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西藏内地班(校)汉语文老师的一块心病。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曾在一次讲座中提及当前文言文教学上的误区:传统的命题,考查文言文也就只是考查词语的解释,句子的翻译,不少教师认为只有串讲,才能有实实在在的效果。这种误区,在西藏班的文言文教学中,同样存在。面对文言基础薄弱的藏族学生,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串讲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但一味串讲,只会使学生感觉文言文的学习索然无味,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十多年的西藏班的教学经历中,笔者摸索一些出适合藏族学生的有效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于文言文,学生往往会有一个思想误区,认为文言文距现代时间久远,学习文言文没有什么现实意义。所以除了应付考试,平时很少主动学习文言文。教师也会有意无意地夸大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差别,无形间加重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畏难情绪。而传统文言文教学中逐字逐句地串讲和翻译的做法,不仅费时低效,而且还使学生根本不能体验到文言文的魅力,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所以,要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中创新教法,指导学法,同时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我们姑且称之为提高文言文教学实效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3.
李淑华 《教师》2012,(12):89-89
新课标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方式,把"三案"(指学案、教案、巩固案)灵活地应用到教学中。如何利用"三案"把课堂教学向纵深延伸,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呢?我认为只有让数学教学"活"起来,才能让学生"动"起来。一、课前精心设计,突出学案的引导功能新理念下教师要彻底摒弃和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必须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4.
朱红 《现代教育》2014,(10):89-89
当前文言文教学存在着这样一种倾向,即比较注重文言词句的梳理,以求得字字落实、句句落实。当然,学文言文需要掌握一些词句的古今差异,并会翻译,但长期按部就班地串讲,就会使得课堂死气沉沉,抑制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也将被教师的"一言堂"而替代、剥夺。而事实上,每一个语文教师如能认识到文言文教学不仅是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文,更应是继承并弘扬我国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时,那么我们就会更加理性地对待文言文的学习了。  相似文献   

5.
韩晓红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4,(6):112-112,F003
目前,文言文教学仍存在诸多弊端,那种将文质兼美的课文割裂成支离破碎的零散知识的教法常使学生一头雾水。要改变文言文教学低效的现状,我认为,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作为突破口。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的活动才能生效。“让学生体  相似文献   

6.
<正>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西藏内地班(校)汉语文老师的一块心病。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曾在一次讲座中提及当前文言文教学上的误区:传统的命题,考查文言文也就只是考查词语的解释,句子的翻译,不少教师认为只有串讲,才能有实实在在的效果。这种误区,在西藏班的文言文教学中,同样存在。面对文言基础薄弱的藏族学生,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串  相似文献   

7.
由于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有明显的区别,所以文言文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而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教师串讲,学生做笔记,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变得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不理想.要改变文言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并且注蓖学生的学法指导,加强课内外积累和练习,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金玲 《内蒙古教育》2009,(21):29-30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为考虑课堂容量,通常以字句串讲为主,这种教学因其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鉴于文言文距离我们的生活较远而产生的字词句难以理解的特点,又不能完全放给学生自己来读,那么选择什么样的授课方式才能更符合新课改的精神,才能做到既尊重合理的传统又注重教学的创新?如何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9.
梁宜宁 《考试周刊》2015,(32):24-25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主要存在目标单一、教法不灵活、缺少迁移等问题,解决文言文教学现存问题,教师首先要做到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其次要精心设计导语。另外,还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文言文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教与学共赢。  相似文献   

10.
袁怀瑞 《考试周刊》2014,(53):31-31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作者认识到文言文教学要注重预习,重视培养语感,创设恰当的情境,增强学生对文言语言的感受能力。只有学生真正读通了课文,才能在诵读中读懂课文,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从而对学习文言文产生浓厚兴趣。当教师给学生创设恰当的情境时,学生会回赠教师一个意外的惊喜。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是古人用古代书面语写成的文章。学生学习文言文,既有语言的障碍,又有时代隔膜和思想距离。总结以往的经验,文言文教学以教师串讲作为学生学古文的主要方式。以为只有讲,才能克服学生的语言障碍,消除时代的隔膜,领会古人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师的一块"心病",长期处在"费时低效"状态。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少教多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为我们指明了提升文言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方向。一、谈"古"色变——呼唤"少教多学"现行文言文教学中,不少教师低估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天赋和潜力,低估了学生的语言生成能力,总以为如果教师不讲,即便是浅易的文言文,学生也是不懂或不全懂的。目前存在的痼疾主要有二种:一种是把文言文教成了古汉语,过于强调字字落实,句句翻译,串讲到底。整堂课学生都处于被动状态,他们自然会感到枯燥乏味,毫无兴趣。另一种是在如火如荼的课改活动中,有的教师脱离  相似文献   

13.
《考试》2007,(8)
多少年来,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始终是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加上一点古汉语知识的介绍;学生则忙于记词义、记译文。当然,学文言文需要掌握一些词句的古今差异,并会翻译,但长期按部就班、千篇一律地串讲,就会抑制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搞好文言文教学呢?笔者结合平时的做法,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学习好比是在煲汤,必须是"文火慢炖",我们要对文言文学习多下功夫,而且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和信心,这样,我们才能把文言文学通、学好,而我们的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所以必须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文言文教学。高效课堂源于有效课堂,基于有效课堂,当时间被用到极限时,教学必然从有效走向高效。  相似文献   

15.
小学文言文多以串讲的方式教学,学生学习比较被动,效果欠佳。《杨氏之子》(人教新课标版五年下)的教学,老师在尊重学生自主阅读过程的基础上,大胆改变了串讲的方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对文言文教学有所启示,对现代文教学也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正>初中文言文教学长期以来都处于模式单一、枯燥乏味的状态,缺乏整体感。一般的传统教法是逐字逐句地串讲,做到字词落实,过多强调语言难度,忽视思想深度;过多强调"字句落实,句句清楚"式的割裂分析,缺乏古今互动,师生互动;过多强调教师的主导,串讲翻译,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等等。因此要把文言文教学从怪圈中引出来,必须要从我们教师自己做起,去解决学生思想方面的误区,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文言  相似文献   

17.
杨芳 《考试周刊》2011,(47):40-41
教师应从文言文本身的特点出发,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多种多样,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才能营造一个有生气的教学氛围,使文言文的教学完全摆脱"填鸭式"的窠臼,不再枯燥,不再单调。  相似文献   

18.
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让学生学好文言文,就要让学生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要还给学生诵读时间,教给学生探究和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才能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预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这是不争的事实。针对西藏民族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行为习惯,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促使学生养成认真预习的好习惯。特别是中等生和学困生,只有通过预习后的课堂学习,才会让他们在课堂上更容易听懂,跟得上。但是,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未必就能够自觉预习,把预习落实到平时的学习中去。参与预习,更不等于有效地预习。在实际教学中,更多学生选择了老师布置才会去预习,有时候老师布置了,却未必去预习。更有学生不喜欢预习。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的预习就谈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学习语文有两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根据我多年教学经验及其效果来看,我认为这要从提高学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下手,而且必须从课内和课外两方面抓才有可能见效。一、课内狠抓基础1.抓好预习我觉得文言文的预习比其他任何一类文章的预习更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