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传播信息、繁荣经济为宗旨的信息专业报要不要办文艺副刊,如何办好文艺副刊?这是提高信息专业报质量的一个亟待引起重视的问题。文艺副刊是我国报纸的特色和传统之一,它“起于清末,最初称副张,或附张”,多刊登不属于新闻报道和政论范围而带有消闲性质的文艺作品,历来是深受读者所欢迎的。我国的综合性报纸长期以来也都很重视副刊的作用。然而,文艺副刊在我国的信息专业报上的  相似文献   

2.
一报纸文艺副刊同专业化文艺刊物既同步发展,但又有区别。以我的理解是:起码有三个因素在制约它。其一是新闻性的制约,它以快速、迅捷地贴近和反映现实,关注读者的审美心理、情趣、思考热点及文艺建设事业的热点,与专业化的文艺刊物相区别;其二是文艺规律的制约,即副刊的言论、作品、信息除了新闻性外,又必须是以艺术为内容的,手段是艺术化的,并且有艺术审美效用的;其三是接受读者群的制约,这种制约的美学要求或者正如通常所说的“雅俗共赏”。这三维因素,将文艺副刊的质量基本作了界定,  相似文献   

3.
在大环境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报纸如何尽可能办得活些?我认为办法之一,是把指导当前工作的新闻版与副刊版适当区别对待。新闻版应当求稳求深;而文艺、理论、社会生活、国际副刊等版面可以适当放开些,办得更活些。一、对副刊的领导要不同于对新闻报道的领导方式党报的副刊,当然与一般文艺刊物、学术刊物有所不同,它对社会的影响比较  相似文献   

4.
地市报纸文艺副刊与其他报纸文艺副刊的关系,应该是一种交叉关系。这种既相同又不同的特点,具体应该表现在:拉开层次、扩大容量、开掘深度三个方面。一、拉开层次。地方报纸的文艺副刊,首先要使当地读者感到亲切,爱读。这就不能办成纯粹的文艺副刊。在编辑实践中,我的发现:青年读者爱文学者居多,他们的注意力较多地集中在小说、散文、诗歌等方面;小学  相似文献   

5.
企业报副刊在读者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1990年3月份安钢报搞了一次民意测验,从中发现,读者看报的顺序一般是先一版后四版或者先四版后一版(一版是要闻版四版是副刊)。由此可见,企业报副刊的传播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办副刊的编辑、记者们,应该把副刊版面内容办得更接近现实,贴近生活,适应读者。不能说副刊追求趣味性、可读性、知识性不好,也不能认为副刊求博、求奇、求杂欠妥;而应当让所致力的这一切,首先建立在思想性之上。安钢报的副刊主要有文艺版,文化生活版,科普天地版,双文明好人好事版,广采博闻版;有时  相似文献   

6.
副刊是我国报纸的传统特色,它使报纸不再是简单意义的新闻纸,而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更加多样的形式,强化了报纸传播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近年来,有的副刊仿效文学杂志,办成了纯文艺的版面,使文艺副刊游离于其它各版之外,与“新闻纸”的性质和服务功能格格不人。有的副刊登载的文艺作品既不是新闻,又不像文艺作品,降低了文艺的美学价值和作用,还有的忽视了文艺副刊在“新闻纸”上的地位和作用,干脆不办文艺副刊,刊登一些凶杀,色情方面的长篇文章,以招引读者。这些必须认真加以解决。本文试图就如何办好报纸副  相似文献   

7.
副刊作为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将报纸的副刊办得更活更好,将精美的精神食粮提供给读者,使读者能在茶余饭后得到一种审美的愉快,是对副刊编辑工作的巨大挑战。报纸要办好、办活、办出特色、要吸引更大范围的读者,副刊的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8.
董岩 《传媒》2003,(4):27-29
五、报纸副刊的双重性——文化性和信息性 主持人:您在谈办副刊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中曾提及副刊的基本性质是文化,我知道您一向强调报纸的信息本质,这样说来副刊是寄生在新闻大树上的花朵。  相似文献   

9.
文艺副刊是众多读者阅读报纸的固定兴趣点之一,这种兴趣缘于人们对求知、娱乐、欣赏、幻想的需要。因而,综合类的报纸大多设有自己的文艺副刊,已成为报业的传统。如何办好文艺副刊,其中牵涉的因素很多,作为一名文艺副刊的编辑,我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到:稿件的新闻性、文章的  相似文献   

10.
留稿与抓住特殊作者,说的是两个问题,因而需要分开来说。留稿所谓"留稿",是指有的来稿质量"可以"甚至很不错,但由于时机不对,暂时不宜发表,需要一段时间,以选择时机发表出去,取得良好的见报效果。办文艺副刊之所以要留稿,这是由报纸文艺副刊的新闻性所决定的。我历来认为,报纸的文艺副刊与文艺刊物是不同的。其最大的不同,便是报纸的文艺副刊带有一定的新闻性,文艺副刊版上的文章与其他版面上的文章有某种一致性。而纯粹的文艺刊物则可以不考虑新闻性的问题。办文艺副刊,要讲"动静结合"。本来属于文艺作品或知识类的文章,一旦…  相似文献   

11.
文艺副刊,是一张报纸不可或缺的内容。有人说,一张报纸能否抓住读者,就看它的副刊办得活不活、好看不好看。这话不尽全对,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却反映了报纸副刊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下部队期间曾翻看过一些基层官兵的报纸剪贴本,发现文艺副刊的稿件在官兵剪贴本上所占的比例相当大,有的甚至全部是文艺副刊的散文、杂文和报告文学。  相似文献   

