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诗文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部分。古诗文教学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组成元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而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要引入传统文化,进一步引导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塑造学生的文化情怀,进而全面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新课程教育教学目标。本文针对中国古诗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教育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中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传承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2.
学校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之一。近几年,笔者通过对甘肃高校艺术学科中音乐教育专业和声乐演唱专业教材的了解,发现所使用的教材当中,有关区域音乐文化方面的声乐作品和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的作品较少,而这些内容恰恰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内容。这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为此,笔者提出这一问题,和相关专家老师共同探讨并形成统一意见,把传承优秀文化的精神进一步落到实处,通过建议对当前教材的调整,更进一步补充这一领域的内容,从教材建设的途径中,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一定的素材。  相似文献   

3.
实践教学是工业设计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实践教学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的效果.在专业实习这一实践教学环节中,通过引入"三真一模拟"的实践教学新模式,试图解决之前专业实习在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内容和形式以及实习管理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为校外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处于动态过程的原生态民间体育文化,当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时,非物质文化也会相应发生改变,在城市化、现代化和市场化进程中,民族体育文化遗产在新时期的保护与传承受到冲击。如何利用高校体育专业教学这一平台,针对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传承合理地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中原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华夏文明重要的传承区.文章着眼于中原文化的基本内容与特点,分析了河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论述了中原文化的特性,提出了中原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传承应从根源性与基础性上加强对中原文化传统的认识,从包容性与开放性上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从原创性上指导设计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国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传承传统文化是语文学科不可推卸的任务。在语文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非常重大,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学生和教师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一直是重点研究的课题。简要介绍了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法,旨在为传承传统文化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语文作为我国高等院校所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提高当代大学生语文素养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就从大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入手,提出传承传统文化的措施,以期为相关语文专业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传统节日文化汇集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是传承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增长知识,获得启发,又能够陶冶情操,增强文化自信,弘扬美德。本文分析当前小学德育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现状,并提出促进小学德育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效融合的措施。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其他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落实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传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任何文化的传承都要以更年轻的一代人为对象。人们把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希望自然而然地寄托在了青少年身上。适合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青少年大多在学校接受教育,传统音乐的传承重任自然而然就落到了中小学校的肩膀上。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是音乐新课标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的学校音乐教学中,我国传统音乐连传承问题都没有解决好,弘扬更需努力。教学中我重视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引入我国传统音乐,对中学传承我国传统音乐的困难有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乡村游憩建设是新农村的内涵式建设,是一种健康的旅游发展模式。将乡村游憩设计思路和消费理念纳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系统,提升到国家发展道路的高度,对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建构中国现代文化、丰富世界文化体系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基于这一理念,乡村游憩建设需从乡土资源利用、乡村耕作与生产方式、乡村经济模式、乡村生活内容、乡村文化传统等方面着手,与新农村规划协调发展,遵循"小众旅游"、区域规划、文化发展、消费引导等设计原则,实现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建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现代文化,为人们提供持续奋斗的精神价值,创造民生幸福。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世代相传留下的重要文化资源,是各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的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载体,而职业教育则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创新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承担者。以广西物资学校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性传承研究实施路径为蓝本,提出了将非遗传统文化有效融入专业教学中,深化产教融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与传承,同时建设传承实训基地、开发非遗美育课程教学资源对专业传承人才进行培养,将“非遗传统文化传承”与“社区活动”有效融合等有效形式,为其他职业院校创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履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责,高校应该将传统文化精华融入教学.根据艺术设计教学的特点,文化传承的内容可以分为文化精神与价值观、传统设计思想、传统设计方法和设计元素等四个层次.在教学中要从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出发,梳理相关知识体系,针对性地组织文化传承的内容,通过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任务设置来实现相关的教学目标,以时代和生活为导向,在不断应用中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珠宝首饰的美是一种将材质、工艺、艺术完美结合的过程.截取中国传统图案中具有浓郁代表性的龙凤吉祥图案,本着传承与延伸的理念,阐述了在现代首饰设计教学中如何引导艺术类首饰设计专业学生把他们熟悉的艺术形式应用于既符合国际理念又能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首饰设计学习实践中,这不仅是发扬民族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现今首饰设计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一项创新性的教学课题.  相似文献   

14.
任何文化的传承都要以更年轻的一代人为对象.人们把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希望自然而然地寄托在了青少年身上.适合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青少年大多在学校接受教育,传统音乐的传承重任自然而然就落到了中小学校的肩膀上.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是音乐新课标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的学校音乐教学中,我国传统音乐连传承问题都没有解决好, "弘扬"更需努力.教学中我重视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引入我国传统音乐,对中学传承我国传统音乐的困难有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对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中的系列造型设计方法进行了理论研究。介绍了系列造型设计方法的概念、内容和关键技术。在结合产品造型设计教学案例的基础上,对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舞蹈的存在可为是历史悠久,舞蹈既是一门艺术也一种文化今生。舞者通过高超的表演技巧,可以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也可以将丰富的文化与精神通过舞蹈传达给观众,通过内在思想与感情折射出来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高校舞蹈教学里融入中国传统的文化,在培养学生对舞蹈技术的同时,也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化深入的探讨了舞蹈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只有将这两者相互结合,形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才能丰富舞蹈教学的内容以及对中国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7.
江苏科技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艺术审美和创新思维。运用设计创新、设计表现、工程应用的能力,解决产品系统服务及体验等实际问题,培养服务产品、装备及环境设计创意领域的一流专业设计人才,能够很好地适应行业及社会发展需要。以非遗紫砂陶艺的当代发展状态为例,基于地方传统文化的形成机制探索现代设计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承理念、传播目标,借鉴国外前沿设计课程融合模式、方法、体系,探讨我国设计教学的新生态。  相似文献   

18.
金玲 《小学生》2022,(12):7-9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对学生了解中华传统、传承优秀文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了解决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有针对性地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希望能为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改革中,将民族体育项目引入课堂教学,已成为当今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民族项目进入课堂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使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在现代教学中得以传承,有助于学生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背景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画是普通高师美术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其目的是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美学思想、艺术规律认识的同时掌握基本笔墨技法,推进中国画的传承和发展。而目前的中国画教学则是以西方写实主义的素描造型的教学模式为主,造成了人们崇尚西方文化的社会氛围和艺术审美标准,对于中国画专业学生影响的不仅是技巧,更是对文化的认同和传承的信心。中国画传统的师徒传承制和画院,在中国古代绘画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推动了中国画的发展。中国画作为国粹的文化载体在当前的高师教学中面临窘境,研究传统的中国画教学是对现代的中国画教学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