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中锡的《中山狼传》已选入一九七九年湖北省编高中《语文》第四册。我对这课中的几条注释有不同看法,今提出来商榷。1、“有狼当道——有狼在道上。”显然,此注是将“当”释为“在”了。“当”并无“在”义。此处的“当”是遮拦、阻挡的意思,“当道”即站在路当中,把路拦住。《史记·赵世家》:“他日简子出,有人当道,辟之不去。从者怒,将刃之。”在“有人当道”之后有“辟之不去”四字.“当”  相似文献   

2.
明代马中锡(1446——1512)撰《中山狼传》,成功地塑造了中山狼和东郭先生两个典型.作者通过思想、心理、语言、行动,集中地表现了中山狼的可恶和东郭先生的“可爱”,把这两个寓言形象刻划得入情入理,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3.
《中山狼传》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古代寓言小说,它成功地塑造的东廓先生和狼的艺术形象,早已家喻户晓。这篇文章选入统编高中语文第三册。如何分析东廓先生这个典型形象,准确理解作品的寓意,还有不同看法。狼的本性凶恶狡诈吃人,对它不能讲仁慈,必须坚决消灭之,这是传统的认识。课  相似文献   

4.
明人马中锡的《中山狼传》,过去曾劳烦许多学者去进行推测,其本事出于何处?郑振铎先生推测此文是根据宋代谢良所作增补而成,电有许多人认为此文是马中锡写来讽刺李梦阳对康海的忘恩负义(见《玉剑尊闻》、《池北偶谈》、《茶香室三钞》),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认为此文系以前人创作为蓝本,对其本事来源都未述明。那么,中山狼本事到底出自何处?笔者认为系出自民间故事。今年暑假,笔者曾到乡间进行一次小规模的民间文学调查,获一《智童降妖》故事。情节与《中山狼传》十分酷肖,如出一辙。这个故事说的是,古代有一个作恶多端的妖怪,被张天师捉住,用一特制的瓶子装好,埋到荒郊野外。后来由于水土流失,瓶子露到地面上。  相似文献   

5.
《中山狼传》里,作者写东郭先生在赵简子的盛怒斥骂下,“伏踬就地,匍匐以进,跽而言日……”其中的“伏踬”,新编语文课本解作“趴下”,误。按此二字原本作“伏质”。课本编注者为迁就其“趴下”说,迳改作“伏踬”。“伏”是趴伏,“踬”指绊倒,合起来不正是“趴下”吗!但“伏”  相似文献   

6.
寓言故事《中山狼传》用全文一半以上的篇幅描写人物对话,有声有色地展示了中山狼狡诈凶残和东郭先生迂腐软弱的性格特点。中山狼狡诈凶残的本质,是通过它乞求救助、忘恩负义、恩将仇报这三部曲逐渐显露出来的。在这三个过程中,它各有一段长篇表白,在这三段话里正好可以找到它凶残本质逐渐暴露的线索。第一段话,是它被赵简子发矢射中,失声而逃,来到墨者东郭先生跟前乞求救助时  相似文献   

7.
统编高中语文第三册《中山狼传》写东郭先生向杖藜老人求救的一段文字中有“岂天之未丧斯文也”一语。课文对“天之未丧斯文”的注释是:“这里是天不让读书人丧命的意思。语出《论语·子罕》。文,原指文化,后来也用‘斯文’指读书人。”其他几种选本的注释也与此注基本相同。我觉得这样解释,虽然也讲得通,但总感到与文意不尽相符。现提出一点异议,和同志们商讨。查《论语·子罕》原文: 子畏于匡,曰:“文王即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於斯文  相似文献   

8.
《中山狼传》使用了“毛宝放龟”这一典故,作注者均注毛宝“为东晋人”。但《中山狼传》写的是春秋时代晋国赵简子猎狼的故事。引用东晋典故显然不合情理。这一差错,或者是作者马中锡的疏忽,或者是尚有作注者未见到的史料。  相似文献   

9.
《中山狼传》是一篇生动的寓言故事,选自《东田文集》卷三。作者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东郭先生和中山狼这两个寓言形象的典型性格,概括当时社会中存在的某种类型人物的共同特征,有着浓厚的褒贬色彩,也有着鲜明的思想内容。它告诉我们,狼吃人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对恶狼一样的坏人,切不能温情脉脉,而应该坚决斗争到底!  相似文献   

