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动物能否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以及动物是否享有法权等问题上,一些开明的“主、客二分法”学者认为,动物可以得到特别的保护,但只能是特殊的客体;另有一些学者,接受“主、客一体化法”理论,认为动物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伴侣动物与收养家庭之间应该是何种法律关系,从伴侣动物的特殊性出发应该将二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定义为拟制血亲的准收养法律关系,也就是介于“主、客二分法”和“主、客一体化法”之间的一种准主体、拟制血亲的准收养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就拟制血亲间、姻亲之间以及丧失生育能力的表兄弟姐妹之间能否结婚等问题进行研究,并追踪在完善禁婚亲立法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离婚率升高,再婚家庭中继父母、继子女关系确认问题一直得不到高效便捷的解决。现存的收养制度对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关系的确认存在着诸如认定困难、立法矛盾等问题。着重于分析基于不完全收养制度来确认继父母、继子女关系即拟制真系血亲关系,也就是说以收养制度作为生效要件对相关制度构想和价值进行分析是十分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4.
注意规定和法律拟制作为立法手段可以有效地指导司法实践,但由于理论界对注意规定与法律拟制的普遍缺乏研究,加上注意规定与法律拟制之间又极容易混淆,因而造成刑法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往往将法律拟制理解为注意规定或者将注意规定理解为法律拟制,从而导致刑法适用错误,造成罪刑失衡,刑法的正义性无法得以实现。所以本文拟从犯罪本质和刑法解释的角度来界定注意规定与法律拟制的区别方法。1注意规定和法律拟制的概念和特征注意规定是指立法者在容易混淆此罪彼罪的刑法条文中使用,通过引用基本规定以期望司法者引起注意的一种提示性规定。之所以立法者要做出这样规定就在于刑法条文之间的复杂性容易适用错误,所以立法者的意图就是要提醒司法者该如何适用刑法条文。也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刑法》设立注意规定的目的主要在于防止司法人员在司法的过程中混淆《刑法》的有关规定,或者忽略一些应该按照犯罪处罚的情形。”[1]正因为其是提示性规定,所以其表述的内容并没有修正(增减)引用的内容,也就是说,注意规定的内容与该条规定所要引用的条文内容具有一致性。法律拟制是指立法者将原本不符合某种刑法规定(基本规定)的行为,但在刑法目的的指引下将其使用某种刑法规定(基本规定)的立法技...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自认规则没有作出明确规定。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12月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该《规定》明确规范了自认制度,已构建起我国自认制度的框架。本作从实践操作的角度,对自认的对象、自认的法律效力及限制、附加限制的自认问题、拟制自认、《规定》第8条与第74条的矛盾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6.
法律规避是国际私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自从产生以来,其效力问题在理论界和实践中一直存在着严重的争议,笔者从促进国际经济关系角度出发,对法律效力提出新的诠释,同时对我国立法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慈善事业法》与民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等多个法律部门发生关联。从法的形式看,与《慈善事业法》相关的立法有中央层级不同效力的法律规范和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从已有的具体内容看,有的可以且应当被《慈善事业法》所吸收,有的则需要废止或加以修改。《慈善事业法》与其他相关立法的关系,涉及立法权限的划分和法律体系的统一,关乎慈善事业立法的科学性和有效实施。慈善事业立法需要重点关注并妥善处理其与民事法律、《公益事业捐赠法》、《信托法》、《行政许可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关系,还需确立慈善服务等在立法中的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8.
从立法技术角度对国家和地方的语言文字立法活动进行了分析,指出现行语言文字立法在法律效力、法律层级、语言关系类别、地方语言文字立法理论等应当改进的地方,并对重庆语言文字立法作了点评。  相似文献   

9.
动物法律地位的界定及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从德国民法典第90a条规定“动物不是物”及德国1998年修订的《动物福利法》和奥地利2004年修订的《联邦动物保护法》把动物确定为人的伙伴动物之后,动物的法律地位问题再次得到我国学者的关注。一些学者经研究后认为,动物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在对这些立法及国外特殊的判例和风俗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动物只能是特殊的法律关系客体或者保护对象。  相似文献   

