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杰 《教学月刊》2006,(12):55-57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关于蛋白质的内容标准要求为“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概述”一词在认知水平上属于理解掌握的范畴。“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蛋白质的形成过程中有关数量变化的规律成了高考必考的考点。下面结合高考试题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将蛋白质的相关计算问题归纳为六大类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
在高二生物必修教材、高三生物选修教材中与该知识点相关的内容曾多次在高考中出现.育种知识不仅与生产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通过对该内容的学习,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现将2000年以来高考中涉及育种的题目介绍以下。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这一节内容中,由于学生没有学习有机化学,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而细胞的分子组成是微观、抽象的内容,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比较难.肽链形成的过程也比较难以接受,相关的计算就更不容易理解了.在教学过程中有点感悟,下面谈谈.  相似文献   

4.
高考生物考纲中明确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课本中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作用。在一轮复习中我把必修1中的实验进行了如下总结,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5.
龚南贵 《生物学教学》2012,37(12):62-63
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内容主要包括氨基酸及其种类,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蛋白质的功能。整节内容有比较清晰的逻辑顺序: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结构(决定)蛋白质功能。由于在教学中学生还未涉及有机化学,对氨基酸的结构,氨基酸形成肽链过程的理解上,会有较大难度。本节教学重点为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是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以及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为解决教学  相似文献   

6.
程莉君 《新高考》2006,(7):107-110
生物曲线图是应用数学坐标图形的原理,用曲线的形式表示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或生物的数量与其相关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类图形,根据生物曲线图编制的试题已成为近年来高考中常见的题型。2005年生物高考江苏卷有5道、上海卷有8道曲线题。这类题型涉及到数学等学科知识和生物学知识的综合,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不仅要理解图形所表达的意义,而且要用生物学语言准确地描述生物学的现象。因此曲线图形题历来在高考中的得分率相对较低,也是平时复习的难点。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第一册中的第一个实验: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我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过程中,进行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知识结构的基本要素,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高考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对概念的学习和复习.高中生物教材涉及的概念不仅多,而且比较枯燥、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在高考备考中,如何对这些概念进行复习呢?本人在多年高三生物科的复习教学中的做法是:在第二轮的复习中,把教材中涉及到的生物学概念全部整理出来,作为一个专题.复习这个专题时,并不是就概念本身进行简单的复述,而是注重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讲解,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进行练习.通过举一反三的讲练,使学生能准确、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实质,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避免了死记硬背.实践证明,通过这种“讲练结合”的方式对生物概念进行复习,其效果是明显的.学生不管是平时的练习还是在高考中遇到类似的概念题时,都能正确、快速地完成,可谓是得心应手.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下列一些有关染色体知识的理解时常出现错误。现对此作一简单分析。一、结构理解上的错误染色体是由细丝状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而DNA和蛋白质又是如何构成染色质的呢?对这一问题教材没有提及,学生又经常会问到这个问题。学生们往往根据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等知识,认为染色质是由蛋白质分子把双螺旋DNA长链包裹起来形成的皮包线状结构,而实际上是DNA双螺旋长链每隔一定距离把蛋白质分子团盘绕fir圈形成串珠状结构。二、教材中错误图形的误导高中《生物)(必修本)IO3页IO5页有关减数…  相似文献   

10.
一、高中生物图形图表题型归纳高考试题常出现的应用题(除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有图形和图表两类:第一类是有关遗传学的系谱图、坐标轴图,主要包括生物遗传和生理过程图或者是生物学实验的过程图等.第二类是表格题,涉及生物知识较广泛,包括生物形态和结构或者从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和结果等.  相似文献   

11.
宋建陵 《新高考》2007,(5):86-90
一、高考对生物实验能力的要求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考试大纲》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要求是: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略)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2.
RNA是一类极其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种类繁多,功能多样,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材(必修1和必修2)的不同章节中都有涉及。由于知识点分散,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现将其中经常遇到的一些知识点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13.
热学作为物理识记部分是每年高考中必不可少的,其中主要涉及的问题是对概念的理解、对一些规律的简单应用,从总体来看高考中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不高,试题的难度相对偏低,大多数的问题属于理解相关的知识.  相似文献   

14.
郄银东 《新高考》2005,(6):i007-i012
高中生物计算题的取材广泛,基本上涉及各个章节,尤其是:蛋白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遗传、生物进化中基因频率及生态学中的能量流动等内容,是教材的重中之重。在高考中常常通过灵活多变的计算题形式,来考查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应用能力。同时,高考生物中的计算题历来也是难点之一。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突破这一难点,现选择相关重点内容,配合贴近高考的名题启迪,将计算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同解题过程分析综合表达,聚变创新,以提高考生解题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正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不仅是进行理论研究的重要依据,同样是学生获得感官印象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近些年来,生物实验一直是高考着重考查的环节,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大了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训练。"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较为重要的实验,主要是通过化学试剂来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本人对该实验进行了部分改进,改善了教学效果,节省了操作流程和步骤,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推进素质教育、贯彻新课改理念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蛋白质是细胞内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是生物性状的体现者.关于蛋白质的内容是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的重点与难点,同时也是高考中的高频考点.关于蛋白质的计算题类型很多,就氨基酸数目的计算这类题型,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学生做过很多道题目,老师也讲过许多遍,但学生碰到这类题目还是不能灵活应用,其关键在于学生缺乏对方法和规律的总结与归纳.下面我对这类题型的解题方法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高考复习过程中,科学史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其目标不仅仅是理解掌握科学结论,更重要的是体验科学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与蛋白质有关的计算既是高一生物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由于这一节与有机化学知识密切关联,高一的学生若不对蛋白质形成的原理理解透彻,做起相关的计算题则屡屡犯错。下面笔者通过两道例题总结出三种有关氨基酸数目计算的方法,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从这类题中寻找规律,化繁为简,巧算氨基酸数目。  相似文献   

19.
朱一峰 《新高考》2004,(3):57-59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第二大重点(仅次于生物的代谢部分)。这一部分知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学科内综合主要涉及到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分布及功能;生物的遗传规律与减数分裂;果实、种子的发育与遗传;基因表达与基因工程;生物的变异与现代生物育种。涉及到的社会与生物科技热点有艾滋病、疯牛病、空间作物育种、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遗传病的预防与治疗,人类优生及亲子鉴定等。  相似文献   

20.
<正>1.教学分析1.1本节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地位"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第2节的内容。内容抽象,难点较多,其中的相关知识涉及高中生物学全部教材。如必修一中酶的知识涉及蛋白质的催化功能,载体蛋白、血红蛋白等涉及蛋白质的运输功能;必修二中染色体的相关知识将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与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联系起来;必修三和调节有关的物质如激素、抗体等又涉及蛋白质的信息传递及免疫功能。可见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