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话语是语篇中标示话语组织结构、作者对命题内容和读者的态度的各种元语言机制,在语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从元话语与基本话语的差异入手,讨论元话语的两种不同类型——语篇交互型元话语和人际互动型元话语,并进一步分析这两种元话语在语篇中的互动功能,旨在揭示元话语在语篇构建过程中的功能和规律,提高英语写作质量。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连贯、修辞、对话和评价方面探讨元话语和语篇互动之间的关系,指出元话语运用是语篇互动的表现,是一种有效的修辞策略。元话语表示作者在所展开的语篇中定位自己和读者,并在特定的语境中构建具有说服力和连贯的语篇。在语篇中作者控制互动关系的表达方式对于修辞效果十分重要。语篇的互动表明语篇由作者与读者或受众共同构建,元话语是体现这种互动的最明显的标记,体现语篇交际的主体间性,动态性和对话性。元话语既是显性也是隐性的评价手段,但本身没有正面和负面评价之分,通常与基本话语的评价共同作用,产生赋值评价意义,并对评价具有调控作用。揭示元话语和语篇互动关系对于二语写作教学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颖 《海外英语》2012,(14):215-216
元话语是作者组织语篇的重要手段。根据Hyland(2005)[1]理论,作为元话语重要的次范畴,互动元话语对将读者引入语篇,实现作者和读者的良性互动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从模糊语、增强语、态度标记词、自称语、介入语五方面探讨其在英语商业广告中的应用,展现广告如何实现与消费者的互动及劝说功能。  相似文献   

4.
元话语是用于组织话语,表达作者对话语的观点,及读者反应的一种手法,可以引导读者理解语篇信息和作者的态度.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将元话语知识运用到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探究元话语知识的讲解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5.
牛中娟 《文教资料》2011,(26):27-29
Hyland的元话语模式作为一种引导说话者/读者进行语篇理解和表达作者/说话者态度的手段,其可应用的领域十分广泛。本文利用Hyland的元话语模式来分析美国总统小布什离职演讲稿和奥巴马任职演讲稿,旨在通过元话语的使用及分布情况挖掘元话语的使用对语类和语域在语篇中的体现,以及达到各自演讲目的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作者可以借用元话语更加有效地在语篇中表明自己的态度,促进读者对于语篇的理解,引导读者参与并达到说服读者的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比较英语母语者与非母语者学术论文中的语篇元话语在实现劝说功能中的体现,可以了解语篇元话语在学术语篇中的分布情况以及各自特点,作这样的对比分析能增强外语学习者对语篇元语言与劝说功能的认识,提高学术论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大连大学学报》2020,(5):79-84
元话语是一种帮助作者组织语篇、表达其观点、实现与读者互动的话语策略。作为语篇分析领域的重要概念,元话语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基于Hyland 和Tse 的元话语理论,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刘欣和Trish中美贸易辩论为例,对辩论语篇中的互动式元话语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了使用产生差异的原因,旨在加深对辩论这一体裁的言语功能及特征的认识,为辩论者在辩论中合理有效地利用互动式元话语以达到交际目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元话语是语篇中表明话语组织框架、作者对命题内容和读者态度的各种语言机制。本文采用Hyland(2005)的语篇元话语分析框架,考察英语学术期刊结论部分元话语资源使用情况,以期研究结果为学术期刊的写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元话语是用于组织话语,表达作者对话语的观点,涉及读者反应的一种方法.它的意义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实现的.语境主要分为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本文首先对元话语和语境进行概念界定,然后以欧亨利著名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为例进行分析,发现该语篇通过元话语对语境进行构建,达到了其特殊的艺术效果.同时,该研究可帮助我们今后对语篇的理解、创作与批评.  相似文献   

