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近年来的媒体改革大潮中,舆论监督报道秉承“弘扬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宗旨,时时刻刻聚焦社会热点,随时随地反映群众心声,其影响力、公信力和美誉度日渐增强。舆论监督正在成为新闻媒体主动干预社会生活、积极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但仔细梳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新闻舆论监督工作面临的困难也很大,  相似文献   

2.
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这不仅是党和政府对新闻媒体提出的要求,也是展示媒体价值与地位,衡量舆论导向水平的重要尺度。新闻媒体充当“弄潮儿”、“引航员”、“平衡木”、“东南风”的角色,通过热点问题的报道,使受众的观念、态度甚至行为方式向媒体期待的方向强化或转变,最终形成媒体当然也是党和政府所希望的舆论结果,如果讲究方法与技巧,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罗勤 《新闻知识》2001,(Z1):42-43
媒体纷纷聚焦大型会议我过去在电影,电视上看到的美国白宫记者争相提问的场景,这几年已频频出现在深圳记者和沿海较发达地区记者的身上。会议报道由过去大家避之惟恐不及,变成了“兵家必争之地”。现在,只要有全局性的会议召开,都会云集一大批新闻记者。比如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新闻媒体和记者人数年年增加,今年更是达到2600人,和代表、委员之比是1:2。特别是经济较为发达的沿地区的新闻媒体,更是派出大量记者赴京报道“两会”,仅广东省,每年都有三、四十家新闻媒体的记者集聚北京,以至于“两会新闻组每年都要对广东…  相似文献   

4.
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在近年来的媒体改革大潮中,舆论监督报道秉承“弘扬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宗旨,时时刻刻聚焦社会热点,随时随地反映群众心声,其影响力,公信力和美誉度,日渐增强。毫无疑问也毋庸置疑。舆论监督正在成为新闻媒体主动干预社会生活,积极推动社会进步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一面抢眼的旗帜。  相似文献   

5.
黄琼 《新闻记者》2001,(9):48-49
7月份是广告的淡季 ,但传统的淡季未必是无热点可寻。今年7月 ,一个引人注目的新闻是 :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花落谁家 ?北京能否一圆奥运梦 ?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7月13日的莫斯科之夜 ,全国的媒体在等待那瞬息的爆发同时打赢两场战争媒体的采编部门憋足劲等待着一场新闻战的打响。由于这一新闻的意义非同寻常 ,围绕着北京申奥成功与否 ,媒体将有完全不同的新闻处理方法。所以 ,当绝大多数媒体在为“7·13之夜”的新闻战精心构思之时 ,我们却从一天天逼近的申奥脚步声中看到了一个商机———能否在打好一场申奥新闻战的同时 ,再…  相似文献   

6.
对新闻媒体来说,2008年堪称突发事件报道年。谈突发事件报道,不能孤立地从媒体如何应对来谈,因为突发事件涉及政府、媒体与公众三方。虽然突发事件是媒体受专业本能指引而追逐的重点内容,更是出于媒体社会责任应该关注的热点,但处置突发事件的主体是政府,媒体只是共同应对的合力和途径之一,这就注定其新闻报道活动要受到政府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新闻热点,是发生在特定时期社会公众关注程度极高而新闻媒体又积极予以报道的焦点。在当今报业竟争十分激烈的清况下,捕捉热点、快速报道,已经成为新闻媒体塑造自身形象、提高办报质量和扩大报纸市场占有率的有力武器。这是报业竞争的必然趋势,也是按新闻规律办报的必然结果。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报业竞争中单纯追求“热点”,缺乏理性的热点报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六月上旬,成都某家报纸在头版报眉上用醒目标题刊登了“二次高考,首选四川”的新闻。其他一些媒体也纷纷在不同版位上刊登了类似消息。一时间,社会舆论大哗,省…  相似文献   

8.
“聚焦社会热点 ,评说大众话题”———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每天7:20播出的舆论监督节目《今日焦点》开始曲中的两句话 ,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节目的宗旨和定位 ,反映了节目的内容和特点 ,也包含着河北电台尤其是搞这个节目的编辑记者的追求和探索。在《今日焦点》伴随着河北电台整体节目改革的春风 ,走过800多个日日夜夜之后 ,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又时常浮现在脑海中 ,引发我们的思考。具有中国特色的舆论监督“特”在哪里 ?省级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如何定位 ?把握舆论监督力度、尺度、密度有没有可遵循的共性原则 ?正…  相似文献   

