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3 毫秒
1.
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范围有关“鸦片战争”的规定是:(1)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过程以上子目与《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子目完全一致。本节内容的重点是: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复习时应学会分析战争发生原因的  相似文献   

2.
在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教材中,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中都含有一个“新”字:1.鸦片战争后,新思想萌发:在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船坚炮利,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迷幻中惊醒,开始抛弃陈腐观念,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新思想萌发了。新思想“新”的本质含义是在当时的条件下,探索救国之路,具有爱国性和进步性。2.1905年,洪仁提出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新的地方是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在教学中是重点,但高考单独在这个点上命题,难度不好把握。《考试大纲》中的“考试范围”是这样规定的:1.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1)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过程(2)鸦片战争的影响《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这个子目的写法与现行统一教材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的三级标题几乎完全一致。那么,在“一纲一本”(也可以理解为一个考试大纲一套教材)的情况下,这两节的文字、图片、地图等内容都在命题的范围内。从命题角度分析…  相似文献   

4.
林桂平 《历史学习》2005,(10):12-17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Ⅲ)中的第三个专题,该专题的内容标准是“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的相关知识点是近年来高考文综和历史单科试卷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我们需要对现有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历程从鸦片战争后至新中…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起点,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新思想萌发是中国近代化的思想启蒙,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是中国第一个较为完整的近代化方案,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  相似文献   

6.
彭大军 《历史学习》2005,(11):14-15
高考文科综合考试大纲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学习,要求掌握以下4个知识点:英法发动侵略战争;《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这与现行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教材第三节的子目完全一致。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掌握。一、对照《教学大纲》,确立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的危害;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2.学习难点: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如何理解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原因。二、根据《考纲》要求…  相似文献   

7.
历史单元复习是高考总复习“第一战役”,其任务是落实基础,理清线索,概括阶段特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熟悉、理解、运用和巩固历史知识。采用什么方法才能顺利、圆满地完成这些任务呢?笔者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双基为主线,以考点为主旨”的思想进行了多年探索,总结了一些经验。现以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第五单元《国共两党的十年对峙》为例,试作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8.
据初步统计,在中国近现代史教材中,像“新思想”、“新学校”、“新阶段”这样具有“新”字的叙述有二十多处,本文试对其中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略作解释。1.“新思想的萌发”。(《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P29,以下简称“上册”或“下册”)新思想是指:鸦片战争时期,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到“天朝上国”的虚妄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先进之处,逐渐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向西方学习。2.“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三十多所新式学校”。(上册P39)新式学校是指:洋务派用于培养兴办近代工业和近代海军以…  相似文献   

9.
蒋成民 《历史学习》2004,(10):26-26
人教版现行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上册第一章第二节《鸦片战争的影响》,概述了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影响的三个方面即: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二、中国社会矛盾的变化;三、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许多教学参考资料在阐述三之间的关系时都认为“以社会性质的变化为主,其他两方面的变化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2003年第11页)。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真是由社会性质派生的吗?对此观点,笔认为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七节在阐释“新思想的萌发”的原因时提到: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提倡“经世致用”,为新思想的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于“经世致用”,许多同学不能正确理解。笔者在此简单分析一下,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后,在七八十年的时间里,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寻求真理,尽管西方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但它对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使中国步入了近代化的历程,使中国的发展方向符合时代潮流,使古老的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因此对“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进行梳理和整合,对于近代史复习及准备高考都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
驳《鸦片战争也应有“维护商业”的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中国近代现代史》教科书上册第一章第一节《鸦片战争》有一道课后练习题:“西方学者说鸦片战争是‘维护商业’的战争,对不对,为什么?”编者安排这道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批评西方学者的谬论,深化对鸦片战争的认识。编者曾到全国许多省市介绍教科书。每次都特别强调所谓“维护商业”的战争是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御用文人歪曲鸦片战争性质的谬论。  相似文献   

13.
[选自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材(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章第七节。]【教学构思】本节课是讲述从鸦片战争前后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思想界变化的一节专题课,内容相对较少,教师可安排较多的学生活动时间。对于新思想萌发的原因,应从可能性和必要性两方面去讲解,并重点阐明新思想的特点。对于新思想的萌发,教师应指导学生准确把握新思想在几部著述中的具体表现,指明:林则徐、魏源等都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这一阶级属性;关于《资政新篇》,应抓住其“资本主义色彩”这一点进行讲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向西方学习”新思想产生…  相似文献   

14.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鸦片战争》一课说:“1842年8月……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此外,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教材《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课有关于中国近代第一个地方傀儡政权的介绍。笔者在教学中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发现,大部分同学认为“联军委员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地方傀儡政权。后来听过应聘大学生的试讲和一些教师对这一问题的讲解也发现相当一部分人把“联军委员会”讲成中国近代第一个地方傀儡政权。这是一个误解。但有些老师仍说,这一结论是从课文上下行文得出的。笔者就课文表述与语言教师探讨过。课文是这样描述的:“(1857)年底,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城。两广总督叶名琛被俘,广东巡抚柏贵降敌。英法联军在广州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还成立了联军委员会。柏贵仍任原  相似文献   

16.
在讲授2007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章《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一课《鸦片战争》时,笔者感到本课的反侵略思想不够突出。反侵略的英雄将领只重点讲述了满族将领海龄率领守兵“血积刀柄,滑不可握,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现行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上册第一章第二节《鸦片战争的影响》,概述了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影响的三个方面即: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二、中国社会矛盾的变化;三、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许多教学参考资料在阐述三者之间的关系时都认为“以社会性质的变化为主,其他··两方面的变化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2003年第11页)。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真是由社会性质派生的吗?对此观点,笔者认为有待商榷。从时间角度看,近代中国民族矛盾在鸦片战争爆发时(1840年)表现得尤为突出,笔者没有查到有关鸦片战争期…  相似文献   

18.
新编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第一章讲述了 19世纪 4 0— 60年代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与现行教材相比 ,新教材更具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特色 ,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本章共分为七节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保卫太平天国的斗争、新思想的萌发。与现行教材相比 ,本章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 构建章节结构 ,突出阶段特征。新教材在结构上“质”的变化是 ,每章展示一个历史发展阶段 ,而不是一个…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考试说明》的学习可知,我们可把高考的“考试要求”分为两种:一种是能力要求,《考试说明》中列出了要考查的五种能力及要求;另一种是内容(或知识)要求,《考试说明》中列出了要考查的内容和两个(I基本、Ⅱ较高)程度及要求.在高三复习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深刻理解考试要求,才能准确把握复习难度,从而达到“减负增效”之目...  相似文献   

20.
张志文 《生物学教学》2002,27(5):13-13,12
在“3+理 (文 )”综合科的高考模式中 ,生物科学作为综合科的一部分内容列入高考科目。从考试知识范围来看 ,生物科是理科综合科中内容最少的学科。内容少 ,复习时间长 ,学生的学习容易造成高原现象 ,如何克服“高原现象”、提高学生的能力呢 ?这是高三《生物》教学必须思考的问题。1 复习目标第二轮复习不同于复习基础知识的第一轮复习 ,第二轮复习要避免高原现象 ,着重提高学生的能力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来适应高考。因此认真学习考试说明 ,把握高考对学生的要求 ,在复习中针对学生实际提高学生相应的能力 ,让考生达到或超过考试要求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