12.
读者为什么要读副刊,喜欢读什么样的副刊?编者为什么而编副刊?应该办出什么样的副刊?编辑与读者需要形成一些什么共识?我试图从副刊读者心理的角度做一些探讨,并从编辑的角度寻求某些相应的对策。副刊读者心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求知心理读者有求知欲,否则就不会读报。作为报纸副刊的读者,他们总  相似文献   

13.
在大环境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报纸如何尽可能办得活些?我认为办法之一,是把指导当前工作的新闻版与副刊版适当区别对待。新闻版应当求稳求深;而文艺、理论、社会生活、国际副刊等版面可以适当放开些,办得更活些。一、对副刊的领导要不同于对新闻报道的领导方式党报的副刊,当然与一般文艺刊物、学术刊物有所不同,它对社会的影响比较大,比较直接,应当更注意体现党的宣传工作总方针、总意图。但是,它毕竟不是新闻报道。编委会对副刊的领导也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党报文艺副刊是党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体现党报质量与声誉的重要方面。而党报副刊编辑的素质水平对版面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确立责任意识,提高自身素质,是对党报文艺副刊编辑的基本要求。我所负责编辑的《天津日报·文艺周刊》,是一块出刊2000多期的知名版面,著名作家  相似文献   

15.
副刊不副     
“副“区别于正或主,居第二位.文艺副刊的“副“字,是相对于正刊--新闻版而言的,因为报纸是新闻纸.但从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读者需求看,副刊也有不“副“的一面.一般读者,看罢新闻,再翻翻副刊,精神上特别放松,优美的文字浸润着心灵,这是读新闻所达不到的享受.当然,文学爱好者,就对副刊更感兴趣.……  相似文献   

16.
企业报不能没有文艺副刊。副刊除了办出企业报的特色以外,还必须具有综合报的特点,以适应多层次读者的需要。这和企业搞改革一样,企业报的文艺副刊也应该是一块开放型的园地。报纸的副刊(尤其综合性的文艺副刊)要杂,形象地说应该是一个小吃店。各人进店都能找到各自喜爱吃的东西。也就是说,在有限的版面上,当具备五性,即新闻性、文艺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地方性。依据这个观点,韩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定义”告诉我们,副刊是报纸上用文学体裁反映社会、文艺色彩较浓、给读者提供关的享受的固定版面。而当下,如果囿于传统的理念和模式办副刊,必定失去昔日光彩和众多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副刊要焕发生机,重塑辉煌,就必须求新求变,紧紧抓住“文化”这根主线,彰显文化魅力,助推产业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各样的网络终端提供给人们随时互联、获取信息的便利。传统副刊该怎样在新媒体时代,既保持自己的人文特性,同时又提供吸引网络读者的新闻元素,努力保有忠实读者,同时扩大网络受众面,这是摆在很多副刊人面前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延安报自1979年复刊以来,不断改进副刊。除每周一期文艺副刊《杨家岭》外,又增加了综合性副刊《周末》和《文艺生活》。现在每周三期都有副刊,并且内容丰富,品种多样,颇受各方面的读者欢迎。该报的副刊,在政治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上,花了不少功夫。为了配合党的宣传中心,每年都搞一两次征文活动。象《八十年代》《纪念党的六十周年》《我爱陕北》等征文,得到了省内外专业作家和业余作者的支持。仅《我爱陕北》征文,就收到各方面来稿1,500多件。  相似文献   

19.
报纸是传播信息的一种载体。报纸文艺副刊是报纸的一部分,自然也承担着传播信息的任务。有一种误解,认为报纸其它版面必须具备新闻时效,副刊却不必那样要求。恰恰相反,报纸副刊的新闻性并非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的特性。报纸又名新闻纸(News Paper),构成报纸的消息、评论、广告,包括副刊作品在内,都应该具备新闻性,不具备新闻性的稿件是不应该在报纸上出现的。 有人认为,报纸副刊应突出文艺性,强调新闻性会影响副刊的文艺价值。诚然,文艺性是副刊的特点,是区别于其它版面的基本特征。但如单纯强调副刊的文艺性,而不首先考虑它的新闻性,把副刊的文体等同于其它文艺期刊则是一个大大的误区。须知,副刊的优势在于报纸的优势,报纸的优势在于它能敏感地及时地传播新信息、新观念而被读者所看重,所以副刊作为报纸整体的一部分,也必须具备这一特性,而只有具备这一特性,才能充分发挥报纸副刊自身的优势和魅力。如抛开报纸副刊的新闻性,一味追求文艺性,势必使副刊走向狭窄而绝不会是多采。况且,由于副刊版面的局限,它既不能与其它文艺期刊在文学性上争短长,更由于抛开了新闻的时效性而必然使它失去诱人的光彩。 从副刊的发展历史来看,也证实了副刊的文艺性  相似文献   

20.
报纸拥有最广泛的读者,读者层次参差不齐,所以它既要有适合大众化的内容,也不能缺少高品位的东西.一般来说,报纸的读者面广,总体上文化水平不很高,很多的文艺副刊的编者力求更多的读者成为副刊的读者,所以就不能不考虑努力适应报纸读者的一般文化水平,尽可能大众化.但文艺副刊的大众化,并不等于通俗化,因为读者群的年龄、职业、文化层次都相差得很悬殊,要求所刊文章、作品都做到雅俗共赏,实际上是办不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