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爱无言     
刘怡君 《初中生》2007,(6):35-39
从古至今,我们看到过很多歌颂母亲的文章,父亲的身影却显得有些单薄,他常被儿女忽视。父亲不善言词,不懂得讨儿女们的欢心;甚至孩子们见了他也是低首垂眉,不敢说话。孩子们犯了错误时面对父亲如坐针毡,只想远远逃离。父亲很少有与自己孩子谈心、得到孩子们认同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父爱无言     
白之狐 《初中生》2007,(17):35-39
从古至今,我们看到过很多歌颂母亲的文章,父亲的身影却显得有些单薄,他常被儿女忽视.父亲不善言词,不懂得讨儿女们的欢心;甚至孩子们见了他也是低首垂眉,不敢说话.  相似文献   

3.
我的父亲     
父亲已八十有余,仍单独生活,可他有四对儿女,却无一人在其身旁。母亲在世时,父亲忙于家中几口人的口粮,整日在外劳作,不曾做过饭,洗过衣。香港回归的那一天,母亲去了,离开了她的八个儿女,离开了她相濡以沫的丈夫——我的父亲。那时,我在家乡上班,能经常看到父亲,他很消极,他常说,他听到母亲在他床边哭泣。从此,父亲就日渐消瘦下去,眼中没有了往日的明亮,笑容也逐渐从他脸上消失。在我的记忆里,他总是和蔼的容颜失去了温暖,变得漠然。我们想法劝慰父亲,并且拿走了与母亲有关的一切物品。可我知道,我们拿不走母亲几十年留在父亲脑海中的记忆。也只能让时间去淡化它,使它不再凸现在父亲眼前。  相似文献   

4.
你能做到吗     
曾听一位朋友说,每每想起去世的母亲,便痛心不已. 我这位朋友的父亲过世早,母亲含辛茹苦,把几个儿女养大成人,操劳一生.虽然儿女们都很孝顺,但他们为各自的工作和小家奔忙,没有谁能满足她的心愿一陪寂寞的母亲说说话.后来老人病重,儿女们都来了,去世前,她对围在身边的儿女们说了很多话,虽然吃力,但却兴奋.儿女们心疼母亲,劝她少说话、多休息.  相似文献   

5.
采访陈金水,非得拜访他母亲。陈金水出世才18天,父亲便离他而去,全靠母亲含辛茹苦扯拉他成人;而陈金水在西藏结婚生育后的一对儿女,也是由他母亲养育长大的。他母亲现已年逾九旬,虽说年事已高,耳朵不便也不太记事,但依旧自理生  相似文献   

6.
“刺猬”是他的外号。在经历了家庭变故后,他变得孤单、无奈、愤懑、冷漠。懂事起,父亲就一直在杭州工作,直到他读初三父亲才调回老家。粗暴的父亲使他敬而远之,而从小无微不至关心他成长的母亲却在他读高一时病故。他接受不了母亲离他而去的噩耗,更接受不了因父亲的不负责任而延误母亲的病情。几个月后,父亲又闪电般地再婚。怎一个“恨”字了得!他恨父亲,他恨这个家庭,他走向了叛逆之路。初中三年都是班长的他,开始了抽烟、  相似文献   

7.
有一句广告词说,“世上几乎所有的父亲都知道儿子的生日,可是又有几个儿子知道父亲的生日?养育之恩何以为报?”我想这话说得不错。还有,所有母亲都给自己的儿女洗过脚,可儿女们给妈妈洗脚却很少见到。这是为什么?我也说不清。  相似文献   

8.
父亲·奖状     
父亲几乎一辈子都是在窝窝囊囊中度过的,他没有做过一件可以让自己夸耀、令儿女们为之骄傲的事,他实在太卑微了,太渺小了。从小到大,我和弟弟妹妹都有意无意地冷落着父亲,甚至鄙视他。父亲的窝囊是出了名的。他不善言辞,年轻时就老实巴交、胆小怕事,遇到困难就爱流泪。用母亲的话说,就是树上掉片树叶他也害怕被打破头,一点儿没有男子汉的气概。  相似文献   

9.
为爱低头     
我父亲的性格,胆小懦弱,毫无主见,却又固执且死要面子。他凡事都要靠我母亲做主,与村里人发生纠纷时,他最后一句话总是:等我老婆来了再跟你讲。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我曾经打心眼里瞧不起他。父亲在父辈们中算得上是半个知识分子,曾经差点被推荐上了工农兵大学,最终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去成,然而他的同学却都比他幸运,一个个都吃上了国家粮。父亲由于面子的缘故,很少与同学交往,在我的记忆中几乎就没有。只听他说过早年他有一个同学在我们乡当乡长,父亲每次碰到他,总是直呼其名。后来乡长通过其他人委婉地告诉父亲,在众人面前不要叫他的名字而应…  相似文献   

10.
伤心父亲节     
写下这几个字,泪水已忍不住盈满眼眶。父亲节,一个温馨、充满亲情的节日,却让永远失去父亲的我心碎神伤,无限凄凉。 父亲去世已两年余了,我心底里却一直不愿承认这样一种现实。感觉中他仍然在遥远的家乡辛勤地劳作,遥望着远行的儿女,操持着那个虽然贫穷却充满着温暖和爱的家。两年了,思念每每像把锋利的锥子,总在不期然的时刻刺痛我的心。我竭力不让自己去沉浸其中,即使是看到母亲那孤单的身影、落寞的眼神。我知道自己在逃避现实,但我真的无法去面对。  相似文献   

