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中西思维方式、价值观取向、审美习惯的差异,给文化内涵丰富的河西走廊旅游资源文本的英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以《易经》中的"不易、简易和变易"三易原则作为翻译河西走廊旅游资源文本的规范原则,在忠实再现原文内容的交际过程中,为实现交际意图和目的,对原文做适当的创造性的改写,在中西文化逐渐"糅合"的过程中,遵循"简易和变易"的原则,尊重中西两种本质不同的文化,采纳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促进河西走廊旅游文化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2.
中西因文化不同,表现在语言上也有较大的差异,颜色词是一个极富文化内涵的文化现象,通过对比中西红、白两色的文化内涵异同及翻译策略,以期可以管窥中西方文化差异并采取相应的翻译对策,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3.
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翻译方法,今天我们在翻译自己的文化时,不能失去自己文化的独特性,我们应该有良好的心态,尽可能真实地介绍自己独特的文化。  相似文献   

4.
从喜剧艺术的起源出发,归纳了中西戏剧中喜剧艺术在审美上的异同,并探讨了产生这些审美风格和观念背后的中西历史文化的不同。了解中西方各自对戏剧中的喜剧审美,能促进我们从一个具体的角度更好的了解喜剧艺术背后所体现的中西方不同的文化。  相似文献   

5.
中西方文化在源头上本就存在着诸多的不同之处,今年来翻译著作的不断增多,人们越来越清晰的了解到西方的文学作品,对中西的文化差异也越来越重视.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文化的差异体现的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的文化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语言翻译受文化因素影响巨大.中西方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渊源,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文化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无疑将对翻译产生很大影响.该文的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出发,重点阐述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外宣文本英译为例,针对新疆多民族聚居和多元文化特点,探讨跨文化传播学视角下外宣文本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发挥的重要性,并进行详细剖析。研究发现,外宣文本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体现在文本翻译的技术性处理上。技术性表现在对政治话语和对文化词语的技术处理两方面:对前者的技术处理表现在经意识形态析出后对外宣文本中政治话语的译法多元化;对文化词语的技术处理可能有多元民族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及其它三种不同类型。外宣文本翻译中政治话语的变通和多民族文化词语的有效传播,对译者是个较大挑战。除非译者发挥主体性,对文本中的一些话语进行技术处理方能成功实现文化摆渡。  相似文献   

8.
从《聊斋志异》的翻译解读彼得·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越来越多地被看作是源语与译语所承载的文化之间的交流,而这种跨文化交流的效果尤其受到文化之间差异的影响,因此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地处理这种差异就成为翻译研究的焦点之一。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理论提供了解决的方式。该理论指出应根据文化差异在不同文本类型中的不同地位选择翻译策略。具体在表达功能文本中,语义式翻译(本文归结为异化翻译策略)应占主导。本文通过分析《聊斋志异》中文化差异的英译,验证了文本类型理论在表达功能文本翻译上的可行性,并总结出四条选择翻译策略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古建筑因其特有的价值和文化内涵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学者们开始对古建筑书籍文本进行翻译研究,但结果良莠不齐。问题在于译者没有对其进行文本分析,忽略了古建筑文本的特殊功能和交际目的。而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为古建筑文本翻译开启了新角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她的三大文本类型"信息型"、"表情型"和"感染型"理论说明文本类型决定翻译方法,译者要根据不同文本类型的不同的功能和交际目的,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结合赖斯的文本类型与翻译方法相关理论,以贺州古建筑文本为研究对象,从分析贺州古建筑文本翻译研究现状入手,对其进行翻译实践研究,探讨古建筑文本的翻译特点及翻译方法,把贺州古建筑的风貌展现在中外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0.
刘然 《考试周刊》2010,(34):33-34
颜色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不论是英语还是汉语,其中的颜色词语都是丰富多彩的。由于不同历史文化的沉积,这些相同的颜色却产生了不同的象征意义。从中西方文化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到中西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对颜色词语象征意义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翻译是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其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熟悉和掌握两种文化和两种语言对翻译工作者来说非常重要。本文着重从历史宗教、地域和自然环境、社会习俗几个方面,就中西文化差异以及翻译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范露丹 《英语广场》2022,(36):27-30
由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背景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差异,二者在语言表达、价值观念上都各有不同。本文从中西方文化差异入手,以食品广告语为案例进行翻译,分析其语言特点及合适的翻译方法,将异国文化贴切地融入目的语文化中,以此来减少食品文化交流的阻碍。  相似文献   

13.
五四以前,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翻译活动的高潮。这三次翻译高潮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一种历史必然性,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为满足救国图强的需要,中国有识之士把西方先进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思想文化制度系统地介绍到中国,从而掀起了第三次翻译高潮——西学翻译高潮。本文将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角度,浅谈中国第三次翻译高潮的不同阶段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理论为归化和异化翻译法在不同类型文本中的运用提供了理论指导。旅游文本属于典型的"呼唤型"功能文本,以传递信息、诱导行动为主;同时,其间蕴涵着大量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信息。因此旅游文本翻译既要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信息,又要在语言形式上通俗易懂。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结合文本的不同功能和交际目的 ,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归化异化翻译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领军行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因此,旅游翻译也就自然成为当前译界讨论的热门话题。翻译与美学的结合,可为应用翻译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翻译的接受美学观告诉我们,在跨文化旅游对外宣传翻译中,译者要充分考虑并协调文化、语言、文本、读者等因素,根据不同文本类型,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参照不同的理论层面,在全球语境下翻译旅游文本。此外,译者应当增强相关领域的比较研究意识,借鉴吸收国外研究成果,更好地完成宣传中华旅游文化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高贝 《考试周刊》2009,(51):25-26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地位逐渐得到重视。本文对译者主体性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探讨,结合林语堂的英文著作《老子的智慧》及其翻译思想,从译者的文化取向、人生哲学与审美态度等主体性角度,讨论并分析了译者是如何选择翻译文本、确立翻译文化目的并选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从而完成中西方文化交流和传播任务的。  相似文献   

17.
以功能语言学的功能语言观为观照,探讨了不同文体类型文本的翻译标准。无论是翻译哪种文本类型的文章,都无一例外地需要追求和实现对原文功能的传递,这不仅是翻译的任务,也是翻译的目的所在。因此,功能对等是适用于不同类型文本的共同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18.
姜逸云  邵春美 《海外英语》2012,(16):142-143
近年随着矿业的迅猛发展及矿业文化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与矿冶类相关文件的翻译渐渐增多。该文首先对矿冶类文本的定义和特点进行阐述,依照文本类型理论对矿冶类文本中包含的信息进行划分,并分析该类文本中信息的特点从而分析此类文本的翻译策略,以期能够对矿冶类文本的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9.
在英汉对比研究翻译中,根据不同的交际功能可以将文本归纳为不同的文本类型,而不同的文本相应地反映出不同的语言文化差异。拟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来分析英汉互译,旨在研究英汉互译中不同文本类型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处理文化承载词的对外英译问题,需要同时考虑原文功能与翻译目的。以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为例,运用文本类型理论和目的论探讨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在表达性、祈使性、信息性和审美性文本中的英译策略,指出在不同类型的文本下,译者应根据文本类型的特点及原文与译文的目的,对中华思想文化术语英译采取灵活多样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