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艺鉴赏方法是实现文艺鉴赏的途径,手段与方式的总和。围绕文艺监赏三环节的方法论:以作者为核心的审美鉴赏有“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法,精神分析法,原型方法等;以作品为核心的审美鉴赏有俄国形式主义方法,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方法等,以读者为核心的审美鉴赏有解释学方法,接受主义方法等。围绕文艺鉴赏诸阶段的方法论有“格式塔”美学方法,符号学方法,现象学方法等。  相似文献   

2.
针对近年来对散“形散神不散”审美特征的否定,而提出的所谓“四不像”的新提法进行了反驳,对“形散神不散”这个散创作的审美规则提出了审美新解。  相似文献   

3.
早在九二年李瑞环同志在内蒙古乌兰牧骑艺术节闭幕式上发表的讲话就强调指出:文艺具有娱乐、审美、认识、教育等多方面的作用,文艺的根本任务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理论上,谁都认为文艺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但是由于长时期的左的影响,一度片面强调认识和教育作用,忽视娱乐和审美作用,不按文艺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办文艺。造成一些作品意念大强,过于直露,形象性差,艺术性少,群众不欢迎,不爱看。这也从反面说明,要振兴文艺,繁荣创作,必须防止“左”的影响,必须遵从文艺的自身规律。陆文夫深得其中三昧…  相似文献   

4.
《文心雕龙》的“知音”篇一开头就写道:“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它揭示了文艺创作与文艺欣赏之间的双重困难:首先,文艺欣赏者很难简单地准确把握艺术家在作品中表达的审美体验,对作品的理解,尤其对内涵复杂的作品的理解,始终似雾里看花,隔着一层。因此,他们难免要感慨“音实难知”了。其次,从艺术家的角度看,生产为了消费,创作为了被欣赏。艺术家孕育作品呕心沥血,甚至不惜以命相托,为的就是能够传之后  相似文献   

5.
对文学艺术审美之维的探寻,它经历了一个发展的历程:当文艺开始走出功利主义的藩篱,文艺的审美价值被理解为给人们的娱乐消遣,而到了浪漫主义时期,它开始被理解为心灵的抒发和精神的愉悦,到了文学艺术发展相对成熟的现代时期,文学的审美价值被理解为一种艺术价值,它超越了以往对审美价值就是“娱乐”和“快感”的理解,逐渐代之以带有一定“审丑”意识、体现创作者创造性禀赋的现代艺术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十七年”时期《人民日报》文艺副刊“读者来信”对作品进行批评、建言或表扬,推动作品的艺术再加工,达到沟通与交流的效果。但同时,在倾斜的文学场中,“读者来信”遮蔽了作品内在的丰富性、差异性以及作品、读者与编者之间的矛盾,在泛政治化的场域中,也就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价作品的美学价值,从而走向审美失衡。  相似文献   

7.
文艺不是审美意识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0年 ,俄罗斯著名文艺理伦家沃罗夫斯基首先提出审美意识形态。上世纪 5 0年代 ,布罗夫进一步阐述了艺术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理论。他说 :“意识形态只有在各种具体表现中作为哲学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的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才会现实地存在” ,“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现象 ,其特殊实质就在于这种审美方面[1] 。”上世纪 80年代 ,中国的几位学者提出了文艺的“审美意识形态”论。那么 ,文艺是审美意识形态吗 ?一、文艺不是意识形态若弄明白文艺是不是审美意识形态 ,首先就要弄明白文艺是不是意识形态。什么是意识…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艺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密切互动,其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审美表达深度参与中华民族精神品格和文化底蕴的形塑。将红色文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遵循了“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顺应了“以美化人”的育人规律,创新了“艺教相融”的育人形式。通过整合红色文艺育人资源、深挖红色文艺育人内涵、拓展红色文艺育人场域等方式,力求探索出一条“艺术特色鲜明、融入路径顺畅、示范引领显著”的文艺育人道路,进而实现红色文艺融入思政课堂、融入第二课堂、融入校园文化,切实增强高校文艺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曹丕把气论引入文艺美学领域,把作品之气归结于主体独特个性,又把主体之气归结于自然宇宙之气,直观笼统地把握了文艺的源泉,审美主体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以及艺术品生命力所在,从而确立了文艺的自然本体论.以自然本位论反对神学目的论和道德本位论,以人性取代神性,以个性取代共性,高扬个体主体性,奠定审美主体理论.超越了对文艺社会本质属性的认识,把握到文艺的审美本质属性,促成并标志了魏晋文论由“诗言志”向“诗缘惰”的转变的完成.昭示了人的解放和文艺自觉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0.
关于文艺审美特性的论述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是把“艺术美”放在“社会”范畴内进行考查的,他对文艺的形象性、情感性、典型性以及艺术形式的完美、多样化和民族化等文艺的审美特征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述。本文对这些论述进行了探索,驳斥了那种认为毛泽东“忘了审美”的错误论调,维护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十七年”中,通过改造与加工,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作品由芜杂、多样的民间形态向社会主义国家新文艺转化.以苗族口传文学作品《蔓萝花》的整理改编为例,我们可以窥见民族民间文艺如何成为符合主流文化审美要求的新文艺作品.  相似文献   

