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惠永春 《记者摇篮》2006,(11):39-40
新闻,最关键的就是一个“新”字,这是新闻与生俱来的根本属性,是新闻赖以发展状大的惟一基础,难怪同行人都说:新闻姓“新”。那么,作为一名记者,不也应该姓“新”么!为了“新”,记者们跑得更勤了,乘坐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使用最先进的传播技术,争分夺秒,一比高低。报道形式上有了现场报道、连续报道、跟踪报道、深度报道、重点报道……表现方法上,大量借鉴其它文字尤其是文学的表现手段,在确保新闻真实的原则下,有散文表现法、小说描写法、戏剧对话法……在叙述方式上,不仅限于第三人称,也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不过,也有不少人不能冲破旧习…  相似文献   

2.
黄贻琼 《新闻世界》2008,(10):72-73
新闻姓“新”,这是新闻工作常理。新闻姓“新”,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时效性强,报道及时;二是内容有新意,即报道的内容新鲜并要有时代意义。一篇报道究竟反映什么内容,完全取决于新闻传播者看新闻的视角。新闻内容上的新,要求新闻报道立足于“新”,把握视角,做到立意新、选材新、表现手法新。  相似文献   

3.
2004年5月50日,某报的校样一版头条大标题及内中均出现了“城乡结合部”的字样。校对将其改正为“城乡接合部”,但责编以“《现汉》查不到词条,读不接受”为由否定了校对的意见,导致“城乡结合部”见报。其实,校对的改动是正确的,也是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4.
新闻姓真也姓新,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说其姓“真”,即突出强调是事实的报道,必须是客观存在的;说其姓“新”,一指新意,一指新近,涵盖了内容和时间两个概念。这就使新闻区别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学创作。尽管这样,新闻也并非与创新无缘。诚然,新闻事实本身是不能妄加创新和创造的,否则就是歪曲就是编造就是假新闻;但对同一个新闻事实,存在着从哪个角度来表现和以怎样的形式来表现的问题,这就涉及到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涉及到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振 《新闻知识》2001,(9):45-45
读者在阅读时,总是先看标题,在知其新闻大概意思之后,再选择感兴趣或关心的文章细读。在各类新闻体裁充斥的报面上,现场感强的新闻,往往受到读者的关注。读者为什么相对喜欢这类新闻呢!众所周知,现场新闻的特点能使读者有如临其境之感,从而增强其感染力和可读性,但现场新闻自身的优势远不止这些。首先,现场新闻符合新闻规律———新闻要求新鲜的原则。人们常说新闻姓“新”,说出了新闻的主要特征。这里的新除了时效新之外,要注重的是内容的新,这才是新闻本质的“新”。现场新闻这种体裁,要求记者必须最集中的体现“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新闻媒体上通常都写作“城乡结合部”,极少有写作“城乡接合部”的,其实后才是正确的写法。  相似文献   

7.
传统新闻的分类依据新闻的发生地区、新闻的性质、新闻的特点及新闻传播手段作出不同的区分。近年来理论界又提出“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概念,并且对“非事件性新闻”究竟是不是真正的新闻提出疑义。   本文所说的“现象新闻”亦是针对“事件性新闻”而言,它与“非事件性新闻”有相同之处,但又不是“非事件性新闻”的代名词。   所谓“非事件性新闻”的概念,按照理论界的界定,是指对许多事实进行归纳、概括、提炼后的新闻,其特点是时间上具有阶段性而非具时性,内容上具有综合性而非单一性,例如目前我国报纸尤其是党报…  相似文献   

8.
何丹 《记者摇篮》2005,(1):58-58
新闻姓“新”,也就是说,新闻应该是新鲜的,新鲜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但在我们的日常采访中,常常把新闻的新简单地理解为时间新,即新闻要快,时效性强。笔者认为,时新只是新闻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不是它的全部.除此之外,还应包括内容新、角度新和写法新等等。  相似文献   

9.
新闻姓“新”,新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本质特征和新闻价值的核心要素就在于新鲜。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客观事实是大量存在的.可并不是任何客观事实的信息都能成为新闻.只有具有新意的客观事实的信息才有成为新闻的可能。所以,记者要写出人们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且启人耳目,发人深思的有价值新闻来,必须立足于新,致力于新。套用古人“语  相似文献   

10.
新闻“次新点”之“次新”,借用于股市“次新股”之“次新”。新股发行上市,引人关注,价格飙升。相对于新股,也有一些题材翻新、亮点频现的股票。谓之为次新股。  相似文献   

