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从内外两个维度分析儿童创造力发展支持性因素。内在维度的支持性因素包括:成功智力支持性因素、知识经验支持性因素、情绪支持性因素、思维支持性因素、独立性支持性因素、操控性支持因素、表达性支持因素。外在维度的支持性因素包括:环境支持性因素、人际关系支持性因素、教育支持性因素。并将一些因素分解为可供操作的因子,以期为开发儿童创造力提供实践上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陈冉 《考试周刊》2012,(31):181-182
儿童创造能力的发展,取决于相应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兴趣、丰富的想象力、灵活的思维能力和顽强的毅力等多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同时获得良好发展的结果。美术活动恰恰能够为学前儿童提供培养上述各种能力的条件。儿童美术教育不是为了从小训练和培养美术大家,而从真正的意义上讲,是为了启发儿童的想象和提高他们的创造性,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儿童美术教育是对他们实施创造性思维教育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随着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走人我们的课堂,它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在小学美术课运用多媒体教学,主要表现在教师课堂教学演示,学生上机操作两种形式,这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那么多媒体教学在哪些环节更能发挥作用呢?通过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正>创造力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创造性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历史表明,创造力的开发程度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实力,是一个民族是否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怎样尽快地培养出大批有创造才能的人才,是四化建设给教育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我们应积极开展创造力的研究工作,探讨儿童创造力发展的规律,为培养儿童创造力提供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先生是中国创造教育的先驱,他在《创造的儿重教育》一文中提出:“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包括五个解放:(1)解放儿童的头脑。儿童的创造力被层层裹头布缠了起来,我们要解开裹头布,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2)解放...  相似文献   

6.
常敏 《西宁教研》2002,(4):32-3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人类的创造力和其他各种能力一样,也是逐步形成,不断发展的。创造力的发展受到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个体的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而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创造力发展的个别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因此,研究创造性的发展是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需要大量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需要他们在各行业特别是尖端科技领域起维系和推动作用。那么,如何从现在做起,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于: (一)注意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8.
曾记得在刊物上看到一例,西方一所大学,某一天进行物理测试,题目是让学生用气压计测量出一幢大楼的高度。一学生的答案是爬上大楼,用气压计系在绳子的末端扔下去,然后量出绳子的长度,即为大楼的高度。教授给判了零分,学生不服气,找到校长,校长很感兴趣地听了他的想法,然后问了这个学生几个有关物理常识的问题,当听到学生熟练地回答后,就郑重其事地在其卷子上写上了满分。学生很满意,接着说:“其实,我还有很多种方法,比如,我可以拿着气压计找到大楼的管理人员,对他说:‘我把这支漂亮的气压计送给你,你可以告诉我这幢楼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家庭教育的职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家庭教育对儿童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以及终身影响的意义日益凸现。面对以知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家庭教育要适应这一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需要,就必然要变革内容。为此,家庭中关注儿童创造潜能的开发,注重创造能力的培养,既是时代赋予家庭教育的使命,也是儿童在未来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一教育内容的实施必将对儿童一生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一、家庭教育中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必要性 1.对儿童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是造就其成才…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中小学深入开展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儿童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使儿童成长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当然,这不是单靠学校教育就可以完成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儿童的创造力是比较简单和初级的。任何创造力都是在相应的心理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儿童的创造力不可能脱离儿童特有的智力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背景而单独存在。学前儿童只能进行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缺乏严密性和逻辑性的创造,这种创造常见于儿童的各种极其平凡的活动之中,大多脱离现实,带有想像和夸张的成分,不符合逻辑规范和规则。儿童的创造只是一些比较简单、低级的创造,没有什么社会价值和实用价值。儿童的创造力虽不像成人的创造力会拥有多么大的社会价值,但这并不表明它没有存在的价值,相反,它的存在对儿童的成长贡献极大。首先,儿童期的创造力会直接影响到其长大后的创造力。据研究,它们之间有显著的正  相似文献   

