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鹬蚌相争     
一只河蚌(bàn$)张蚌壳,躺在河滩晒太阳,这时飞来一鹬(yù)鸟,伸嘴速去啄蚌肉。河蚌急忙合起壳,鹬嘴紧紧被夹住,使劲挣扎跳乱脚,河蚌还是不放松。此时渔民来这里,一起捉住蚌和鹬。鹬蚌相争:比喻双方争执不下,第三方从中得利。鹬蚌相争$江苏省无锡市厚桥镇嵩山小学@赵耀昌~~  相似文献   

2.
自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流传以后,鹬和蚌的子孙们决定,从此友好相处,不再争斗。而小鹬兵兵和小蚌钢钢更是一对情同手足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3.
出自《战国策·燕策二》 :“赵且伐燕 ,苏代为燕谓 (赵 )惠 (文 )王曰 :‘今者臣来过易水 ,蚌方出曝 ,而鹬啄其肉 ,蚌合而钳其喙。鹬曰 :“今日不雨 ,明日不雨 ,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 :“今日不出 ,明日不出 ,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 ,渔者得而并禽之’”。鹬 :一种长嘴的水鸟。渔 :捕鱼。鹬和蚌互相争持 ,让捕鱼的人从中得到好处。用来比喻双方僵持不下 ,结果两败俱伤 ,第三者从中得到利益。也作“鹬蚌相争 ,渔人获利。”、“鹬蚌相争 ,坐收渔翁之利”。也单作“鹬蚌相持”、“鹬蚌相争”、“鹬蚌相斗”、“渔人得利”等。鹬蚌相持,渔…  相似文献   

4.
一天,一只蚌正张开壳晒太阳,一只鹬看见了忙去啄蚌肉,蚌急忙合上壳,夹住了鹬的嘴。它们谁也不愿退让, 相持着陷入了僵局。两个渔夫走来,同时捉住了它们, 两人为了这便吵开了。一个涨红了脸说:“这是我先捉住的,你放开!”“什么你的?”另一个渔夫瞪着眼说,“这分明  相似文献   

5.
无法预约的精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课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苏教版)第七册《鹬蚌相争》一文。《鹬蚌相争》的故事学起来可真带劲,孩子们诵读着,表演着,乐不可支。奇怪的是,每逢这种时候就分外活跃的小常今儿个怎么似乎游离在外?我正待悄悄过去看个究竟,他已经高高地举起了小手。“老师,我觉得课文有问题!”语气是那样地兴奋,“你看,书上写鹬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你想呀,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是呀是呀,这样想来下面也有问题。下面课文又写蚌得意洋洋地…  相似文献   

6.
一只河蚌张开壳儿在河滩上晒太阳。有只鹬看见了,猛地把嘴伸到壳儿里去啄肉。蚌急忙把壳儿合上,牢牢夹住了鹬的嘴。鹬用尽力气拔不出嘴来,便对蚌说:“你不松开壳儿,没有了水,你会干死在河滩上的!”蚌听了,也对鹬说:“我就夹你的嘴。你吃不到东西,也会饿死在河滩上!”就这样,鹬和蚌相持着,谁也不让谁。正当双方仅剩一点力气时,一个渔夫看见了,不禁喜笑颜开。他想把鹬和蚌一齐捉住,可渔夫的走路声引起了鹬的注意。鹬向后一看,见到渔夫正一步一步地向它们走来。它感到不对劲,转身想逃,可是它的嘴还在蚌的壳儿里呢!它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下子飞了…  相似文献   

7.
鹬蚌相和     
鹬和蚌被渔夫捉到以后,他们在渔夫的家里很后悔。鹬说:“蚌兄弟,都是我不好,不该去啄你的肉,弄得咱们俩到了这种地步,真是害人又害已,太对不起你了。”蚌说:“也不能全怪你,我也不应该用外壳夹你。”鹬说:“临死之前咱们交个朋友吧。”蚌说:“交个朋友是好,不过你说临死之前,我不同意。”  相似文献   

8.
鹬蚌相争     
<正>[开开心心——阅读]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一丝不苟——答题]1.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蚌方4出曝()A.方向、方位B.方法、办法C.副词,正在D.两船并行(2)今日不雨4()  相似文献   

9.
我一直以为“雨”只读“徊”。《鹬蚌相争》一文中,鹬威胁蚌说:“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必有死蚌。”学生把“雨”读成第三声,我没有任何怀疑。  相似文献   

10.
渔民意外地抓住鹬和蚌以后,把它们带回家往水缸边一丢,说:“今天运气真好,捉住了一对大傻瓜。晚上我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等渔民走后,鹬埋怨说:“都怪你,夹住我的嘴不放。”蚌也不甘示弱地说:“要不是你来啄我的肉,我能飞到天上去夹你吗?”就这样,他俩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  相似文献   

11.
一、旧话新提:如此解读浮在哪个层面上 旧题一——教材质疑:寓言《鹬蚌相争》,课文中写到蚌得意洋洋地对鹬说:“我就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有人认为“蚌正夹着鹬的嘴呢,怎么说话呀,一开口不就让鹬拔出嘴了吗?”内容岂不是出现了“不合生活常理”的错误?显然,解读忽视了文体特点,混淆了寓言与客观现实的区别,脱离了寓言文体本身。  相似文献   