12.
1 在文艺心理学和审美心理学研究中,审美知觉、审美想象,审美情感等等被奉为美感心理中的“白天鹅”,受到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而审美注意问题还只是一只不起眼的“丑小鸭”,人们对它用力还很不够。其实,“注意”是一种更为基本的心理活动机能,它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巨大作用。文艺心理学和审美心理学不能不涉及、不能不认真探讨这一心理功能。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人们的周围有许许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中,十分明确地把“为群众”和“如何为群众”作为讨论的中心问题,论证了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强调了文艺的社会功能,充分地揭示了文艺的功利性。同时,他以一个诗人和哲学家的眼光,深刻地阐述了文艺的审美规律,揭示了文艺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属性——审美性,主张文艺的功利性与审美性的完美统一。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4.
徐剑舫 《学语文》2003,(5):30-30
悲剧被称为“文艺的最高峰”,在文学史和美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 ,都编选了大量的社会性悲剧作品 ,重视这些悲剧性作品的审美教学 ,不仅是美育的要求 ,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理解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题将很有帮助。鲁迅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关于悲剧的定义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里指出了悲剧的两个基本特征 :一是悲剧所反映的内容是“人生有价值的东西” ,二是这些“有价值的东西”遭到了毁灭。基于这一认识 ,我们觉得 ,悲剧性作品的审美教学应该以悲剧的基本特征为依据 ,抓住三个环节进行 …  相似文献   

15.
《校园文艺是》一本面向全国公开发行。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青少年杂志。为发掘文艺新人,给文艺爱好者更多发表作品的机会。本社特举办“文艺新星作品大奖赛”。参赛作品体裁不限,诗歌、散文、学生作文、小小说、书法、绘画、剪纸等作  相似文献   

16.
赵德鸿 《继续教育研究》2004,11(5):111-112,F003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作为文化观念的审美的毛泽东文艺思想。以其独特的思维科学。在民族文艺和民族精神塑造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其文艺思想中坚持的“能动的反映论、社会的实践论、辨证的统一论、审美的争鸣论”深深根植于民族文艺发展的思维之中,成为塑造民族文艺。铸造民族精神,推进民族文艺发展的灵魂和指南。  相似文献   

17.
文艺修辞鉴赏犹如“曲径通幽处”,“曲径”是文艺作品的文辞,“通”是修辞手法的分析,“幽处”是作品内涵和题旨情境。“由辞探意”是文艺修辞鉴赏“登堂入室”的必由之径,“以意逆志”是文艺修辞鉴赏“龙宫探宝”的必要手段,“显辞达意”是文艺修辞鉴赏“凤鸣九霄”的最高境界。分析一篇作品必然要经过“由辞探意”、“以意逆志”,以期“显辞达意”总揽全满之精要,这便是理解“辞”、“意”、“志”的三味。  相似文献   

18.
唐红梅 《现代语文》2006,(11):44-45
学鉴赏中的审美再创造就是指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以及审美趣味等因素,通过联想和想象的方式。去积极感知、体验并补充作品的形象,从而把阅读的作品创造性地转化为带有读个体色彩的更加具体、生动的“作品”。这种审美再创造既包括形象的再创造,也包括意义的再创造。学作品是作家用自己的灵魂与热血培育出的一朵朵“生命之花”,下面,我就从形象的审美再创造和意义的审美再创造两个方面来谈谈在中学生学鉴赏中如何让这一朵朵生命之花更加艳丽。  相似文献   

19.
文艺不是审美意识形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世纪80年代,一部分学者提出了文艺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其实,文艺不是意识形态。因为意识形态是指带有阶级自觉的体系化的意识或思想,而文艺作品并不总是具有阶级自觉的,更不是什么思想体系。文艺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感情,只是带有意识形成性。  相似文献   

20.
刘菊 《文学教育(上)》2009,(14):158-158
“诗无达诂”之说见于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所闻《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清人沈德潜这样解释“诗无达诂”:“古人之言,包含无尽,后人读之,随其性情深浅高下,各有会心。”赋诗、鉴诗没有固定的方法,以读者对诗的接受为出发点和归宿,强调接受主体的能动性。文艺无达诂从“诗无达诂”衍生而来,意为文艺鉴赏无定法,不同的鉴赏者有不同的审美角度,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作品有不同的审美感受;审美场不同,同一鉴赏者对同一文本也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