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比,是文艺创作中经常运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方法。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一种事物的真与假、好与坏,总是在同其他事物的对比中容易显露出来。一个人的美与丑、善与恶,也只有在一定社会关系的对比中,才会被表现得更鲜明、突出。生活中的这些深刻道理,用到艺术中去,就产生了对比、映衬、烘托等手法。所以,对比手法,实质是现实生活中矛盾对立现象在创作中的真实反映,也是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的学说在文艺创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细读张天翼的小说,我发现,他的讽刺手法如此出众,和他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不无关系.正所谓“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在不少的作品中,他便是借助巧妙的对比,使文章的讽刺色彩更鲜明,我们以《包氏父子》为例来说说张天翼的这一神来之笔。[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着对比:明与暗、黑与白、高与低、深与浅、多与少、长与短、好与孬、恶与善……没有了对比,便谈不上区别;没有了对比,就很难有标准。《留住心中的月亮》是一部讲述人之常理——尊老  相似文献   

4.
班固在刻画苏武这一英雄形象时,除了对人物的语言、行动进行了着意的描写外,还成功地运用了对比、反衬的艺术手法。对比是塑造性格鲜明的典型形象的一种有效的艺术表现手法。由于把相互对立的形象联系起来描写,因而能突出矛盾双方最本质的特征,从而使其形象更鲜明,收到相反  相似文献   

5.
大足石刻艺术中,存在着极为丰富的动、静对比关系,不仅表现在一像的自身造像中,更体现于像与像的组合构建里,还体现于像与周围环境的结合上。其于造像之动与静对比关系的把握,表现极为娴熟,充满了辩证色彩,从一个特殊方面显示了"技进乎道"境界的绝佳实现。  相似文献   

6.
小说《项链》的艺术魅力为什么经久不衰,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有着欧·亨利式的令人啼笑皆非的结局。也不仅仅是因为它有着处处设伏的精巧的艺术构思,更重要的是,它有着层层的艺术对比。这些对比,从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直至结局。几乎无处不在:有主人公的现实同梦想之间的对比,有主人公自身命运的前后对比。有主人公同丈夫之间思想性格的对比,也有她同朋友之间贫富悬殊的对比。这些对比,犬牙交错,环环相扣,既疏密有致,又摇曳多姿,形成了一个绚丽多彩的有机整体。 小说一开始,就描述了主人公是个美丽的动人的姑娘,好像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家里。使他不得不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这样,小说一开始就设置了主人公  相似文献   

7.
对比     
在文章中巧妙地运用反义词,能鲜明地揭示出事物的矛盾,形成对比或映衬的表达效果,从而使道理阐述得更深刻,感情色彩更鲜明,语言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8.
对比,又称对照,就是把不同的事物或人放在一起加以对照比较,从而使其特点和差别更加突出、鲜明。对比的思路很宽,凡是处于一个共同体中矛盾着的双方(或不同的双方),都能进行对比。如上与下、内与外、远与近、大与小、长与短、多与少、古与今、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古典诗歌广泛地运用它,使内容丰富,道理深刻,说服力强,同时又富有文彩,抒发作者的强烈感情,具有形式上的对称美,取得极佳的审美效果,是文学创作的一条重要艺术法则。古典诗歌中的对比,常见的是反比和正比。  相似文献   

9.
对比手法在音乐艺术的创作、演唱、演奏中的运用最常见,也最为重要。对比,使音乐运动着的两个部分互相衬托、对应,互相渲染,产生鲜明的强烈的不同效果,来表现情绪的变化。现列举一些在音乐艺术中最为常见的对比手法加以简述。调性对比:即由一个主调,进行到另一个调-副调,不稳定的调。在调性对比中,从大调转小调再转大调,或反之,最为普遍使用.转调在器乐作品、大型合唱曲、歌剧的主要选曲中广为  相似文献   

10.
在佳作迭出的宋代词坛中,李清照的《漱玉词》与朱淑真的《断肠词》遥遥相对,并称"双璧",而且这两位女词人都偏爱使用对比手法。文章试从两人词作入手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她们通过熟练自如的"对比"手法运用,使作品在有限的篇幅内蕴涵了更广阔的生活画面,寄寓了更丰富的情感波澜,并以此来表达一种"今不如昔"的唏嘘,这都是由两位女词人生活、情感历程上的屡遭变迁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对比艺术是文学家手中一根变化多端、魅力无穷的魔杖。在各种对比手法中,哀与乐、冷与热的比照,常能收到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一代巨匠鲁迅,他的《孔乙己》、《药》等不朽名作,具有极强的思想穿透力与艺术感染力。细察鲁迅小说,有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即是娴熟巧妙地运用哀乐相形、冷热互衬的对比手法。 《故乡》一文,通过“我”回故乡时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描写了故乡的变迁。小说中着力描绘了那幅神异  相似文献   

12.
《陌上桑》是乐府诗中历来被人们传诵的佳作,在语文教学中人们总是津津乐道它的以虚写实、烘云托月的手法。作品之所以能把歌颂女主人公罗敷的机智、幽默和反抗强暴的精神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全益于文中巧妙的对比艺术。一美丑昭然,褒贬由君农家采桑女罗敷,有着傲人的容颜,当她身着湘绮紫襦,肩挑桂枝青丝巧装饰的采桑篮穿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围绕鸿门宴前、中、后贯穿始终的对比手法运用,从战争形势、主帅用人及个性化语言三方面加以分析。由此来体现《鸿门宴》高超的文学技巧和对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  相似文献   

14.
《鸿门宴》巧妙地运用了古典文学创作中常用的对比方法。通过刘邦和项羽双方军事实力的对比、宴席座次的时比、人物的对比,刻画了人物性格,表现了人物命运。彰显了小说主题。  相似文献   

15.
《捕蛇者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柳宗元因为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改革 ,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谪居永州后 ,他有了机会与下层劳动人民接触 ,对民生疾苦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从而更  相似文献   

16.
对比是文艺创作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又是一种修辞格,其修辞功能就是使经过艺术概括的客观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更为集中、鲜明。一般把对比分为“两体对比”和“一体两面对比”两类。划分的标准主要是看互为对比的两方是否为同一事物。但  相似文献   

17.
所谓“变形”,就是指:作品中出现的艺术形象,改变了对象原形的自然形态。经过“变形”的艺术形象,往往能够更典型、更集中、更鲜明、更深刻地表现对象本身。下面,试从五个方面加以举例分析。 1.外貌“变形”在鲁迅小说《药》中,有这样  相似文献   

18.
琐谈对比     
对比是塑造性格鲜明的典型形象的一种有效的艺术表现手法,它是对立统一的辩证规律在艺术创作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在创作中,把互相对立的事物合乎规律地联系在一起,突出矛盾双方最本质的特征,以构成强烈的对比,可以使作品的形象更鲜明,使人物的性格更突出,使作品的主题思想更深刻,使艺术的感染力更增强。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就已揭示了这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围绕鸿门宴前、中、后贯穿始终的对比手法运用,从战争形势、主帅用人及个性化语言三方面加以分析,由此来体现《鸿门宴》高超的文学技巧和对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  相似文献   

20.
修辞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事物的外在形象特征、暗示事物的本质意义,更用丰富的想象融合主观情感、孕育审美意象,使艺术意象更丰富、更充实,把读者的思维引向更深邃、更宽阔的层面。比拟是诗文中用得比较多的一种修辞方法,它的运用形式是根据联想和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乙物写;它的艺术功能是鲜明生动地描写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