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路灯旁有一棵幸运的木芙蓉,路灯每天夜里照耀着它、温暖着它。秋天到了,灯光补偿了日照时间的缩短,抑制了木芙蓉体内一种叫“脱落酸”的产生,树叶便迟迟不落,自然,它也不知秋的凄凉和冬的冷酷。而每当这时,远处的几棵光秃秃的木芙蓉都会向“四季绿叶”的它投来羡慕的眼光。然而,当一次寒流骤然南下时,  相似文献   

2.
朱烁 《小读者》2011,(10):50-50
绿叶的主要用途是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以及蒸腾水分。蒸腾水分可以使树木在炽热的阳光下不至于被灼伤。一到秋冬季节,雨水稀少,空气干燥,土壤中的含水量也随之减少,满足不了树木生长的需要。此时,树叶中就会产生一种激素——脱落酸。当叶片中的脱落酸输送到叶柄的基部时,  相似文献   

3.
木芙蓉之死     
学校的大门旁,有棵四季都绿叶挂枝的木芙蓉,后来才知道其中奥妙:它身边有一盏路灯,每夜都照耀着它,温暖着它。我为它感到庆幸。灯旁的树木,由于灯光的照射,延续了日照时间,抑制了体内一种叫“脱落酸”的产生,树叶便迟迟不落。然而,去年那一次史无前例的寒流南下时,  相似文献   

4.
主题来源小朋友到户外树下活动时,一阵风吹过,高高的黄兰树落下了一串长长的果实。孩子们兴奋地说:“果子掉下来啦!”教师顺着孩子们的话题:“果子为什么会掉下来?”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因为秋天到了,果子成熟了。”“秋天里还有什么秘密呢?”教师启发说。就这样,由果实引发的一系列探索活动开始了。主题开展所经历的路程主题活动节选一、秋天的大树(一)活动目标1.学习观察树木的方法,比较树木的多样性特征。2.能说出树的基本外形并比较出秋天树木的主要特征。3.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体会。(二)活动准备选定园区内的树木、图书。(三)活动过…  相似文献   

5.
植物过冬     
干枯的小草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路边的大树也失去了夏日的葱茏。回想起刚刚过去的春、夏、秋带给我们的快乐时光,便觉得冬天有些残酷。植物真的很坚强。它们不会像人类那样,在寒冬来临时增添棉衣,也不会像有些动物在大雪封山前将肥胖的身躯隐匿在洞穴中,它们只能站在冬天刺骨的寒风里经受严峻的考验。植物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矿物质和氮素,由茎运输到叶片。植物叶片中含有“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主要用于植物自身生长,同时将营养物质储存于果实中。当果实成熟…  相似文献   

6.
北京的夏     
北京的夏来得快,突然,没有一点准备这早夏来得早,走得可不迟。从五月一直延续到九月中下旬,占了北京的大半年季节。晚春短秋,成为北京夏天的头饰和豹尾,斑斓而迟迟不肯离去的夏日让人难忘。在北京的夏天你会期待什么?一场轰轰烈烈的暴雨,还是穿胡同而过的凉风?北京的夏天是一个让人期待的季节。也可能你不知道期待什么,但那是一个让你期待的季节。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心都是一颗小小的太阳。夜归的人总是太劳累,他们在烈日下奔波,在风雨里往来。每到夜里,他们的心沾满了风尘,满载着疲倦与不甘缓慢而又沉重的落下。充满活力的人总是太活跃,他们的心早早地挂起,开得老高,充满活跃与欢欣,迟迟不肯落下。在他们心里,  相似文献   

8.
学校校园内种有大量的红花酢浆草,每到晚上,红花酢浆草的掌状复叶会合拢,而天亮了叶片又重新张开,是什么因素、什么机制导致了叶片的按时开闭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决定展开研究。在实验室研究时,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放在学校实验室的小隔间(很暗)内的一盆红花酢浆草,在几乎没有阳光照射的上午,叶片依然是张开的。植物叶片在晚上闭合应该是受光照影响的缘故,而实验室的暗室就像黑夜,为什么叶片也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对现有五大类植物激素,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工作表明,mRNA的合成反应,因生长素的作用而加快;植物组织经赤霉素处理后,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量都增加,细胞激动素也能调节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脱落酸之所以能使种子保持休眠,就是因为它能抑制某一特殊的mRNA的合成;乙烯对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蛋白质合成是起着调节作用的。三十烷醇对植物的生理活性,是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S·K·Ries教授在1977年首先发  相似文献   

10.
萤光植物     
将萤火虫的发光基因移植到花、草、树木上,这些花草树木白天与普通的花草树木相同,到了夜晚就会发光。在公路旁、街道边种上这种萤光植物,一到夜晚,它们就会发光,能代替路灯节约大量的电能。如果在足球场上种上萤光草,那大家夜里也照样可以踢足球了。指导老师郑良华梦想精灵:呵呵,不用说,想出这个点子的家伙一定是个足球迷!萤光植物$浙江省宁波万里国际学校603班@王青珊  相似文献   

11.
悲伤的夜     
无情的夜笼罩着我的心,昏黄的路灯下,飘着无情的雪,雪是暖的,我心里的泪水才是冰冷的。继续在路边走着,寒风从耳边吹过,不知何时路灯也回家了,只留下了无情的雪和伤心的我。我的外语成绩“突破”了有史以来的最低分。捧着那仅有几个红钩的试卷,看着那可怜的分数,连眼泪都不肯理睬我。我不敢想,如果疼我、爱我的父母看到这样的  相似文献   

