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佚名 《知识窗》2007,(10):22-22
过去,陨星撞地球只能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科学家拍摄陨星并不是难事,但拍到陨星落到地球上的照片可不容易,概率只有数百万分之一,虽然如此,业余摄影师韦恩·普里德还是拍到了一张.这张照片已引起全世界天文学家的浓厚兴趣,因为拍到陨石撞地球的概率太小了.  相似文献   

2.
太阳常数在变动着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太阳把大量的光和热辐射到地球上,它是地球上生命的源泉。在宇宙空间里,地球虽然也从其他恒星、行星的辐射和宇宙射线中获得能量,但是所得到的热量仅为从太阳得到的热量的2,000万分之一,地球内部也放射着热,不过传到地麦的很少。至于地壳及大气中放射性物质的辐射,对地表的影响更小得简直可以不算。除了海水涨潮、陨星降落、火山现象、原子能反应等和太阳辐射没有关系以外。地球上哪一种自然现象不是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都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有不少科学家认为,天外陨星的撞击,为地球带来了最初的生命.由澳大利亚和德国的科学家共同组成的团队经过对西澳大利亚的杰克·希尔地区发现的地球上最古老钻石进行研究之后,得出结论:地球上的生命有可能比人们通常所认为的要早4.5亿年,也就是说,在42.5亿年前,地球上就已经有了生命的痕迹,大大早于陨星密集撞击地球的38亿年之前,地球自身的形成则是在46亿年前.  相似文献   

4.
地球有46亿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地史中,她一直在变化着,只不过有时大,有时小,把大的变化称为奇变也未尝不可。纵观地球历史,至少有8次奇变。第一次奇变,发生在距今40亿年,地球由最初高温熔融状态的红色火球逐渐冷却,密度大的铁、镍逐渐沉到中心而成高温固体状的地内核。密度较小点的高温液体状的铁、镍、硫、硅形成了地外核。而密度再小的氧化铁、氧化镁、二氧化硅、三氧化铝在下;橄榄石、正辉石在中;上为高温熔融的软流层,这三圈形成了地幔层。地幔层之上才是硬的地壳。在地壳收缩冷却时,地球内大量水汽被挤出而形成了海洋。当时地壳厚薄差别不大,故陆地极少,水几乎淹没了整个地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蓝色的水球。第二次奇变,发生在距今大约25  相似文献   

5.
1908年6月30日,一颗陨星在俄国东西伯利亚石泉通古斯卡河流域坠落,可是,在被冲击波摧毁的2000平方公里的地区内,没有找到任何陨石碎片.看来,通古斯陨星只是一颗小彗星的冰核,在闯入稠密大气层时炸毁--这也只是个猜想,通古斯陨星至今仍是个没有完全破解的谜团.  相似文献   

6.
尽管导致白垩纪末生物灭绝事件的原因很多,但多数学者倾向于在白垩纪晚期即距今7000万年前后,由于地球的生态环境恶化,许多不适于环境变化的生物,开始了其灭绝的进程。到了距今6500万年时,确有一颗陨星撞击地球,这致命一击最终使那些早已“苟延残喘”、  相似文献   

7.
据国外媒体报道,月球是一个死寂而荒凉的世界,毫无生气。似乎这个世界一直以来都是如此,从未改变。当然事实并非如此。美国宇航局近日制作了一段录像,展示了这颗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在其45亿年的漫长岁月里所经历的狂暴历史。这颗星球上每一个坑洼都是一次陨星撞击留下的伤疤,每一处月面都是那段狂暴历史后的结局。  相似文献   

8.
地球存在着降温大周期、中周期、小周期和微周期,每个周期都会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下降1℃-20℃不等。其原因与“天外来客”有关。2010年北半球气候异常寒冷的现象即是一次降温微周期导致的,这种微周期在本世纪内还将发生多次,导致地球年平均气温将下降2.5℃-4.59℃由于地球的整体升温趋势并未改变,因此降温因素与升温因素综合后,至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预测仍将上升1℃左右。由于上一次的“小冰河期”发生在1.8万年前,距离降温小周期2.6万年还有8000年。因此,下一次“小冰河期”将在约8000年之后来临。  相似文献   

9.
自1957年前苏联把全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至今52年的时间里,人类已向太空发射了5 000多颗各类航天器,其中很大一部分已成为太空垃圾在轨道上邀游。你能想象吗,人类活动在地球周围产生的垃圾碎片比陨星还要多!时至今日,太空中漂移着5 000万片人造卫星和火箭的残骸。  相似文献   

10.
Q1流星是怎样形成的?(江苏江都李春燕)在太阳系中,除了地球等行星,还有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如果流星体闯进地球大气层,在80 ̄110千米的高空因与空气摩擦而燃烧,发出强光,便称为流星。如果流星体没有完全燃烧而坠落到地表,便称之为陨星。某些陨星来自月球或其他行星,有些则是小行星的碎片。它们原本是这些天体的一部分,但因与其他天体发生碰撞而碎裂,从而溅落到宇宙空间。在每年固定时期一起涌现的大量流星称为流星雨。Q2为什么山顶很寒冷呢?(南京江宁蔡晓雯)山顶比地面离太阳近,按理应该更暖和。然而事实上太阳距离地球十分遥远,山…  相似文献   

