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园共育能切实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同时有效提升幼儿园教育效能。然而,现有家园共育模式主要由幼儿园作为主导,家长缺乏参与感和话语权。因此,本文根据《家庭教育促进法》相关要求,通过对家园共育模式进行重构,以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的形式促使教育主体与利益相关方的有机融合,在家长确保其教育诉求得到合理满足的基础上,借助家庭的独有教育资源,将幼儿园与家长两方有机纳入家园共育模式当中,以共识、共担的形式实现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共创共享,共同提升家园共育的效能,发挥家园共育的协作效应。  相似文献   

2.
家长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儿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教师要不断深化理念、定位角色,明确新时期家园合作的内涵,创新家园工作思路,有效地运用家长工作的策略和技巧,调动家长的激情,使家园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3.
家园共育强调家庭与幼儿园共同参与、互相合作,形成合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目前,家园共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应从引导家长积极参与、构建新型家园关系、丰富家园共育活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等几方面,优化家园共育策略。实现幼儿园与家庭的教育优势互补,满足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家园互动的整体保育模式”不仅能完善幼儿园与家庭之间存在的教育途径与方式,而且能让家长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用全新的方式来认识孩子和幼儿教育,掌握正确教育、引导孩子的方法,提高家长们的教养信心和教养能力。同时,也为幼儿提供包括身体、心理等方面的教育,保障幼儿健康、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河南省农村幼儿园实际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在现有条件下应加大对农村幼儿园的教育扶持力度,对幼儿教师积极开展在职培训,并联合家长对孩子开展相应的教学,促进农村幼儿园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的家长大都是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的社会地位、文化修养、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这样复杂、多元的家长群体中,幼儿园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外,还需要通过慧眼识家长,了解家长的不同类型,让家长积极融入幼儿园活动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7.
家庭教育与幼儿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诞生地。本研究在结合对幼儿园教师、家长和幼儿本身的调查的基础上,着重从家庭教育入手,具体考察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家长在日常教育中对幼儿施加的影响,进而分析家庭教育与幼儿心理健康各要素之间的必然联系,并深入探讨改善幼儿心理健康状况过程中的家庭教育的有效作为。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应该建立在了解家长的真实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意义和价值。调研发现,武汉市幼儿园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是迫切和真实的,但是幼儿园教师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需求并没有深入分析和精准把握,导致现实工作中出现了“吃力不讨好”的现象。为了更好地帮助家长提升科学育儿的能力,以赋能视角来审视,幼儿园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策略应采取如下改变:思维方式应增强赋能意识,工作方式应突出个性化,制度建设应主动搭建对话平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应试教育机制和某些社会功利性商业舆论的影响下,一些幼儿园为迎合家长需求,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出现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需要幼儿园、教师、家长等多方共同努力,端正儿童观和教育观,开展科学的幼儿教育。  相似文献   

10.
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着对7-9年级学生的闲暇教育重视不够,家长闲暇教育观念淡漠,闲暇教育设施匮乏,社区(村组)缺乏对闲暇教育指导和引领等问题。农村7-9年级学生对闲暇教育的憧憬与企盼同现有的闲暇教育现状矛盾突出。农村7-9年级学生闲暇教育应该引起政府、学校、家长和社区的高度关注:政府应加强对农村7-9年级学生闲暇教育的投入,学校应充分发挥闲暇教育的主导作用,家庭应提高对闲暇教育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幼儿社会性发展是指幼儿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态度、价值、需要、交往技能等心理和行为的特征,是儿童个体成长和步入社会的同一过程,因此,其发展离不开他们所生活的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  相似文献   

12.
农村家庭教育的忧虑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天然的基础细胞 ,是孩子的第一教育者和教育空间。可我们今天的农村家庭教育 ,存在着家长文化素质偏低 ,“民工潮”冲击家庭教育 ,家长教育观念落后 ,家庭和学校缺乏沟通和教育一致性等问题。我们主张通过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合作 ,向家长传播教育科学的知识 ,让家长树立家庭教育的思想 ,依靠学校的力量加强家庭同学校的联系 ,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造就孩子在成人的基础上成才  相似文献   