10.
自夏禹王朝以降,中国的法律制度和文化已有四千余年的历程。如今的法律文本既有对传统的继承,也吸收了域外法中立法的精髓,法律语言也是兼容并包。法律拟制就是其中为了弥补社会需求和法律语言之间的断层的立法尝试,本文从语言学的模糊性角度分析立法语言,并结合专利法中"普通技术人员"一词探究法律拟制在解决语言模糊性方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特殊教育立法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法律体系不完备,结构层次不完整;整体上立法规格较低,法律效力不足;特殊教育法律相对笼统,可操作性低;立法科学性低,立法人员思想观念和专业素质弱。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特殊教育立法体系,注意立法质量,提高特殊教育法的层次;倡议建立相关立法监督机关,以保障法律的实施效力;增强立法的可操作性;加强立法人员特教素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法定的一罪包括集合犯和结合犯两种形态,故而区分法律拟制与法定的一罪就必须分别区分法律拟制与集合犯、结合犯。集合犯和结合犯实际上均属于将数罪拟制为一罪类型的法律拟制。处断的一罪中可能与法律拟制存在"交集"的是连续犯和牵连犯。连续犯与法律拟制之间实际上呈一种交叉的关系,其交集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3款、第二百零一条第3款、第二百六十三条等11个经法定化的连续犯条款。牵连犯与将数罪拟制为一罪类型的法律拟制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如均是将实质上的数罪以一罪处断、所包含的数行为之间均具有异质性和一定程度的牵连性,以及均是将数罪以其中的一个重罪定罪或从一重罪从重处断等。当然,牵连犯和法律拟制具有更大的相异性:牵连犯是将数罪酌定为一罪处断,而法律拟制是将数罪法定为一罪处断。正是这个区别决定了牵连犯和法律拟制在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框架内只能呈现平行的状态,而并不存在任何一个既是牵连犯又是法律拟制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立法法》是一部宪法性法律.现时期中国立法的实际生活显示出,立法经验的确需要以《立法法》的形式予以总结、反映和固化,使这些经验得以上升为国家意志,以便更好地推行.《立法法》在适应这种需求方面完成了其基本任务,但在解决了立法活动中存在的部分问题的同时,又增加了新的矛盾与法律的冲突--即面临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我国《立法法》未能涉及立法与市场关系的根本问题,未能从宏观层次将国家调控与市场的自发机制结合起来.从这个角度出发,探讨《立法法》本身条文以外的制度上的一些根本问题,以求对《立法法》作一些现实性思考.  相似文献   

14.
从《票据法》第30条条文来理解,似乎是否定了空白背书具有法律效力,但是该务存在着立法上的漏洞,在实践中也欠缺可操作性。从各方面综合衡量,我国票据法应当立法承认空白背书的法律效力。最高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9条从司法的角度肯定了空白背书的法律效力,但是无法解决各种票据转让形式下空白背书的连续性问题,应当对其作扩大解释,并结合背书的基本原理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拟制自认的概念出发,结合各国立法实例,探讨了拟制自认在适用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特殊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立法进行评析,并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法理角度深入细致的分析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主体,即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学生四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并以此为视角提出了一系列完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建议,包括修订《职业教育法》、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清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地方性法规等。  相似文献   

17.
注意规定和法律拟制作为立法手段可以有效地指导司法实践,但由于理论界对注意规定与法律拟制的普遍缺乏研究,加上注意规定与法律拟制之间又极容易混淆,因而造成刑法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往往将法律拟制理解为注意规定或者将注意规定理解为法律拟制,从而导致刑法适用错误,造成罪刑失衡,刑法的正义性无法得以实现.所以本文拟从犯罪本质和刑法解释的角度来界定注意规定与法律拟制的区别方法.……  相似文献   

18.
浅析探望权     
自新婚姻法颁布以来.探望权的设置给离婚当事人对子女探望权的行使开辟了一条新路,然而探望权的立法、执行却不尽完善,备受争议.虽探望权在婚姻法律关系中地位并不显著,但却关系着婚姻法的构建.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分析探望权的不完善之处,从立法、司法到执法的角度对探望权提出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19.
一、为什么要赋予一定条件下要约邀请行为以法律效力  我国统一《合同法》第 1 5条规定 :“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也就是说 ,我国立法史上首次将要约邀请写入法律条文 ,但又不赋予其法律效力 ,正如著名学者江平所言 :“无法律拘束力 ,写来干什么 ?值得思考。”究竟要不要赋予要约邀请以法律效力 ,以及赋予其怎样的效力 ?笔者从确认侵权责任中的信赖利益赔偿制度的角度出发 ,对过错要约邀请的法律意义作一初步探讨。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  相似文献   

20.
张伶 《考试周刊》2013,(68):29-3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10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第6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由于立法上的缺陷和不足,致使检察机关在行政诉讼中的职能发挥受到阻碍和制约.为了考察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工作的现状,本文探析了具体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完善基层检察院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