12.
夜晚,当我们走在河岸边时,会看到岸边的路灯在荡漾的水面下形成的倒影,以及远处万家灯火的景象也在水中摇曳着,这是很美妙的画面.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一般来说,水中的倒影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和实物一般无二的像,而总是会出现一长串的重影,一盏路灯发出的光往往在水中的像是一  相似文献   

13.
新奇的东西往往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上也不例外,如果老师能时常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演示一些新奇有趣的实验,一定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一根管子,一个落体,当落体下落时,通常,没什么新奇。可是,当落体从这根神奇的管子里面下落时,奇迹便出现了。虽然落体质量没有改变,但是,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落体还是迟迟不肯从这根管子里落下,它抗拒着地心引力对它的作用。我们还可以从管子的透明窗口处,看到落体的下落情况(图1)。为什么会发生  相似文献   

14.
光形态建成是描述有机体对于光信号反应的一个集合术语,这些光信号在宏观水平和细胞水平以及分子水平上调节着植物结构和形态的改变。一般地说,植物的光形态建成(Photo-morphogenesis)是一些受光诱导和调节的生长、发育和分化的过程。如:暗处生长的幼苗叶片小而坚实,而光照下生长的幼苗叶片则大得多,而且为了光合作用而有宽阔的表面以捕获最佳的光量;在某些菌类中,暗处生长的细胞几乎是无色的,而亮处生长的细胞有鲜明的颜色。就叶子的情况来说,细胞的增大和不断分裂改变了叶子的形态;而在菌类里,色素分子的合成大大地加速;这两者都是光形态建成的过程,本文拟就植物光形态建成的特征、类型及生理作用等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暑热虽迟迟不肯消退,但秋天也不可阻挡地来了。这个新的季节,整个世界都是忙碌的。风凉了、树黄了、花谢了、庄稼熟了。辛苦了春夏两季的农民收获着汗水凝结的果实,机器的轰鸣不绝于耳,金灿灿的谷穗转眼变成颗粒饱满的粮食,连我们这些局外人想想都会露出欣慰的笑容。经过一个冬季的休养生息,到了来年春天,这些丰满的种子又会繁衍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带着希望的绿色,经过汗水的灌溉又将是金色的收获。大地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循环往复,人也不例外。带着梦想和希冀的年轻的生命与秋同步,来到了青青校园,欣喜地迎接新的生活。在这里他们会想到…  相似文献   

16.
树能长多高     
树木是地球上最高的生物体。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树是一棵生长在美国加州的北美红杉,高达112.7米,相当于一幢30层楼大厦的高度。那么,树最终能长多高?是否有其限度?又是什么因素阻止了树木长得更高呢?研究发现,自然界对于树木高度的机械性压力(如风的压力)并不是限制树木长高的原因。因此,在对树木的可能生长高度的研究中,科学家将注意力转向树木向其顶端输送水分的能力。研究发现,这些树木顶端的叶片存在着严重缺水症状,犹如长在沙漠的植物一般。因此,树木生长的高度会有一个极限是因为其顶端的水分供应不足。树木的水分是由根部向上,经过“木…  相似文献   

17.
在生物学界,人们曾反复考虑这样一个问题:绿色植物的一生,春发芽,夏长叶,秋结果,看起来逍遥自在,与世无争,实际上却时刻面临害虫攻击的危险。但它们何以仍能生息繁衍?生物学家作过调查研究:一只雌性害虫,每胎可产卵几百粒,甚至上千粒,一生能生育十几代,甚至几十代,呈几何级数增值,即使树木花草叶片再多,一年之内也可几度被害虫吃光,何以植物仍能代代相传,繁衍至今?  相似文献   

18.
路灯     
我的名字叫路灯。一出生,我就被固定在路边。路旁的每一棵树都是我的好朋友。我不怕烈日暴晒,不怕风吹雨打。我有一只长长的坚固的脚,所以也不怕被水淹。我35为我的脚骄傲。我最喜欢学生们靠着我的腿看书,也喜欢小猫在我的脚边玩,但我最讨厌人们把垃圾堆在我的脚下。每天晚上,我都会自觉地发出光来。虽然我只是小小的路灯,但只要有我,黑暗中就会有光明。我愿意为人们贡献我的一生。路灯$广东佛冈振兴小学三年(3)班@谢思华  相似文献   

19.
当我们从路灯(lùdēnɡ)下走过的时候,常(chánɡ)常会发现地上的影子(yǐnɡzi)有长短变化,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路灯与人的角度(jiǎodù)在变化。当人离路灯近时,影子变短;相反,人影就会变长。 提示:观察(chá)阳光下早、中、晚人影的变化,也能(nénɡ)找到问题的答案哦  相似文献   

20.
在澳大利亚西部山区,生长着一种三叉(chā)木。它的一些叶子长得像果实,而另一些果实又像叶子,鸟儿们往往分不清(qīng)它们。科学家对三叉木非常感兴趣(xìngqù),因为这种植物的伪装(wěizhuāng)技巧很少见。他们认为三叉木是怕动物吃掉它宝贵的种子,才把部分叶片伪装成果实的形状(xíngzhuàng),而把真正(zhēnzhèng)的果实长成了叶片的样子。(安音供稿)考考你: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和植物有伪装的本领呢?伪装高手——三叉木@安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