10.
自Harris提出元话语以来,不同理论背景的研究者大量论述了元话语,原因在于元话语在语篇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组织语篇结构,构建作者与读者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对BBC新闻中的元话语进行分析,解读其元话语的分布,能提高阅读此类报道的质量,同时也能为元话语的深入研究开辟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元话语实现交互功能,是命题意义之外的意义成分,包括作者组织语篇、与读者互动以及表达对命题内容与对读者态度的显性手段。本文选择了一类学术语域特征突出、却尚未得到关注的小句级元话语资源——功能句干,重点考察其作为框架语、内指语和证据来源语的特征性引导元话语功能。从话语策略角度,我们将框架句干归类为"定点"元话语资源,将内指句干和证据来源句干归为"连线"元话语资源。研究发现,学术作者通过综合运用"定点"、"连线"等元话语策略来有效管理命题信息、合理组织语篇结构、引导读者按其希望的方式理解文本内容,从而实现"学术互动"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2.
元话语是近几年一直很受关注的语言学研究话题,它将作者的意图导入语篇之中,帮助并引导读者组织、理解、评价和反馈语篇的命题内容。运用心理空间理论来分析经济评论语篇中的元话语,说明经济评论者通过元话语实现现实空间和心理空间的连接,体现出评论者对现实经济状况的看法和认知。  相似文献   

13.
谢洪 《时代教育》2013,(15):136-137,5
本文采用Hyland和Tse对元话语的分类方法,对学术论文摘要中元话语的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进行了探讨。通过列举该类摘要中出现的多种引导式元话语与互动式元话语的使用,本文着重分析了元话语在构建语篇,表达命题内容,以及建立作者与读者人际对话关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元话语是组织语篇结构、表达作者态度和构建作者与读者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本文选取中英文报纸社论各60篇,对其中的元话语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英文社论中元话语出现频率总体上高于中文社论元话语,但汉语元话语也表现出其独有的特点。中英文社论中的元话语使用频率的不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印证英汉对比修辞研究人员关于汉语写作模式是读者负责型和英语写作模式是作者负责型的推断。  相似文献   

15.
元话语有利于作者构建连贯语篇,也能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语篇的内容和作者的表达意图。本文选取中英文期刊论文50篇,对比分析元话语在摘要写作中的分布情况和特点,探讨其使用异同点存在的原因。研究发现,英文期刊摘要中的元话语使用明显高于中文摘要,就具体手段而言,中英文期刊的元话语使用表现出各自的特点但也存在相似性。本文旨在提高人们对影响元话语使用的文化因素的理解,为国内作者撰写期刊论文摘要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6.
元话语是构建学术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它充分体现了读者与作者互动的言语表达方式,也反映了二者与语篇的关系.虽然对元话语的理论研究还没有完全成熟,但也是写作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文章选取了中西方学者论文各25篇作为语料,以Hyland的元话语理论为研究框架,通过对比分析中外学者期刊论文引言部分中元话语的比例、共同点与不同点,指出中外学者在过渡类元话语、依据类元话语、限定成分元话语和承诺标记元话语的使用方面比较相似,而在增强标记元话语、自我指称元话语的使用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同时发现,元话语在学术论文写作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研究期望对今后中国学者的引言写作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Hyland对元话语的分类方式,以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摘要为实证,探讨了英文摘要中元话语的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研究发现,二语学习者的论文摘要突出了元话语的语篇功能,弱化其人际功能。二语学习者的读者意识和元话语意识有待增强。  相似文献   

18.
话语结构标记是语篇作者引导读者理解话语意义的元话语手段之一,也是话语信息的组织框架。话语结构标记也是小说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其在英汉两种语言的短篇小说中有着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标记数量上,所占比重结构上,标记的体现形式和标记的显著程度上有显著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对阅读者产生意义与否,是决定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无内在动机、最终能否成为成功学习者的关键。本文在现代话语认知理论的观照下,尝试提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意义的构建模型,并将之用于教学实践,探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意义的产生过程。该探讨意在指出,语篇阅读本质上是语篇作者发起的与读者之间的一场交际事件,交际和互动的结果是作者交际意图的明晰化和语篇意义层级结构的产生。对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而言,其核心应该是教师基于话语认知和语篇意义构建模型,帮助学生成功把握语篇作者的交际意图,使学生与语篇作者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相似文献   

20.
标点符号是语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篇中缺少标点符号,将会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而译者若忽视标点符号在语篇中的作用,会影响译文的质量。为更好地了解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及其语篇衔接功能,以冒号、分号为例对比分析了两种标点在英汉语言中的语篇衔接功能,并探讨了零转换、转换成其他标点及转换成语言文字这三种翻译转换策略在冒号、分号英汉互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