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家的教育体制和财政体制决定了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对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影响。文章对中美两国现行高等教育拨款体制进行了比较研究,有利于揭示两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的共性和个性,为健全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英、日、德三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它们颇具特色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英国的典型中介机构运作体制突出绩效导向;日本高等教育财政分配制度结构具有多元化特征;德国以州政府为主导的拨款模式凸显了政府的主导作用。英、日、德三国的成功经验对构建与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促进我国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有限资源的有效配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现状及趋势顾清扬(华中理工大学)我国教育投资包括高等教育投资一直是政府和教育界经常讨论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政府财政对教育拨款的增长速度明显减慢,这给教育系统带来很大压力和一系列问题。因此,要认识我国教育问题,首...  相似文献   

4.
英国高等教育财政模式是学院模式的代表,现行英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是通过拨款委员会这一中介机构进行,但近些年来,由于受教育大众化、市场化,以及财政紧缩的影响,英国高等教育财政改革已经进行改革,并呈现出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财政自主化、企业化的发展趋势。本文对现行英国高等教育财政模式和改革趋势的分析,期望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英国高等教育财政模式及其改革趋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英国高等教育财政模式是学院模式的代表,其教育资源的分配是通过拨款委员会进行的。但近年来,由于受教育大众化、市场化等因素的影响,英国高等教育财政已经进行改革,并以资金来源的多元化、财政自主化等为发展目标。文章通过对现行英国高等教育财政模式和改革趋势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校贷款剧增,从而引发了我国高校的财政危机问题。本文基于比较视角提出了几点美、英、日等国在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方面值得我们借鉴的方面,以利于我国高校财政危机的解决。具体包括:(1)设立独立机构负责高等教育拨款;(2)公式拨款与增量拨款、合同拨款等方式相配合;(3)建立有效的拨款监督机制;(4)政府严格监管高校融资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前地方高等教育财政存在投入不足、投入失衡及投入效益不高等问题。究其原因,一是财政分权和政府行政集权的矛盾,二是财政分权体制缺乏法律保障,三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财政投入差异大,四是政府拨款制度本身存在问题,五是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六是经费预算编制欠科学细致,执行中审计监督欠力度,为解决这些问题,应缓和财政分权与行政集权矛盾,完善财政分权法律制度,强化教育投入法律的制定与执行,完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以及改革财政性教育经费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我国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  相似文献   

8.
一、香港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构成要素1.香港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内涵。一般意义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指的是,在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中,政府、社会、个人与高等教育机构间形成的在财力分配上的责权关系及组织运行方式。它与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拨款体制有相同和不同之处:高等...  相似文献   

9.
一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是该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集中体现,它直接影响着高等学校的终极发展.目前,高等教育财政拨款问题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十大问题之一,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方式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高等学校的稳定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与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拨款体制进行比较,得出有益经验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拨款制度的核心是拨款体制的机构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财事权分离,拨款体制与机构改革处于两难困境.考察发现,英、美、印三国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迥异、拨款体制的机构特征异化,但三国的最大共同之处在于高等教育拨款体制中都有中介机构参与.构建我国拨款体制框架,不仅要坚持有条件的财权和事权统一,更应注重集中管理下的分权和管理线条的扩张,增强拨款体制的柔性.  相似文献   

11.
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财政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内地和香港高等教育 ,在财政体制、分配关系、拨款模式以及调控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异 ,但在投资主体多元化、拨款依据和学生资助制度等方面又呈现出许多共性。本文旨在通过对两地高等教育财政异同点的比较和分析 ,进一步探讨“一国两制”条件下 ,不同高等教育财政模式存在的合理性以及相同高等教育财政模式运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教的市场特征与市场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个人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正逐步走向大众化、终身化、现代化,正由传统社会的“奢侈品”转变为现代社会的“生存必需品”,标志是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急剧上升;由过去的政府财政全额拨款,转变为政府与个人共同承担教育成本,经营成分开始显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到目前公立、民办等多元化办学模式的出现,市场竞争机制逐渐形成。高等教育已成为“一种个人追求的渴求商品,存在着国际(和国内)贸易而带来购买者、贩卖者和中介者的商业利益。”因此探索我国高教市场个性特征与市场化管理显…  相似文献   