9.
媒体,尤其是党报,在农村的影响力既是媒体宣传艺术的重要体现,也是作为媒体人应有的追求。近年来,很多媒体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三农”,如何把“三农”新闻宣传推进到一个新水平、新境界,应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和各新闻媒体亟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课题。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新闻媒体自身发展,也是新闻媒体运用自己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10.
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只要有矛盾存在的地方,就蕴含着“热点”问题。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对“热点”问题,尤其是对负面“热点”问题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本文欲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关注负面“热点”问题,是我们党和时代赋予新闻媒体的重任,同时这也是衡量一个新闻媒体有无生命力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核心阅读:高考的时间已由炎热的7月调整至相对凉爽的6月初,但是媒体对高考的关注度并没有冷却下来,反而一浪高过一浪。通过媒体的议程设置,高考也成了人们在6月里最关注的大事之一。作者对今年一些媒体的高考报道作了客观的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比较多的媒体对高考报道有明显的过热现象,带来了一定的社会负面影响。但与此同时,不少媒体开始以冷静、理智的态度对待高考现象,一些报道受到了考生、家长及学校的欢迎。面对每年一次的高考报道,媒体应该如何把握?作者把今年的高考报道概括为三种“声音”,并试就这一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新闻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这就要求新闻媒体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服务和谐社会建设。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党交给新闻媒体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新闻媒体发展壮大的紧迫现实问题。新形势下的新闻宣传工作如何坚持正确导向,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引领社会舆论?如何落实“三贴近”,坚持“三深入”,进一步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如何把握好时机、节奏、力度,加强对社会热点的有效引导?等等,这些,都需要新闻媒体深入思考,勇于探索,不断改进创新。前不久,省委宣传部在杭州召开了全省新闻单位总编台长学习研讨会,就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问题展开研讨交流。从本期起,本刊开设“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专栏,为新闻界同行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欢迎新闻从业人员、专家、学者赐稿。  相似文献   

13.
实施舆论监督,揭露欺诈、强权、腐败、违法乱纪等丑恶现象,是薪闻媒体发挥舆论导向的基本功能之一,也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由于新闻媒体传递信息具有速度快、影响广、且不易失真的特点,因此它在发动舆论、实施舆论监督方面有其它任何渠道都无法比拟的神奇效果。在我国,社会性质决定了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所以,反映群众呼声,有效地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如何完成这一使命?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在实施舆论监督时必须学会抓准问题,这是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现如今已被摆在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生产精神产品的新闻媒体,它所肩负的“弘扬社会正气,引导社会热点”的职责显得更为重要。 近两年来,新闻媒体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主动适应市场、主动策划组织公益活动的路子,在这方面,与广播电视媒体和中央、省级媒体相比,地方报纸媒体因其活动组织成本较低、发动范围相对适宜等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在热点上做文章所谓热点问题,就是指一段时期,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对这类热点问题进行成功的报道,就能使我们的新闻媒体既起到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又真正起到“团结稳定鼓劲”的作用。如何才能对热点新闻进行成功的报道呢?第一,必须正确认识热点,准确把握热点,围绕“热点”做文章。若要认识和把握“热点”,做好“热点”问题文章,首先要以正确引导舆论为原则。“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我们社会主义新闻媒体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对“热点”问题的报道必须在这一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把正…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新闻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这就要求新闻媒体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党交给新闻媒体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新闻媒体发展壮大的紧迫现实问题。新形势下的新闻宣传工作如何坚持正确导向,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引领社会舆论?如何落实“三贴近”。坚持“三深入”,进一步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如何把握好时机、节奏、力度,加强对社会热点的有效引导?等等,这些,都需要新闻媒体深入思考,勇于探索,不断改进创新。 前不久,省委宣传部在杭州召开了全省新闻单位总编台长学习研讨会,就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问题展开研讨交流。从本期起,本刊开设“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专栏,为新闻界同行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欢迎新闻从业人员、专家、学者赐稿。  相似文献   

17.
欧洲的"媒体问责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体问责制”的英语原文是Media Accountability System(缩写MAS),这个词组也可译作“媒体责任机制”,它为新闻媒体如何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有实践意义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18.
叶海 《新闻实践》2011,(9):12-12
新闻为民,是媒体的天然职责。在突发灾难事故报道中,除了及时发布现场情况和救援进展之外,新闻媒体还须充当网络信息的整合平台,为网友扩散“寻亲”信息,并运用媒体力量来帮助网友“寻亲”。这既展现了媒体的温情,也是新闻媒体的应尽之责。  相似文献   

19.
媒体每年关注的高考终于落下帷幕。高考年年有,却年年被媒体聚焦。高考前,放榜前,不断出专题;高考两天。更是密切关注,报道内容从“警车开道”、“爱心送考”到高考宾馆、商家高考营养餐甚至高考保姆。连篇累牍。高考.从一场升学选拔考试,演绎成了考全民素质、考社会责任、考政府服务的“社会大考”。  相似文献   

20.
1月23日,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对参加江西省“两会”报道的新闻工作者说:“新闻媒体也是生产力,这个岗位非常光荣。”把新闻媒体提高到生产力的高度,这让新闻工作者们深受鼓舞,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新闻媒体也是生产力”,实际上是指新闻媒体能通过本身的独特功能和作用间接产生经济价值。换一种说法就是“新闻媒体也能促进生产力发展”。那么,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是如何产生生产力的?怎样正确看待媒体的问题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