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者:您曾经说过“记者最重要的素质是激情”,您能解释一下吗?李希光:教授新闻学和教授其他学科是不一样的,做一个好的媒介从业人员,他应该具有的最基础的,而且是最重要的素质是“激情”。我认为没有一个职业比记者更伟大,他是站在一个道德的最高地,记者没有自己的私利,他是站在公众的立场上的,代表老百姓和公众,因此要投入100%的激情。因此培养记者的老师首先也要有100%的激情的投入,这样他才能感染学生,给他们以激情。老师对自己的事业,记者对自己的工作都要投入激情。记者:你对当前中国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教育最想…  相似文献   

2.
铁肩担道义     
如果说,我在记者中能够算是出类拔萃的话,这些年来成功之处是我始终保持着做记者的一份激情、一份责任,激情和责任让我深刻领悟到记者该怎样在职业道德的砝码上。去实现“铁肩担道义”的诺言。  相似文献   

3.
对得起手中的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7月 ,我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毕业后进入解放日报 ,成为党报的一名经济记者。回想自己所走过的历程 ,我的切身体会是 :选择了记者这个职业 ,我感到自豪 ;进入解放日报这个大家庭 ,我感到幸运。我的每一步成长、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报社的培养记者是一个忠实地记录历史 ,忠实地为社会进步呐喊的崇高职业。自己9年的新闻职业生涯以及耳闻目睹前辈同行们的种种业绩 ,使我深深地认识到 ,永远保持记者的本色 ,永远保持职业激情 ,是当好一名记者的可贵素质。记得在大学读书的时候 ,老师就曾对新闻从业人员的神圣职责作过深入阐述 ,我也读…  相似文献   

4.
记者,是许多人都羡慕的职业。可是,要做一名合格的记者,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一次,我到新闻学院去讲课。一位学生问我:你认为记者应当具备哪些最重要的素质?我说:第一,要有社会责任感,有一股革命激情。第二,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第三,要勤奋,勤于学习,勤于采访,勤于思考,勤于写作。这当然不是新闻教科书上写的,而是我在工作中的一点体会。责任感、激情从哪里来? 我选择记者这一行,开始并不了解记者职业的真正意义在哪里,或许还受了当记者能成名成家、记者是“无冕之王”的影响。可是,当我到了工作岗位上以后,我很快就明白,记者也和其他行业一样,第一位的是责任。如果说,我选择记者这一行,当初带有  相似文献   

5.
魏莉 《新闻三昧》2003,(12):34-34
在莱钢党校参加青年干部培训班时,曾看过关于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50周年以及二战实录的片子。看到那些珍贵的历史镜头和翔实的报道材料,我心里涌动着一种激情。我想,不知有多少同行为了记录这些真实的历史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验证了那句名言:记者用生命见证历史。在一个企业里当记者不需要付出生命的代  相似文献   

6.
县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是地方财政开支的事业单位。许多地方因没有编制,人员老化,造成记者岗位青黄不接,记者队伍参差不齐,老同志面临退岗,新同志业务不精,综合素质亟待提高。要当好基层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就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要爱岗敬业,勤奋好学,积极向上,肯于吃苦。用真心、靠真情,用敏锐的思维,独特的眼光去创作自己的作品,赢得受众的认可和青睐。  相似文献   

7.
记者见证中国历史,《中国记者》见证记者的历史,这是我们组织这组稿件的初衷。编完最后一位记者黄燕的稿子,我们数了一下,这组手记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激情”,原稿中出现100多次。在这个激情年代,有多少记者就有多少激情。 我们还数了一下,写来手记的记者不多不少正好十六位,所以总标题叫《十六大上的十六位记者》。  相似文献   

8.
"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比尔·盖茨的这句话阐释了他对工作的激情。由工作激情联想出去,我想到了著名记者、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说过的一句话:"激情,是新闻记者的宝贵品质。失去了激情,也就失去了记者的生命。"激情对记者工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新闻实践告诉我们,激情有利于记者工作面貌的常新,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9.
不论中外,理想与激情永远是传媒业及其从业人员的重要素质,很多优秀作品也正是理想与激情的产物。很难想象,一个由没有理想与激情的记者构成的群体能把一份媒体办好。72岁高龄的媒体大王默多克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仍然没有退休的意思,其老当益壮的激情让我们钦佩。在中国,近年来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也正是与一大群优秀的充满理想与激情的记者编辑们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0.
李玫 《新闻知识》2001,(Z1):32-33
新闻记者都有一个愿望:希望自己的用心写出来的稿件有较高的“命中率”。从自己做记者的体会看,只有好新闻才能拥有这样的幸运。尽管一篇好新闻的诞生,需要许多“天时、地利、人和”等成全的条件,但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还在于记者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对事物入木三分的洞察力。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有人将良好的综合素质比作新闻记者“飞翔的翅膀”。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在市场经济规律“长袖善舞”的作用下,呈现在记者面前的各种新闻事实千姿百态,良莠相参。为此,要从各类复杂的现象中抓到一条真正的“活鱼”,并将它写成一篇好新闻,较…  相似文献   