10.
怎样“取”、“弃”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民主性精华与封建性糟粕,是一个说起来并不十分困难而做起来却颇为复杂不易的老问题.在评论到具体古代作品时,有人往往只凭个人的理解,各行其是,“取”、“弃”的原则和标准也常常因人因事而异.“取”与“弃”比较,“弃”双显得更加粗糙一些,“大胆一些”.这种情况,突出地表现在下面两种倾向上:一是从某种政治需要出发、套用现成概念或结论、缺少具体分析的简单化倾向;一是不问作品类型,一律以古代社会政治斗争的特点与作家的阶级出身、世界观相联系以决定作品进步与反动、优与劣的公式化倾向.这两种倾向在评论明代马中锡的寓言故事《中山狼传》的一些文章中有所表现.  相似文献   

11.
杜德桥教授在其<李娃传>英译及研究中开拓了<李娃传>用典的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太平广记>本<李娃传>的用典、用语与李娃形象特质的关系.李娃的身份是妓女,但典故却暗示了其作为淑女、超凡美女,甚至男性权威智者的形象.<类说>本<汧国夫人传>突出了李娃之"德",消解了男性权威智者特征,后世戏曲作品基本上沿袭这一特点,不断强化李娃的"节行",失去了唐传奇中李娃形象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寓言故事中,《中山狼传》是家喻户晓的名篇,但是对于文本的理解和诠释却一直有所简单化和概念化,忽视了其歧义结构的特征,尤其忽视了其中动植物意象的生态涵义。本文试图从文化、生态和心态三个方面重新解读这个寓言故事,并分析其复杂的文化过程,指出阐释和传播中蕴含的不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用典是一种修辞手法,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用典"为"事类",用典既具有"寄意"的作用,还可以增加文章的形式美,使之更富艺术性和感染力,而且符合当时社会审美趋势。《文心雕龙》中几乎每篇都涉及到用典,用典定篇名、用典阐述定义、用典阐发观点、构成论据以及用典总结全篇,可见用典也体现了《文心雕龙》"体大虑周"之特征。据典之法多样统一,主要表现为"言典"和"事典"。  相似文献   

14.
用典是一种修辞手法,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用典"为"事类",用典既具有"寄意"的作用,还可以增加文章的形式美,使之更富艺术性和感染力,而且符合当时社会审美趋势。《文心雕龙》中几乎每篇都涉及到用典,用典定篇名、用典阐述定义、用典阐发观点、构成论据以及用典总结全篇,可见用典也体现了《文心雕龙》"体大虑周"之特征。据典之法多样统一,主要表现为"言典"和"事典"。  相似文献   

15.
我国读者应根据《荒原》现代主义作品的文本性质 ,根据诗人的创作倾向及其所属流派和相关流派的创作倾向 ,运用现代文艺理论更新自己的阅读视角 ,调整期待视域。唯此 ,才能一定程度上弥合SSSHE自己与该诗的理想读者之间的差距 ,才能解读出《荒原》用典的必然性、必要性及其重要的文学、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康海《中山狼》杂剧以其深刻的思想寓意和独异的艺术精神,在明代戏剧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哲理性、形象性、寓言性、讽刺性,共同构成了该剧的基本特征;喜剧风格、童话色彩、泥土气息的完美结合,交织出它的艺术美;鲜明的冲突、强烈的对比、本色的语言、紧凑的关目,是其最主要的戏剧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17.
王勃的《滕王阁序》是骈文发展史上成就最高的作品之一,其语言优美,句式多变,善于用典。其典故来源广,用法灵活多变,用典贴切。通过赏析《滕王阁序》用典艺术,理解文章的主旨,提高文本鉴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已选入一九七九年湖北省编高中《语文》第四册。这首词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晚年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历来被许多评论家认为是《稼轩词》中第一流的作品,如明代著名评论家杨慎在《词品》里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是很有见地的。这首词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感情悲壮;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精湛的艺术构思,纯熟的艺术手法。京口北临长江,三面环山,如猛虎雄踞。作者登临京口北固亭,千古江山,奔腾眼底,历史兴废,齐涌心头。通过怀古,抒发了作者坚持北伐抗金,向往统一祖国的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19.
用典是古典诗歌的一大特色,善于用典更是《纳兰词》的一大特色,纳兰用典或抒情或言志,用典不仅多,而且典故多与词境融为一体,独造新境,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才能。  相似文献   

20.
一、言简意赅,含蓄有味——明用   所谓明用,就是用典故的字面意思,并将其所具有的特殊含义加以扩大,变为泛指。《滕王阁序》中的“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天柱高而北辰远”等句中的用典即属明用典故。   “龙光”之典见于《晋书·张华传》,张华因斗、牛二星间有紫气照射而在地下掘得龙泉、太阿两剑,两剑的夺目光芒即龙光。“徐孺”之典见于《后汉书·徐禾犀传》,东汉名士陈蕃任豫章太守时不接来客,惟因家贫在家种地而不肯做官的徐禾犀来访,才设一睡榻留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