12.
老蚌和水鸟     
《中文自修》2016,(4):17
老蚌爬到沙滩上,张开了壳晒太阳。水鸟飞过来,啄它的肉。老蚌合拢了壳,钳住水鸟的嘴巴。老蚌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看你怎样跑得掉!"水鸟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看你怎样能够过活!"老渔翁看见了,把它们一起捉住。  相似文献   

13.
<正>《鹬蚌相争》是一则寓言故事。在一次"同课异构"的研究活动中,笔者与另一位老师在指导学生把握了故事内容、懂得了寓意后均进行了拓展延伸。其教学过程摘要如下:案例1(另一位老师执教)师:小朋友,《鹬蚌相争》这个寓言故事讲的道理懂了吗?生(齐):懂了!师:这个故事古时候也有,请看——屏幕出示: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  相似文献   

14.
鹬和蚌在河滩上互不相让,都想把对方置于死地。渔夫看见了,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它俩一齐捉住了。渔夫边走边得意洋洋地哼着小调。鹬和蚌想到自己就要变成渔夫的美餐了,心里十分懊悔。鹬后悔自己因为侵犯蚌,弄得现在性命难保。蚌埋怨自己太固执,死夹住鹬的嘴不放,才弄得如今两败俱伤。鹬勉强撑开嘴,悄悄地对蚌说:“老弟,你还是先松开壳儿吧,要不然,咱俩都得死。”蚌想了想说:“好吧!我滚到地上,夹住渔夫的脚,你就趁机飞走吧!”“那你怎么办?”“别管我!你先走吧!”说完,蚌就松开壳儿,往地上一滚,猛地夹住了  相似文献   

15.
<正>"蚌的肉被鸟的嘴夹住了,蚌又用壳反夹住了鸟的嘴,那么,它们是怎么开口说话的?"近日,五年级小朋友黄圣凯发出的"灵魂考问",不只把家长难住了,还难住了看着寓言故事长大的你和我。《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出自《战国策》,课本里的白话文翻译是忠实于原文的。对此,网友给出了不同的态度,有人认为"孩子有质疑精神是好事",有人却说:"这不就是‘杠精’吗?神话故事就是神话故事,照这么说,动物还不会说话呢。"  相似文献   

16.
在遥远的冥王星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溪流深处,住着一只河蚌。那儿山川秀丽,景色怡人,因此,一大清早,在瓦蓝瓦蓝的碧空中,总会出现一排排鸟。这鸟就是鹬。鹬一身洁白莹亮,偶尔停留在那条蜿蜒动人的溪流中,伸出长嘴巴啄鱼吃。啄鱼时,它的羽毛不时沾点水,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闪一闪,楚楚动人。然而鹬与蚌却是一对不折不扣的冤家。公元2200年的一天,阳光明媚,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蚌见天气这般好,便喃喃自语道:“今天我可以去晒晒太阳养养神了!但愿该死的鹬不在,要在,我一定让他好看!”想着想着,在不知不觉中,蚌已经来到了河岸…  相似文献   

17.
<正> 2002年1月,清华大学电机系4年级学生刘海洋,为了验证“笨狗熊”的说法能否成立,他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硫酸的饮料,倒在了北京动物园饲养的狗熊身上和嘴里,造成3只黑熊、1只马来熊和1只棕熊受到不同程度的严重伤害。这名大  相似文献   

18.
蚌壳打击乐     
一、材料和工具:珍珠蚌壳、蛤蜊壳、海螺壳、彩色即时贴、毛线、鞋盒、针、玻璃绳、皮筋、颜料、铅丝、竹柄、百得胶、透明胶、剪刀、铁钉等。二、制作方法(一)圆舞板1.取两个蛤蜊壳,在壳的底部用铁钉各钻一小洞。2.用皮筋穿过两个小洞,系住两个蛤蜊壳。(二)蚌壳沙球1.取两个形状、大小相近的珍珠蚌壳,将蚌壳相对而放。2.将绿豆、红豆等装入蚌壳。3.用透明胶将两个蚌壳固定。4.根据自己的喜好用即时贴装饰。(三)蚌片串铃(蚌圈串铃)1.将珍珠蚌壳分割成各种形状,并在中间钻洞。2.用颜料给蚌壳染色。3.用玻璃绳将蚌壳穿成三串。4.将穿好的蚌片…  相似文献   

19.
先看一个案例:一位教师教学寓言《鹬蚌相争》,学生针对课文提出了“鹬的嘴被蚌夹住了怎么还能讲话”的问题,老师马上捕捉住这一生成点,组织学生讨论:“课文应该怎样修改才合理呢?”学生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应该把“说”改成“想”。  相似文献   

20.
北京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刘海洋为了验证“笨狗熊”的说法是否能成立,竟然于2002年1月29日和2月23日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和硫酸的饮料,倒在北京动物园内狗熊的身上和嘴里,造成3只黑熊、一只马熊和一只棕熊受到不同程度的严重伤害。这种不道德的、违法的“惊人之举”,竟然出于全国名牌大学一位学子之手,确实令国人震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