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的对话,是平等主体间思想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是心灵的体验与感悟,是情感的激发与敞亮,也是主体间自主与合作、倾听与诉说的相互交融。对话型语文教学通过师生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达到促进学生主体的自我建构和生命成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宋龙彪 《文教资料》2008,(20):100-101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些学生出现不讲真话的现象,其原因为:首先缺乏说真话的环境,其次是缺乏说真话的习惯.这样对学生正确世界现形成、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如何在讲授思想品德课的过程中让学生说真话呢?其一:教学要民主,创设课堂说真话的氛围;其二:教师说真话,树立说真话的榜样;其三:学生做真人,努力培养学生说真话的良好习惯.总之,让学生说心里话,构建师生心灵对话的平台是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培养新一代人,提高人才素质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如何改变“教师泛讲,学生滥练,死记、硬背书本”的呆滞课堂,构建富有活力的阅读新课堂?其实阅读教学需要“对话”。一、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要激活阅读教学,就必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处理好师生互为主体、平等的关系,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工具和手段加以控制、操纵,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孩子有发言权。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允许学生在阅读中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质疑,批判教师的观点。这样学生才能把教师当成朋友,把心声敞亮出来,进行富有活力的平等对话。这是阅读进行“对话”的基本条件,也是其重要的表现。二、形成新型的教师观教师…  相似文献   

4.
与心灵对话     
我喜欢夜深人静时独处一室,这样我就可以静下心来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拷问自己的心灵了。我问心灵:“我对家人是不是很尊敬?”心灵不语,只展现出了几幅画面:画面上我对妈妈做的那一桌饭菜不满的表情;对妈妈关心我叮嘱我在学校专心学习的话。我却用“哐当”一声门响打断了。看着这几幅画面,我的心头竞涌现出一股酸酸的味道。  相似文献   

5.
颜美 《中学教育》2005,(4):27-29
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让学生拥有积极、合作、快乐的人生。要实现这一目标,拉近师生距离,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深处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结合亲身体验的一个教育案例,谈一下这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要实施心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在这点上,语文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语文课堂上的对话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极佳途径,教师可结合母语的特点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对话场(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学生自我对话)中,通过语言交融、心灵交流,达到精神的激荡和思想的碰撞,从而学会审美,完善人格,净化心灵,构建和谐的生命乐章。  相似文献   

7.
如果把一堂课看作是一个创作的话,那么这个创作的基本立意就应该是学生。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发展。然而,事实上我们在过去以过度追求分数的教学中却忽略了这一点,学生成了教学的手段,成绩成了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对主体的发展性、主动性顾及的很少,实施素质教育也只是口号而已。所以本文就如何,在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激活主体,构建和谐课堂,还给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创新能力、建立新型的学生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做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巴赫金指出:“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由此可见,对话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的重要性。但是要实现有效对话,双边或多边是条件,“主题”是关键,也就是要能够引起对话者的共鸣,在对话者的心灵中产生碰撞,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相似文献   

9.
黄百严 《农村教育》2006,(7):127-127
接到这个班已近两周了。每堂语文课上,小成总是不爱发言。小成说话有些口吃,即使叫他说,他也结结巴巴说不清,他的眼睛里似乎有许多顾虑。课堂上无论我怎样激励,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0.
好多年,我一直没有见过你,一次去北京开会,会议名单上有你的名字,而你没到会,但我有一种预感,总有一天我会见到你。几年后,在中国作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我见到了你。从前我甚至不知道你的模样。  相似文献   

1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可以有不同的层面或范畴,有不同的模式和活动,但课堂教学应该是最主要的层面.  相似文献   

12.
颜美 《山东教育》2005,(3):20-21
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让学生拥有积极、合作、快乐的人生。要实现这一目标,拉近师生距离,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深处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结合亲身体验的一个教育案例.谈一下这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心灵的对话     
日记,就是“天天记录”的意思,一点也不难,一点也不神秘,它就跟吃饭一样。不过吃饭是解决我们的温饱问题,而日记是给我们的精神吃饭,是心灵的对话,它关慰我们内心的世界。写日记要“我手写我心”,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无拘无束,任你驰骋,任你述说一切!  相似文献   

14.
平等的课堂对话是教学的本质,而非教师给予学生的恩赐.建构有效的课堂对话,能帮助拓展学生联想的空间,启迪学生的思维,让我们的课堂趣味横生、生机勃勃.同时,有效的教学对话还能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凸显,改善课堂教学秩序,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信息畅通,也促进学生情感的释放.  相似文献   

15.
在一次美术观摩课上,一位教师执教的内容是《表现小朋友的美术作品》。这是一节欣赏课。一名学生在欣赏了课本中的作品《太阳很足的晌午》后,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师生对话和谐地进行着,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断让我至今难忘。  相似文献   

16.
上个学期末的一节课上,我给即将毕业的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请和老师说说你的心里话》。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理想课堂该是怎样的呢?毫无疑问.它应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它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能够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也就是和谐生态的课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意大利瑞吉欧人在谈到教师角色时有一句隐喻:“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Catch the ball that children throw us.)”这句话是指教师要倾听、关注孩子,并以十分真诚、愉悦的态度与孩子交往。教师与孩子之间在课堂上交往的过程,就像抛球和接球的过程一样:抛球者和接球者都是主体,彼此没有地位的高低和尊卑的差别;抛接球的双方都认真对待对方;抛球者和接球者是相互激励和相互转换的,抛球的同时准备接球。同样,教师和学生彼此应互为伙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以“对话”来界定语文阅读教学,意味着学生主体的回归。对话从形式上来看,即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在这些多重对话中,学生和文本这一特殊的对话活动,无疑是课堂阅读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是一种开启智慧、沟通心灵、闪动灵性、实现成长的不断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心灵的对话     
日记,是成长中的孩子们心路历程的反映。评语,是老师与孩子心灵的对话.这无声的对话有时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成为孩子前进道路上的一股动力;有时是一剂良药,抚慰孩子受伤的心灵;有时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孩子前进的道路。孩子们的日记敞开了一颗颗真实的心扉,让我走进一个个心灵的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