13.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平与效率是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目标。财政的公平和效率有利于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地发展。本文通过对高等教育财政体制中存在问题的探讨及时成因的分析,从中选择出了适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财政体制改革道路。  相似文献   

14.
二战后日本高等教育规模大幅扩张,高等教育财政体现出关注公平和教育机会的价值导向。与之相对应的高等教育财政投资主要包括国立大学的法人补贴、私立大学的日常成本费用补贴、非机构性补贴等。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日本高等教育财政体制进行了系列变革,近年来实施的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标志着日本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激进变革和完全转型。新的财政拨款体制加强了国立大学财政自主权,强调了第三方评价与大学绩效拨款的关系,突出了倾斜性竞争资源配置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高效与卓越成为财政体制改革关注的目标。日本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果,但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日本政府正在艰难地确定现代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重新定位和高等教育财政投资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5.
改革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提高财政投资的效率和效益,成为各国政府解决高等教育经费短缺的重要举措。梳理分析中英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演变历程及特点得出,中国高等教育在财政拨款模式方面应加强高等教育财政立法,完善教育财政拨款法律法规;设立拨款中介组织,增强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的科学性;构建绩效拨款机制,优化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支出结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完善拨款绩效指标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英国高等教育财政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高等教育财政模式是学院模式的代表,其教育资源的分配是通过拨款委员会进行的。但近年来.由于受教育大众化、市场化、财政紧缩等因素影响,英国高等教育财政已经进行改革,并呈现资金来源多元化、财政自主化、企业化等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现行英国高等教育财政模式和改革趋势分析,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是一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集中体现,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则决定于该国教育体制和财政体制状况,教育体制和财政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必然深刻反映出一国的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背景。本文从中国和澳大利亚两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体制作一比较,从而找出两国之间的相同与相异之处,提出我国今后的财政拨款体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拨款机制与模式的改革方向探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拨款机制与模式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从国家宏观层面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拨款机制与模式的改革方向:构建“政府→中介→学校”三方协调运作机制,从单一的“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模式改为“公式加合同”复合模式,以及从单一的参数公式拨款到多指标公式拨款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的财政中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财政中立,是指中央及地方对高校的公共财政投入和经费管理等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不改变原来的高等教育总需求状况,从战略的高度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常态地、持续地保证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质量。高等教育财政中立表现为在高等教育经费总量投放、结构调整上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均衡统一。财政中立是相对的,它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环境的客观要求。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政策一直处在扩张型、紧缩型、中立型交替和混合发生作用的状态。进入2007年之后,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出现向中立发展的趋势,但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建立和健全地方高校的上级财政补助机制,加快高等教育拨款法规的立法进程,扩大高等教育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才能真正实现高等教育财政中立的目的和要求。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小学教育的费用,包括国家财政对中小学的拨款;用于中小学的税费和附加费;社会集资、捐资;中小学学杂费收入;学校勤工俭学或其他收入。其中,国家财政对中小学的拨款是中小学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据1990年不完全统计,约占中小学经费的71.26%。1980年进行了财政体制的改革,中央和地方实行“分灶吃饭”.自此,中小学经费基本上由地方财政负担。地方各级政府把中小学经费纳入本地区财政预算,通过财政支出对普教进行拨款,普教经费成为地方预算支出的一部分,它包括预算内事业费拨款,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拨款;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各种专项资金用于中小学的支出。中小学经费的拨款体制与财政预算体制紧密相联。它是处理各级财政部门与教育部门之间的预算拨款关系以及教育部门内部的预算拨款关系,解决财政部门与教育部门之间横向的分配关系以及教育部门内部的纵向分配关系。建国40多年来,我国中小学经费的拨款体制,随着国家财政预算体制的变动而变动,并且,自身也形成了一套方法和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