11.
"刺猬"是他的外号.在经历了家庭变故后,他变得孤单、无奈、愤懑、冷漠.懂事起,父亲就一直在杭州工作,直到他读初三父亲才调回老家.粗暴的父亲使他敬而远之,而从小无微不至关心他成长的母亲却在他读高一时病故.他接受不了母亲离他而去的噩耗,更接受不了因父亲的不负责任而延误母亲的病情.几个月后,父亲又闪电般地再婚.怎一个"恨"字了得!他恨父亲,他恨这个家庭,他走向了叛逆之路.初中三年都是班长的他,开始了抽烟、酗酒、谈恋爱、打架斗殴……他桀骜不驯,当犯大错时,他的口头禅就是"不要你管"!老师不能管他,同学更是怕他.  相似文献   

12.
做儿子的在慢慢长大,父亲却仿佛变小了。从前,父亲指派我时,我总是“嗯、呀、噢”地答应着;现在,我向父亲建议时,他也只是“嗯、呀、噢”地答应着。我不知道,我们父子到底怎么了。出门在外,我经常挂念的是母亲,却很少想到父亲,有一回突然想到他时,却意识到对他的不公。我私下埋怨自己,为什么在别人面前有说有笑,一见到父亲就不言不语了呢?作为他的儿子,却不能给他带去欢笑,难道我只会向他伸手要钱?仿佛养活我是他必须执行的义务。母亲经常对我念叨说,你爸没有什么本事,只能让你跟着受罪。我听了并不在意,似乎母亲说得有理。因为别人家的孩子…  相似文献   

13.
回家有奖     
母亲节这天,最小的儿子坐长途车去看母亲。到了母亲家,她却正好出去了。小儿子在门口等得心焦,好不容易等到母亲回来了,他不高兴地问:"你到哪里去了?"母亲一脸倦容地轻声说:"去看你爸爸了。"小儿子这才想起.今年母亲节,正好是父亲的忌日,他却给忘了,心里顿时不安起来。小  相似文献   

14.
想父亲     
我的父亲有15年没有和我说过一句话了。埋他的那堆黄土前的柳树都已经很粗了。不知道他这15年想我没有,想他的儿女和我的母亲没有,倘若想了,又都想些啥。可是我,却总是想念我的父亲.想起我小时候父亲对我的训骂和痛打。  相似文献   

15.
那些人     
父亲临走前交给我一个官窑镏金莲鹤方壶,叫我收着,待他回来时交还给他。我应着,眼睛却对不上他复杂的神情。在开战的第二年,父亲去了战场。母亲为我买了一枚水獭形发夹,亲手为我别上。在走前叮嘱哥哥照顾我,两人一起坚强地活下去。  相似文献   

16.
寡言者自重     
我父亲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居家过日子,他只是微笑,从不表达自己的意见。母亲却特别善说。母亲絮叨的时候,父亲自然烦,就去担水,把水缸担满之后,就浇庭院里的丝瓜葫芦,总之是不让自己闲。他觉得劳动才是大事,有足够的理由使他免听母亲的闲言碎语。母亲知道他的用心,很是生气,对我们说:你们的父亲是个十足的大坏蛋,他懂得怎么折磨人。母亲总能从我们身上找到缺点,不停地管教。我们非常不耐烦,逆反之  相似文献   

17.
当母亲在手术室分娩时,所有人的目光都汇集在母亲的身上,很少有人看到有一个焦急的身影比所有人更不安地张望,那个身影的主人是父亲。当孩子窝在母亲怀里撒娇、耍赖时,一旁端坐的父亲大度而又有稍许羡慕地盯着一角温馨的画面。母亲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人,当母亲在接受神圣的赞许时,有一个身影却默默地站在一边,从不去争抢地一如既往地做着父亲该做的事。我觉得孩子是果实,母亲是红花,而父亲则是绿叶。只有绿叶的映衬,红花才会开得越发“美艳动人”、“光鲜亮丽”。绿叶把赞美与荣誉都留给了红花与硕果,自己却在欣慰地笑着,笑着……  相似文献   

18.
周礼 《当代职校生》2010,(12):37-37
舒飞是一个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少年。他的父亲是财政局的局长,母亲是一所重点中学的教师。尽管他有着令人羡慕的家庭环境,可是他却一点也不喜欢,相反他十分讨厌自己的家庭,讨厌自己的父母。父亲整日忙于工作和应酬,早出晚归,一天难得看到几回,更不要说带他去游乐场玩耍了。父亲在舒飞眼里只是一台可以源源不断地吐钱的机器。母亲是他的班主任兼英语老师,  相似文献   

19.
我出生于一个单亲家庭,听邻居多莉太太说,我的母亲生下我不久便去世了。父亲对于母亲的事总是只字不提,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很冷漠的人,他从不跟我多说话,在生活与学习上对我的要求却很严格。父亲开有一家公司,在我们这个小镇上算是一个富有的人,但我却从未从那里得到过像同学们那样多的零花钱。这还不算,他每天开车去公司时,都会经过我们学校,可是无论我怎样央求,他从来不肯让我搭他的便车,我总是坐公共汽车或者地铁去上学。为此,我在心里很瞧不起父亲,有时甚至恨得咬牙切齿。我将母亲的病逝全部怪罪在了父亲的头上,母亲肯定是受不了父…  相似文献   

20.
她上初中二年级时,14岁,正是需要花钱的年龄,父亲却下了岗。原因是父亲再也不能胜任他原来的工作了,他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这种病疼起来连走路都困难。只有母亲一个人上班养家,家里一下子困顿起来。那一天,她回到家里吞吞吐吐,学校组织春游活动,她实在不想向父亲伸手要钱,但父亲好像早就知道了,拿出10元钱给了她,然后很亲昵地说:"是你们老师告诉我的,老师问你去不去,别人能去咱当然也要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