12.
促进创造力开发的课程文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来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能否迎接即将到来的这一挑战,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具有知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课程在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作为重要的一个概念,清晰地认识它,将会对我们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产生重大的指导作用。一、课程文化界定及其内涵从课程研究的历史上看,课程与文化是两个紧密联系的概念,如何定位两者的关系是研究的关键所在。通过对现有的资料的梳理,我们发现大多数研究者大多是从“工具”的角度来描述两者的关系,即文化是课程的母体,课程是文化的载体。近现代的教育研究都是围绕此命题而展开的。斯宾塞提出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就是对此的最好诠释。由这种方法论带来的最具代表性的课程编制模式是“泰勒原理”。“泰勒原理”提供了一种模具,它使课程开发过程成为一种规范和科学的过程。另一方面,“泰勒原理”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持久的消极影响。因为这种课程理念表现为只是对现有文化的筛选与复制。在课程编制过程中,套用泰勒原理,使得课程开发变成了整齐划一的一种模式。我们可以看到,这样所带来的最大弊病在于,把课程与文化的关系变成了一种单面的关系,从而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另一层面的关系,即课程本身就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具有文化的一般属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教师创造力不足和被抑制的因素,由此揭示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并呼吁我国要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办大学的惯例:政教分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营造学术本位和学术自由的理念,以保证对学术权威的绝对尊重。  相似文献   

14.
正每个孩子都有创造力,而且是与生俱来的。创造力也许不可以培养,但一定可以被扼杀,这就取决于我们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我们搜集了父母关于儿童创造力的各种疑问,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创造力研究专家施老师来一一解答。每个孩子都有创造力吗?父母都很关注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创造力,这个答案显然是十分肯定的。但是在分析儿童创造力之前,我们应该先弄清楚什么是创造力这个核心问题,否则对于儿童创造力的表现,就无从谈起了。  相似文献   

15.
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通过设计指导性课程以实现这一目标,这是实践中许多教育者的通常做法。怎样才能使这些指导课程真正收到实效呢?应注意转变以下五种观念--儿童无知论认为儿童是一张白纸,他们对创造策略一无所知,因此应教给他们如何创造。创造独立论认为创造力是一独立的心理技能,学习这种技能将会使儿童的创造力有迅速的提高。例如,智力风暴法(可能是人们最熟悉的创造力开发技术),为了激发创造力,它试图使人们产生尽可能多的奇妙想法。训练简单论这种观点认为那些经过用所编写的材料(如脑筋急…  相似文献   

16.
儿童的创造力被心理学家描述为“回忆过去的经验 ,并对这些经验进行选择 ,重新组合 ,以加工成的新的模式、新的思路或新的产品”的能力。怎样引导幼儿的想象和创造意识呢 ?孩子淘气是他们的天性 ,也许他会把你刚擦干净的桌子上涂个色彩斑澜 ,也许他会把你刚收拾好的衣橱翻个底朝天…… ,这时候 ,我们最好不要责怪他“放肆”、“不乖”,而应该知道 ,这种行为是孩子好奇心的驱使 ,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原始表现。正确的方法是抽时间和孩子一同去拼智力拼图 ,或找些碎布片让孩子发挥想象 ,去缝制出自己喜爱的布娃娃 ,积极地诱导孩子创新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7.
浅谈儿童创造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谈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唐敏其实,儿童一般都具有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创造力。得出这个结论首先是由于我们不能把是否有创造性成果这种衡量成人创造力的标准加于儿童,儿童的创造力体现在他们的创造性上,即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其次,考察儿童的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早期教育》2006,(5):I0001-I0001
美国《教育》就儿童创造力教育的观点与措施问题,提出8条对策:  相似文献   

20.
蒋银珠 《家教世界》2013,(9X):39-39
儿童创造力的培养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他们的创造力具有不自觉性、不稳定性和可塑性强等特点,让其处于萌芽状态的创造力得到发展是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如何培养儿童创造力,促使儿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是当今美术教师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