,不论誉毁,身边的好友也罢,同学也罢,有一种评价倒是相同:“你写的东西有嚼头,不会看了就忘”。于是有人奇怪:你是正在读书的研究生,哪来的这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我作答:我写的这些东西,充其量只是几发“马后炮”。这不是假谦虚,发现并率先报道这些新闻的都是别人,我不能掠美;在别人报道过的领域继续开掘,犹如“马后炮”,这才是我的实绩。如果说要我  相似文献   

13.
当前报界已经认同,摄影报道与文字报道是并驾齐驱的两种报道方式。新闻照片与文字报道一样,能够独立报道新闻,报道典型,抓问题,抓连续报道。与这种认同同步,“厚图”观念也悄悄地进入报纸编辑的脑海里。但足,对“厚图”观念的理解和认识并不都是正确的,在编辑工作实际中也因而出现了一些偏差,影响了报纸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14.
报道失实的原因很多,其中多数是由于作者采访不深入或弄虚作假而造成的。但也有一些是属于编辑的责任。下面从我采写的见报稿件中举出两例,供编辑同志参考。(一)我曾写过一条某学院举办干部训练班的消息。因得到报道线索时训练班早已开学,所以我找了一个新闻根据:“训练班昨天上了《农田防护林学》第一课”。但稿件见报时编辑却把《农田防护林学》几个字删去了,标题也改成了“训练班昨天上课”。结果,这条消息由于编辑删改不当而造成了失实。(二)我在一篇稿件中提到了“中国林学会林业教育学会”,这本来是一个学会组织的全称。但编辑在改稿时却在中间加了一个顿  相似文献   

15.
《“北京白鸡”在全国28个省市区“落户”》的消息,在全国好新闻评选中获奖后,一些同志要我谈谈采写这篇稿件的体会。说实话,我是有一种“撞大运”“撞”上了的感觉。谈谈它的“出笼”前后,目的是总结提高,就教于新闻界同行。去年一年,农村形势比较平稳,跑农村的记者大都感到好的新闻题材少,眼看十一月份了,我也没有写出满意的东西来。一次,总编辑满运来同志在聊天时对我说,近来报纸版面真正的新闻不多,能不能抓一两条好的、活的新闻? 我去“抓”了,碰到的却是一个鉴定会。我硬着头皮来到“北京白鸡823纯系配套系的育成”鉴定会会场。在这里我见到了几位熟悉的畜牧专家,通  相似文献   

16.
今年4月,笔者与蒋永方合作,在宜城镇采访写作的借助搞活国家大中型企业机遇发展乡镇企业和为引进大中专毕业生解除后顾之忧两篇稿件,先后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采用。同行们称赞我们“抓到了两条大鱼”。细细想来,这次采访写作的成功,得益于采用了“撒开大网抓大鱼”的方法。采访时,我们不是事先带着“框框”,采取“收紧网扣”,搞“对号入座”式的方法,而是采取“放开网扣撒大网”的办法,全面调查,千  相似文献   

17.
我搞业余通讯报道工作才一年多的时间,向各级新闻单位投稿158篇,被采用102篇。有业余通讯员问我有什么诀窍?我的窍门儿有三: 一熟悉报刊,选准栏目。每家报刊根据宣传的需要,常常开辟一些固定或临时性的栏目。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读者来信”;《新闻与写作》的“当好通讯员浅谈”;北京《支部生活》的“读者论坛”等。各种栏目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选稿标准。通讯员,如果善于研究不同报刊的不同栏目,针对栏目写稿件,要比“天女散花”投稿件命中率高得多。  相似文献   

18.
晚报受众以都市居民为主。因此具有广大的读者群,而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农村报道,住往成为各晚报的附属品或配角,被忽略。《承德晚报》在操作中除着力做好城市报道这道菜与其他报纸抗衡外,将视角伸向农村,抓一些鲜活的东西,把农村报道做成正菜,活跃了报纸,开拓了市场。 没有农村报道的晚报是不完整的。 承德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而如今不只是城市变化日新月异,也不只城市中人注重信息的摄取,在广阔的农村天地里正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传递农村信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业余通讯员,两年来,已被采用稿件130余篇。在写作实践中,我摸索到提高稿件采用率的四个因素: 一是抓住报道“点子”。如抓住了报道的“点子”,稿件可谓成功了一半。比如近年来,企业竞争激烈,我乡某企业的厂长由于能力有限被精简下来了,他很苦恼,说面子丢尽了。我便抓住这个“点子”,写了篇评论《丢官未必丢面子》,很快在《徐州日报》上发表。二是舍得“割爱”。一些同志写文章,因绞尽  相似文献   

20.
2002年,湖北日报《内部参考》进行了改版。改版后的《内部参考》,主要刊登各地发生的重大的不宜公开报道的突发事件和对省领导有参考价值的重要情况。由于进一步提高了内参的“内部性”和“参考价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领导批示较以往大幅增加。 一、党报内参的性质决定了内参应将抓大事、抓影响全局性的东西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为领导提供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