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这对大众传播方式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尽管网络传播的控制结构在本质上没有发生改变,但是,在网络信息的巨大冲击下,亟需对传统理论进行不断更新,积极改革和调整当前的传播理论。分析了网络传播给大众传播带来的影响,并根据传播现状,提出了应对网络传播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关于网络传播的一些理论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网络传播并不是人们所说的“第四媒介” ,而是人类传播和精神交往的第二世界。网络传播使人类传播活动出现了新的飞跃 ,赋予人类传播规律许多新的特点 ,并使传播规律本身有了新的延伸和发展。网络传播带来的理论挑战 ,主要还不在于大众传播理论的调整和更新 ,而在于传播理论总体性的开拓、提升和创新 ,并把广义传播学切实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络对大众传播的影响(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接上期)二、网络传播挑战大众传播理论由于网络传播改变了大众传媒的传播方式,不仅传统的新闻学及其实践受到网络传播的挑战,建立在新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基础上的大众传播理论也受到了挑战。大众传播学向来以研究人的传播现象为己任,那么,当网络传播导致大众媒体的...  相似文献   

4.
谈大众传播理论的发展——新媒介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带动了媒介形态与社会文化的剧烈变化,人们的交往方式与社会的传播模式也随着改变,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的话语环境,尤其是数字与网络技术的逐步成熟,宣告了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受众中心视角的确立与参与式文化的形成,更是迫切地要求大众传播理论研究的范式革命,新媒介素养正是顺应时代潮流而成为当代大众传播理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网络作为大众传播方式之一,面对"恶搞"作品的"零准入"接纳与广泛传播的态势,凸显了其娱乐化的传播功能和舆论导向。本文通过透视"网络恶搞"现象具体分析网络传播中舆论导向的娱乐化。  相似文献   

6.
黄秋尘 《今传媒》2011,(5):51-52
本文对网络论坛的枪手现象进行了研究,通过结合大众传播理论和网络传播理论,从历史的维度分析了网络枪手的起源,指出网民重要性的提升、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和传统传播方式的失效是导致网络枪手产生的三大原因,以实际案例详细分析了网络枪手的传播对象、传播方式等,认为网络为网络枪手提供了极佳的传播环境,网络枪手可能操控网络的议程设置。  相似文献   

7.
范曦 《新闻世界》2009,(8):160-161
议程设置在传统新闻媒介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而在网络传播中,尤其是自由度相对较高的网络论坛中,议程设置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功能是如何作用的,具有哪些新的形式和特点,面对这些变化,新闻媒体应该如何应对,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手机媒体的传播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手机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手机传播的实践活动使一些经典传播学理论失效,并对手机传播中的用户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网络传播:研究方法的困惑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燕  王敬红 《现代传播》2003,(1):109-111
网络传播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 ,对传播学研究方法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文章从四个方面对网络传播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希望研究一些能解决网络传播问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超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借助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互通、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1]人际传播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大众传播媒体中,如网络互动、电视访谈、广播热线.而网络又是一种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渗透力最强、互动性最强、人际性最强.网络传播是超人际传播的一种.超人际传播结合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优势,本文给超人际传播下的定义是:网络媒体或大众传播中存在的人际传播交流方式.超人际传播更优于人际传播,在大众传播媒体中,超人际传播具有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优势,产生了强大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大众传播消费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个问题,当前亟须弄清楚3个问题,即:大众传播消费的范围是什么?谁是大众传播消费者?开展大众传播消费研究应明确哪些主要理论问题?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大众传播消费方面的许多理论问题也就明确了。一、大众传播消费的范围目前,人们对大众传播一般定义为:传播者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向大范围的受众传递大批量信息的过程。大众传播的定义具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说明大众传播包含四项内容,即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工具、受众;第二层含义说明大众传播是一个动态过…  相似文献   

12.
林玮 《新闻知识》2001,(12):11-13
所谓传播,在传播学研究中一般被分为自身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四类。实际上,从"假于物"与不"假于物"这一角度,还可以把它们简化为两种,即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其中,"假于物"与不"假于物"是一大关键。换言之,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最为根本的不同就在于多出了一个东西,这就是:媒介机器。借此,大众传播媒介完成了从"面对面"到"面对机器"的根本转换。对此,从关于大众传媒的形形色色的定义中,就不难看出。美国传播学者沃纳丁等人指出,在传播学者的研究中,不论对"大众传播媒介"如何定义,其中都包括了三个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3.
刘涛  钱钰 《传媒》2015,(18):75-77
文化遗产传承是大众传播重要的社会功能.中国有将影视传播与"活化"文化遗产相结合的历史传统.当下, "活化"文化遗产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不但彰显了影视传播对"活化"文化遗产的积极意义,也为丰富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理论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4.
网络传播中意见领袖的角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是自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主流媒介之后发展起来的"第四媒介"。然而,它不仅具备传播范围广的大众传播功能,还包括了更具亲和力的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是传播史上飞跃性的突破。本文将拉扎斯菲尔德提出"意见领袖"的理论应用到网络环境中,探究"网络意见领袖"的现象,重点分析网络论坛(虚拟社区)传播中意见领袖的角色特征,并与传统意见领袖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5.
我国当前网络舆情研究存在几个明显误区:基础概念混乱缺乏共识,无法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网络舆情研究领域存在着网络传播与大众传播两种理论范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和误用;研究倾向上过分注重应用且研究模式单一。  相似文献   

16.
林静 《视听纵横》2002,(3):65-66
在大众传播理论中,拉斯韦儿提出了“五W线形传播模式”,构成了传播研究的五个方面,即传播研究、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传研究和传播效果研究。这种模式一直指导着新闻传播的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一模式开始受到挑战。尤其是第四媒体——“网络”的兴起,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网络会展与传统会展各自特点的比较分析,从传播学"大众传播社会效果"理论角度分析网络会展的环境、社会受众心理、舆论、受众思想与行为及大众传播效果影响。探究网络会展传播的新理念,挖掘我国会展发展的新潜力。  相似文献   

18.
温玲 《新闻爱好者》2011,(18):44-45
通过对网络会展与传统会展各自特点的比较分析,从传播学"大众传播社会效果"理论角度分析网络会展的环境、社会受众心理、舆论、受众思想与行为及大众传播效果影响。探究网络会展传播的新理念,挖掘我国会展发展的新潜力。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年多来,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发展平稳,较明显的热门活题有以下四个:媒介经济、网络传播、广电改革、新闻法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大众传播业的全面铺开,以及网络传播对传统大众传播业的冲击,研究的重心明显地朝向“媒介经济”这个话题,涉及的具体问题颇多;其次,由于网络传播  相似文献   

20.
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理论区隔加剧了传播研究领域的碎片化,传播学科亟需寻找整合性理论,从而能够解释当今数字媒介环境中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彼此勾连互嵌的现实。论文作者认为,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罗伯特·E.帕克从现代社会传播结构的纹理中寻找良好社会秩序的路径值得关注,尤其是他被后人忽视的符号互动论最具潜力,为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整合提供了富有价值的理论阐释和经验研究。基于空间临近与非空间临近、初级关系与次级关系的区分,帕克的符号互动论隐含四种传播类型:个人化人际传播、非个人化人际传播、个人化大众传播、非个人化大众传播,四种传播类型编织出不同性质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