11.
对於研究地球——我们生活在其上面的行星——构造的学者们来说。能够直接研究到的仅仅是地球的极薄的表面层。这一层仅祇含有地球全部物质的百分之一还不到。关於地球的内部构造,只得根据间接的标志求判断——根据内部密度的估计,根据地震波的传播性质和传播速度等等。这时候对於研究家偿显示重大帮助的是关于别的和地球相近的太阳系里天体的知识——例如行星、陨星和彗星。  相似文献   

12.
陨石     
飞进地球大气层经过破坏性作用后残存下来成的一块或数块落到地面的来自星际空间的固体颗粒。因为陨石与地球岩石非常相似,所以一般较难辨别。自空间降落于地球表面的大流星体。除肉眼难见的微陨星外,92%以上都以石质为主,通常也可称陨石。 分类 按其成分大致可分石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3大类。陨石的平均密度在3~3.5间,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陨铁密度为7.5~8.0,主要由铁、镍组成;陨铁石成分介于两者之间,密度在5.5~6.0间。  相似文献   

13.
公元6世纪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灾难:由于地球上的农业被完全毁灭,全球爆发了一次灾难性的大饥荒,并最后引发了那场在欧洲大地肆虐、让人们谈之色变的黑死病。据英国媒体报道,最新的科学研究终于找到了那场大灾难的根源:祸起与地球相撞的一颗小彗星!利用1994年从木星上形成的彗星撞击点上取得的信息,科学家计算出,公元6世纪彗星撞地球之后,灰尘在巨大的冲击力的作用下,在空气中四处传播,并很快笼罩全球。缺少阳光的照射,地球上的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普遍歉收,这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当时给很多人带来了衣食之忧。由于很多饿死的人的尸体就”…  相似文献   

14.
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习惯于在地球上生活的人类若到了太空后,行为将诸多改变,仅日常生活就存在很大差异。 袋中淋浴:每周洗一次淋浴,淋浴时要钻到袋子里去,袋子上面有喷水口,而且要用水泵抽,若不用水泵抽水,水就会变成小水珠在房间内飞溅。 站着睡觉:睡觉在比公共电话亭稍大一点的单人房间,不是躺着睡,而是钻入挂在墙壁上的袋  相似文献   

15.
人们普遍认为,地球上曾经出现过三次大冰期,最早的是8.5—8.7亿年前的震旦纪大冰期。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分析研究地球上迄今为止最为古老的地壳残片,他们从中发现一个秘密:在震旦纪大冰期之前,由于地球陆地的成长,已经引发过几次“史前冰期”。  相似文献   

16.
通古斯爆炸至今已成"百年之谜"。100年来,科学家们始终没有放弃对这个事件的调查和研究。通古斯爆炸发生于1908年6月30日清晨,一个巨大的爆炸夷平了西伯利亚通古斯河流域内的大片森林。事件发生后,专家们未能立即进入事发地的中心,直到1927年,圣彼得堡博物馆的陨石专家列昂尼德?库利克才率考察队首次深入到了爆炸的中心,他认为,爆炸是一次陨星撞击地球的事件,因此他试图寻找撞击形成的陨石坑和陨石的残骸以证明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通古斯爆炸至今已成"百年之谜"。100年来,科学家们始终没有放弃对这个事件的调查和研究。通古斯爆炸发生于1908年6月30日清晨,一个巨大的爆炸夷平了西伯利亚通古斯河流域内的大片森林。事件发生后,专家们未能立即进入事发地的中心,直到1927年,圣彼得堡博物馆的陨石专家列昂尼德?库利克才率考察队首次深入到了爆炸的中心,他认为,爆炸是一次陨星撞击地球的事件,因此他试图寻找撞击形成的陨石坑和陨石的残骸以证明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韩吉辰 《知识窗》2005,(8):48-49
"下凡"经受火的洗礼 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从天外"下凡"返回地球,速度要由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秒)进入越来越稠密的大气层,利用缓冲火箭和巨大的降落伞(最大的主伞面积有1200多平方米),使速度逐渐降低.凌空飞行使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在脱离轨道降落过程中已经失去了能源,宛如一颗陨星,完全遵循空气动力学原理做自由落体运动,或者说它就像是一架没有动力的大滑翔机.  相似文献   

19.
在距今11000年前,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曾发生过一次生物大绝灭。它是继恐龙绝灭之后又一次大的绝灭事件,是哺乳动物进化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绝灭事件。  相似文献   

20.
在距今11000年前,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曾发生过一次生物大绝灭。它是继恐龙绝灭之后又一次大的绝灭事件,是哺乳动物进化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绝灭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