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危机是伴随着危机事件或应激情境而出现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因恋爱、自卑、家庭等压力引发过激行为事件引起学校社会的关注。本研究对某旅游学校学生进行了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学生在年级、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生活事件与应对方式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关系,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邓革 《成才之路》2010,(6):69-69
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几种常见类型 1.中职生心理问题的戍因分析 经调查。我们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大多数来自特殊家庭(贫困、单亲、缺失教育的家庭)。进入中职校后的各项费用。增加了贫困生的心理负担。其次学生的问题也与家长不当的教育有关。有些家长溺爱娇惯,造成学生独立性差、胆小、退缩;或以我为中心,好强任性。此外,学校教育、社会风气和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也是重要原因。中职校小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偏爱优等生,歧视差生;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刺激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和过激行为。再有,学生在学业上和交往上的挫折导致学生过度自卑、自暴自弃,同时不适当的“自我防卫心理”导致行为偏激。  相似文献   

3.
每一个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或多或少都曾遇到过学生的"挑衅"。学生的挑衅行为可以分为情绪过激下节点爆发、性格气质影响行为方式、时代因素导致认知差异三种不同的类型,教师需要掌握不同的处理策略,艺术地化解师生矛盾,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以自杀、自残、杀人、伤人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过激行为,一方面,由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背景,包括家庭缺乏民主平等的沟通环境,学校对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培养严重不足,社会大环境中网络等媒体充斥不健康的影响因子,等等.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认知特点表现出"自我中心"的心理特征,又正处于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心理矛盾期,极易造成认知失调和在社会认知问题上产生归因偏差,最终引发过激行为,因而建立大学生过激行为的预警机制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面对学生做思想工作时,最忌讳的是假定、简单和过激的情绪反应,最需要的是倾听、全面、适度的情绪反应。如果简单面对学生出现的任何行为,就会犯片面的错误;如果假定学生的任何错误行为,都是学生的品质问题,就会犯主观的错误;如果对学生出现的任何错误行为都作出过激的态度反映,就会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严重的阴影而阻碍学生积极地改正错误。所以,在面对青年学生开展思想工作时,需要思想工作者具有客观、实际、冷静全面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态度,要善于分析学生行为表象的实质。特别是在现今多媒体文化日益发达和普及的形势下,更需要我们…  相似文献   

6.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学和教育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范畴。关于师生关系的定位有“主导与主体”、“双主体”、“教师中心”、“学生中心”等观点,“尊师爱生”是对双方的要求,也是学校管理中对师生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师生之间的冲突和对抗却是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由此而引发的教师过激行为虽然不是普遍现象,却也是一个应当引起重视的问题。在此,笔者试图对教师过激行为的起因、类别、表现形式及预防措施作一点初浅的探讨。   教师的过激行为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因受某种情绪的感染而对学生做出的一些不利于学生身心…  相似文献   

7.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窗口,家庭里社会上的种种问题总会反映到学校里来。家庭的破裂,成绩崇拜主义的压力,不良传媒的影响,学生个性心理的脆弱都会导致学生的过激行为。在校学生中,初中阶段的学生问题更加突出,比如校园打架、离家出走、酗酒,甚至服毒自杀等等。学生中的过激行为给学校、家庭和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和不良影响,同时也对学生本人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影响其健康成长,应该引起方方面面,特别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我在担任上届初三班主任的时候,就曾遇到这样一件事。一天晚自习,我发现一位女同学始终低着头,偶尔看我一眼,目光里…  相似文献   

8.
针对青春期学生易出现不稳定情绪或非理性行为.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运用色彩效应进行心理调节。对陶冶情操、防止过激行为引发不良事件.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校园里遇到学生打架斗殴.任何一个老师都应该挺身而出.立即上前制止。有的老师,只是因为"一些学生除了直接教他课的老师外,对其他老师的话往往置之不理,惹急了甚至还会有过激行动",所以"发现别班学生有过错行为也就视而不见",其实这种想法和应对问题的方式是错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  相似文献   

10.
陈元勋 《四川教育》2007,(11):45-45
孙子兵法曰,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讲的是双方交战时的一种战术。在教育实践中,如何运用"走为上计"这一策略呢?回避法。即当教育者对教育对象提出的一些棘手问题或作出的某种过激行为一时无法作出回应时,巧妙地避开其锋芒,以退为进,化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11.
李玉慧 《科幻画报》2022,(5):177-178
初中阶段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初中学生属于青少年,处于青春叛逆期,学生生理发育迅速,但心理发展还并不成熟,很容易做出过激或一些极端的行为,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在该阶段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塑造健全的人格。隐性德育是一种潜在的教育方式,在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对隐性德育在中学德育教育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校园里遇到学生打架斗殴,任何一个老师都应该挺身而出,立即上前制止.有的老师,只是因为"一些学生除了直接教他课的老师外,对其他老师的话往往置之不理,惹急了甚至还会有过激行动",所以"发现别班学生有过错行为也就视而不见",其实这种想法和应对问题的方式是错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的义务.  相似文献   

13.
高速发展的网络社会是柄"双刃剑",它一方面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开阔视野、培养能力的平台,另一方面也使一些学生道德观念模糊、道德自律能力下降,从而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和行为失控现象,甚至出现自杀和伤人等过激行为.笔者认为,这些现象和行为正是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小学生心理存在严重失衡和错位的现象屡屡可见,因各种心理障碍而产生的过激行为,给教育者敲响了警钟。据有关研究报道:我国青少年有10%~3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个别学生还相当严重,这种问题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还有上升的趋势。面对这种现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努力在语文课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健康成长。巧妙疏导心理,构架学生心灵彩虹疏导心理,是指有计划地帮助学生发展健全的个性,防止学生产生异常心理的教育过程。目的是指导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使学生健康地发展。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提…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冲突和对抗是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由此引发的教师过激行为虽然不是普遍现象,却也是一个应当引起重视的问题。本文从教师过激行为的起因、类别、表现形式以及预防措施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学教师教育方式的类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教师教育方式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定行为模式,涉及教师如何与学生交往,如何对待学生的要求,如何管理学生以及怎样运用奖励等方面。教育方式是对教师各种教育行为特征的概括,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研究表明,教师对待学生的不同方式和态度可影?..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过激行为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过激行为形成机制存在的于个体的内部。但是,造成心理危机和促使心理向行为转化的原因,存在于社会之中。消除大学过激行为的原因和社会条件是控制大学生过激行为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过激行为的原因和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由于其生理、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出现过激行为的机率很高。初中生的过激行为不但不利于他们自身的发展,甚至会给他们带来身体以及心理伤害。因而,有必要对初中生过激行为的内、外因的进行分析,探讨避免和控制初中生过激行为的对策和措施,以引导初中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操砺 《新课程研究》2007,(10):65-65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给学生编座位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常听到有学生埋怨座位不好,闹情绪、发脾气,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产生过激行为。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学和教育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范畴。关于师生关系的定位有“主导与主体”、“双主体”、“教师中心”、“学生中心”等观点,“尊师爱生”是对双方的要求,也是学校管理中对师生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师生之间的冲突和对抗却是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由此而引发的教师过激行为虽然不是普通现象,却也是一个应当引起重视的问题。在此,笔试图对教师过激行为的起因、类别、表现形式及预防措施作一点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