11.
“做一个优秀的记者要保持恒久激情,不竭动力”。这是辽宁日报传媒集团社长姜凤羽常说的话。每次听到,我都细细体味。总结自己的记者从业经历,我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并坚定地走下去,和我的激情和动力是密不可分的。之所以有这么恒久的激情,是因为多年来忠实于客观,忠实于真理,忠诚于党的为人民服务的新闻事业的沉积。这些年来,虽然身负压力,经历曲折甚至风险,但是我始终保持着一种动力,一种激情。  相似文献   

12.
因教学与研究工作的需要,我在近期内认真地看了姚文华同志的新著《记者素质与成名》(下面简称“姚著”),从中得到不少启示。提高记者的整体素质关系到我国新闻队伍的基本建设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姚著提出的记者的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和不同岗位要求的不同素质共有二十八条。老新闻工作者、著名教授何微同志在为姚著所作的序言中对这二十八条素质作了高度的概括:“记者的素质是指:记者的政治思想水平、专业知识能力、道德品质、工作作风在采访,写作和编辑过程中合乎标准的综合体现。”显  相似文献   

13.
记者节前夕,本刊记者访问了他。问:纵观你的职业生涯,参与过很多在湖北甚至全国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报道,你认为一个好的新闻记者,应该具有哪些素质?答:好的记者应该是一个具有正义感,善良并充满激情的人,同时又应该是一个理性的人。激情使人始终充满朝气  相似文献   

14.
一位作家这么说:史学家留下了历史的躯壳,而文学家应当留下历史的灵魂。 那么记者呢?难道历史允许记者缺席? 不,记者留下的是历史的血肉。 事实,真实的事实,是构成历史的最基本的元素。记者发现和传播事实的作用不可替代。而且,记者可以有史学家的理智,可以有文学家的激情,那么历史便在记者的笔下丰富完整了。法拉奇有过一部专著,就叫做《采访历史》,它的历史价值得到世界范围的肯定。  相似文献   

15.
正所谓党报记者的综合素质,其实质就是记者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锻炼和培养所形成的素质和能力。记者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新闻稿件和报纸质量的高低。提高记者素质,是提高办报质量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所在。地市党报在我国报界是比较特殊而又十分重要的媒体,其无论舆论导向还是新闻的贴近性,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独特的影响力。那么,作为肩负采写新闻重任的党报新闻记者应具备哪些综合素质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  相似文献   

16.
陈积流 《新闻战线》2022,(8):115-118
融合时代对记者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需要具备一名传统媒体记者的基本素质外,还要熟练掌握各种智能设备,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快速筛选、分析、整合源源不断的诸多信息,在最短时间内提供给目标受众;要具备较高的政治定力和舆论导向把控能力,具备工作激情、协同沟通能力和强大执行力,保持永不枯竭的求知欲望,在学习中不断超越自我,历练成为一名真正的“多面手”。  相似文献   

17.
金珠 《视听界》2006,(4):109-109
德国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意大利和澳大利亚之战中,央视解说员黄健翔用声嘶力竭的嚎叫,穿透了几乎所有中国熬夜看球的球迷家庭……他高呼“伟大的意大利的左后卫”,“意大利万岁”,表现失态。事后,这段解说引发了全球范围的争议。国外舆论马拉多纳:黄健翔没有任何错误,足球需要一种真情足球需要一种真情,它不应该受地域的局限。那位中国评论员(黄健翔)支持意大利队没有任何错误,那只是一种真实感情的流露。格罗索:黄健翔解说有些夸张格罗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说实话,我觉得黄的解说有些夸张了。”路透社:热爱意大利引发危机他用充满激情…  相似文献   

18.
我的职业,让我常常处于感动之中,因了那种醉酒般的感动,我倍加热爱我的职业——记者。 记者,是一种需要激情的职业,只有自身焕发了激情,才能用饱含激情的笔去激活别人的激情。 激情来源于感动。 做记者十几年,每一次采写,我都被深深地感动,眼含热泪去倾听,眼含热泪去感觉,眼含热泪去表现。最终把我的感动变成许多人的感动。 当我甩掉皮鞋、扯下筒袜,把一双赤脚踩在那被夏日骄阳晒得烫人的热土上,听那位做了肠癌切除手术的村支书对我说:“三年后,你再来,这里会大变样”时,我哭了,我就是这块土地的女儿,我没有忘记这块土地的权力。我只有讴歌这片热土的义务。 当我跟着那个奋斗了大半辈子,已是一名地道的水保专家、却因为缺少一纸文凭还做着助理工程师的山里汉子爬上那座他和乡亲们治理了十几年的  相似文献   

19.
杨晓政 《新闻实践》2013,(11):46-48
这篇文章算不上论文,甚至也算不上业务文章。然而,跳脱的文字中,呈现的是一个记者的心路历程和真情告白。 为什么从不厌倦当记者?这样的扪心自问,或许你、我或他都已久违了;  相似文献   

20.
新闻心理学认为:“没有激情的记者,不是称职的记者;不善于对激情进行自我调节的记者,不是成熟的记者”。 作为记者,为了确保采访顺利进行,直到完成一篇或系列打动人心的新闻报道,应从哪些方面对采访激情进行自我调节呢?下面结合自己的做法谈一点体会和认识。 访前激情的稳定和酝酿 记者在获得新闻线索时,受人物或事件的激发而产生某种激情,产生想要采访的冲动。比如,在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