13.
幼儿教师角色转换是人们一直关注的话题.影响幼儿教师角色转换的因素可以分为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幼儿园内部影响因素主要为园长和同伴教师,幼儿园外部影响因素主要为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和家长.对于幼儿教师而言,其角色转换不仅取决于自身,还取决于园长、同伴教师、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和家长的共同支撑.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部分小学生家庭轻视家庭德育,部分家庭德育能力偏弱,小部分家庭德育缺失。小学生家庭德育优化策略有:学校必须强化对家庭德育的引领,办好网络型家庭德育学校,优化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布置“德育家庭作业”;优化整合家庭德育的核心内容,重点做好人生理想教育、感恩与爱心教育、诚实守信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自立与合作教育;牢牢把握家庭德育全面发展、循序渐进、寓教于实践、身教重于言传的原则;切实落实家庭德育的基本方法,如创和谐家庭,家长以身作则,开展家庭美育,多陪伴、观察孩子。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作为一种教育服务机构,越来越需要多种因素,尤其是家长的共同参与、认同,方能使幼儿园不断获得新的教育价值和发展机会,创新幼儿园的管理模式已被广大幼儿园园长所重视。两年来,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家园互动管理研究》课题组,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发现:从构建幼儿园教育服务管理体系着手,认识并发挥该体系中家园互动部分所包含  相似文献   

16.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主要来自于生物遗传、家庭养育、幼儿园教育以及社会影响等几个方面,本文分析了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并基于幼儿自身、幼儿家庭、幼儿园以及社区,提出预防或矫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7.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与家庭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安康地区经济发展有限,教育条件相对匮乏,更应该关注并利用好家园合作这一重要途径,为幼儿的教育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本文调查了解安康地区的家园合作现状,总结了目前该地区存在的问题,以期改善现阶段的家园合作质量,使家园合作发挥出最大最有效的作用,促进安康地区幼儿更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幼儿数感是由幼儿自身的数学经验而发展出来的一套认知结构,是幼儿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幼儿数感培养的价值不仅在于数感反映了数学教育的本质,反映了幼儿问题解决的能力,而且也丰富了幼儿的生活。幼儿数感的培养依赖于家庭和幼儿园两个方面的努力。因此,从家庭的角度来讲,家长要丰富幼儿的数学生活,提升家庭的数学文化氛围;从幼儿园的角度来讲,教师要融入生活,启蒙幼儿数感;参与游戏,发展幼儿数感;表达交流,优化幼儿数感;解决问题,升华幼儿数感。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我们认为,幼儿园的大门需要向社会、大自然敞开,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把各种教育内容与幼儿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为幼儿创设更为开放的学习空间,从而促进幼儿园新课程的构建和实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劳动教育在日本幼儿园得到足够重视:从2至3岁开始,幼儿园通过幼儿生活行为习惯和独立做事能力的养成以及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和主题劳动实践,培养了幼儿的劳动责任、生活有序及勤劳节俭的生活品德;“动手参与”贯穿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即劳动内容围绕幼儿生活开展、劳动过程以幼儿参与体验为本、劳动氛围以家长全程陪同参与为要、劳动情感形成以劳动收获分享为路径。从小注重劳动教育的日本范式给我国幼儿教育带来很多启示:家长应减少因“爱”而“代劳”的行为以避免幼儿丧失劳动机会,幼儿园应放手让幼儿参与一日生活,全社会要形成支持幼儿的劳动环境,从而让幼儿学会动手劳动并在亲历体验中培养劳动情感;幼儿教育要积极利用传统风俗和节日文化,鼓励幼儿参与真实社会劳动,形成以幼儿为本的劳动教育观,实现幼儿劳动能力自然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