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生物理实验操作能力是物理实验能力的核心部分。本文探讨了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的定义及其特点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的结构模型 ,讨论了该模型的特点 ,即整体性、静态性、动态性和自调性。根据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的结构模型及其特点 ,给出了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构建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规律和物理理论的基础。在模型构建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创造真实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感知能力,将模型建构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提取真实情境中的本质物理要素,将情景问题类比迁移为基础的物理模型。这样可将物理问题建构还原成熟悉的物理模型,促使学生对问题情境进行自主分析、深度分析,培养其物理模型建构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物理教学中几个模型的建立及思维方法,说明了模型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方式逐渐发生改变,教学逐渐由知识教学变为技术教学,主要是培养实用型的人才。在现代物理解题中应用模型解构,降低物理知识的难度,有效实现知识的实践化,能够将物理知识与模型实践结合起来,提高物理学习质量。模型构建的用途之一就是力学的相关知识,通过轻绳、轻杆和轻弹簧的理想化模型的构建,解决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物理解题并不单纯是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而是学生针对问题建构物理模型的过程.因此,教师进行物理习题教学前应分析学生基于模型建构的解题过程,发现学生的问题以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文章依据Gilbert提出的建模模型分析了学生在物理解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模型提取问题、模型表征问题和模型评估问题,同时获得了物理习题教学的两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尽管物理习题模型花样翻新,但其设计方法,大都采用依据提出的典型模型交替变更提供材料的形式,设计新的模型,以显示其物理本质。很多同学在解题时遇到新模型时感到陌生棘手,其思维障碍在于不善于把貌离神合的新模型与典型进行比较,去认识和把握新、旧模型物理本质上的共性,从而  相似文献   

7.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物理观念的发展和完善引领科学思维发展、科学探究深化和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养成。基于物理观念进阶水平层次分析,通过优化模型建构的教学过程设计,从回顾模型、丰富模型、分析模型、理解模型、应用模型建构等角度,探索基于模型建构和完善,促进物理观念进阶的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8.
“模型”在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物理教学中“模型”教学的设计思想是教授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陈锴 《物理教师》2015,(3):29-32
新修订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具有夸学科的特点,可以作为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物理解题进而构建解题的认知过程模型的理论基点.在该分类学看来物理概念和规律是概念性知识,它决定了与之对应的程序性知识,而此程序性知识在物理解题中起到组织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可以建构出物理解题的认知过程模型.认知过程模型揭示了物理解题是应用或是创造了产生式系统,由此可以借鉴行为—矫正技术,训练学生掌握产生式系统.  相似文献   

10.
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的结构模型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学生物理实验操作能力是物理实验能力的核心部分,本探讨了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的定义及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的结构模型,讨论了该模型的特点,即整体性,静态性,动态性和自调性,根据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的结构模型及其特点,给出了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研究物理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把研究的对象抽象成某种理想模型,然后研究理想模型的运动变化规律。在物理教学中注意渗透模型意识,对物理教学和物理学习都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2.
2023年高考湖南卷压轴题第15题来源于物理竞赛中的“椭圆摆模型”,试题的设计新颖、巧妙、灵活,符合物理学科思维的特点,对物理核心素养的考查到位,重点考查了学生模型建构和推理论证能力,是一道难得的好题.从试题解读、模型溯源和拓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在教学中要强化模型建构意识,提升模型迁移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物理学中许多模型的建立促使了物理问题的解决,如:伽利略的理想斜面模型,理想电表模型…….在教学中建立物理问题模型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从而使学生解脱"题海"的苦恼.  相似文献   

14.
模型的建立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之处,能够准确建立模型是顺利解决问题的前提。下面以几个常见问题为例,浅谈“柱体”模型在物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模型化教育已成为一种趋势,模型化教育是在物理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各种各样的模型,如碰撞模型、人船模型等。高考物理试题实际上就是这些模型的组合,学生如果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模型,在考试中不但能准确分析问题,而且能提高解题的速度,从而提高物理成绩。  相似文献   

16.
颉培林 《甘肃教育》2014,(24):58-58
正物理模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物理教育和教学中对物理模型的讲授是必不可少的。建立物理模型就要忽略次要因素以简化客观对象。合理简化客观对象的过程就是建立物理模型的过程,根据简化过程和角度的不同,可以将物理模型分为以下五类:物理对象模型、物理条件模型、物理过程模型、理想化实验和数学模型。下面,笔者就对这五种模型作详细阐述。一、物理对象模型这种模型是直接将具体研究对象的某些次要因素忽略掉而建立的,它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一、明确模型定义,树立模型思想所谓的物理模型实际上就是在我们学习物理或者求解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将物理问题条件逻辑化和直观化,以便借此来充分突出有关物理问题核心要素和根本特征,消除那些无关的干扰因素的影响,以便使我们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明确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实施过程,从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答有关的物理问题。二、建立物理模型,创设应用条件为了提升物理模型在物理问题求解中应  相似文献   

18.
认识物理教学中模型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德政 《成才之路》2009,(14):54-54
物理教学应立足于物理思想方法培养和方法论的渗透。在物理教学中渗透模型意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子弹木块”模型是一种典型的物理模型,一直备受高命题者的青睐.因为解决该模型问题要涉及到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等基本物理观点,便于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发现,该模型的分析思想和解题方法具有典型性和可操作性,如果在教学中借助该模型通过系统的分析和拓展,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物理概念,熟练掌握力学规律,有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物理课程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科学素养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科学思维,而模型建构是科学思维的第一要素。构建物理模型,突出物理情境问题的主要因素,舍弃次要因素,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物理事实,寻找现象的共同特征,挖掘物理问题的本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物理图景,使物理问题简单化。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初中生的模型建构意识,让学生体验模型建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