11.
五里 《新闻三昧》2004,(2):33-33
经常说标题可以作得“跳”一点(也有人称为“挑”),就是指“醒目”、“亮”一点的意思。这不叫耸人听闻,也不是故弄玄虚,更非违背事实、夸大事实,而是在事实的基础上,作得更富有“亮色”而已。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各新闻单位都在发挥各自优势,不断推出新的举措,争取读、争取观众,对稿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见报率和获奖率的难度也相对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立足现实,在新闻稿件的数量和质量上有所突破,努力写出更多的优秀新闻作品来.正在成为每一个新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和主攻方向。本拟结合采写工作实际,对新闻如何出“数”,出“金”、出“新”、出“彩”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新闻姓“新”,新闻不新无以成为新闻。新闻也只有善于创新,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赢得读者青睐。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然而新闻有两个重要属性,即客观与真实,只有充分尊重这两个属性,创新才有意义,新闻才能彰显出其内在的价值。因此,新闻创新不能脱离求真  相似文献   

14.
京剧姓“京”,新闻姓“新”。新鲜、新颖、新奇、求新、出新、创新,是新闻应有的品格,党报新闻更应如此。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是政治家从宏观的视野出发,对创新内涵的深刻揭示和阐述。如果我们从党报新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这个微观层面上看,那么,党报新闻的创新则是党报新闻改革的灵魂,是党报读者永久的需求,也是党报同人不懈的追求,更是党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地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服务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报道工作中,业余新闻爱好者占多数以上,他们在宣传工作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无论是从新闻视角、新闻敏感还是从认知能力、写作技法等方面来衡量,业余新闻爱好者与专业新闻工作者相比,在综合素质上始终存在着一定的理性差距。那么作为一名业余新闻爱好者,如何提高新闻采写的水平?以笔者之见,应重点强化三种意识:首先,强化创新意识。顾名思义,新闻是姓“新”的。“新这个字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时间的概念,它是新的、快的;一个是内容,它是新鲜的,是广大群众所关心的重要事实。”在这里所说的新是指写作理念要新。由此可见,做一名合…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新闻家族里的重要一员,人物新闻也姓“新”,要求内容新、角度新、形式新,表.42.新闻采编里都显出美来。现在,很多人物新闻不讲究形式美,突出的问题是结构模式化、叙事程式化,令人感到死板、单调、千篇一律。看结构,常见的是“三段式”:导语摆出结论,背景介绍人物,主体举例说明,说教味很浓,效果不好。看导语,最多的是“领导表彰式”和“群众赞誉式”。这两种模式其实大同小异。“表彰式”导语的标准格式是:某单位某人,多年来如何如何,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最近被授予什么称号,或晋升为什么职衔,或出席了什么会议,或受到了什么奖励,等等,以…  相似文献   

17.
王兵 《青年记者》2007,(13):46-46
新闻姓新,这无可质疑。新闻之新主要表现在内容的新鲜上,可现在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在见诸媒体的新闻作品中,哪怕是中央级大报,经常蹦出一些实在太熟悉的“面孔”来,实在令人大倒胃口,失去读下去的兴趣。陈言之害,有时会让一个很好的报道题材大大降低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8.
理论宣传通俗化,这是哈尔滨日报多年来一贯倡导的办报方针。随着报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党报的理论专刊也在不断改革与发展,我们哈尔滨日报一改传统的大话题、大版面、大块头的“三大”风格,从读者需求出发,努力使理论宣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变大理论为通俗适用等方面进行了新尝试。我们倡导理论宣传通俗化就是在求实创新上求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19.
刘保全 《新闻界》2000,(2):9-11
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说 :“新闻事业是常干常新的事业 ,是有着广阔的驰骋空间的事业 ,在坚持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的前提下 ,新闻工作者应当不断开拓新的报道手法 ,不断写作有新意的优秀作品。”这段精辟的论述 ,对于新闻写作出精品 ,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常言道 :“鱼吃跳 ,猪吃叫” ;“宁吃鲜桃一口 ,不吃烂杏一筐”。新闻本姓新 ,求新是新闻写作的规律决定的 ,求新是新闻的主要特征和写作新闻的第一要求 ,是新闻生命力所在 ,也是时代的需要和受众的呼唤。著名记者、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同志在《新闻要抓新和实》一文中说 :…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之所以要创新,是由新闻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新闻是求“新”的事业,“新”是新闻的旗帜。新闻只有新,才能反映出客观事实发展变化的最新动态,才具有吸引观众的无穷魅力,才能更好地起到宣传和传播的突出作用。电视新闻要出新,记就应当在时效、题材、角度、表现形式等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