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向我们迎面走来。它像汹涌澎湃的大潮,冲击着我们传统的社会,改变着人们传统的观念。我们所熟悉的计划经济模式,将被陌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代替。经济基础的这种嬗变,必然引起上层建筑领域的深刻变化。新闻作为上层建筑最敏感的一部分,作为传播这场伟大变革的媒体,自然更应该顺其潮流,与之适应,为其服务,同时又要站在市场之上,正确反映和引导市场。经济新闻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则。市场经济有哪些必须遵循的规则?它们对经济新闻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从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较快的海南经济特区的新闻实践来看,我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确立新的思维方式和报道方式。第一,市场经济的基础性,要求我们根据市场的需要决定经济新闻价值的取向,把报道的立足点移  相似文献   

2.
报纸,作为一种特殊商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激烈的市场竞争氛围已逐步形成。报人们新招叠出,纷纷改进自己的报纸,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地方党报在这场竞争中,进行着艰苦的探索和努力。但无论内容的调整还是形式的创新,加强和改进时事报道,在地方党报走向市场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正像其它任何商品的物质构成一样,时事报道作为地方党报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时事报道,党报传令之必须 党报,作为党的喉舌和舆论工具,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党性特征。党报的性质和作用赋予了党报不可推卸的责任——传令。作为地方党报,在传令上,不仅要把地方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告诉读者,更重要  相似文献   

3.
和省以上党委机关报相比,地市党报无论在队伍构成还是在人员素质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地市党报要求生存,求发展,关键是要抓好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是地市报的固本之策。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新闻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世界。那么,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面对日益激烈的报纸市场竞争,党报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呢?笔者以为,党报要保持住自己的阵地、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就必须改变观念,使党报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新闻需求。 一、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新闻需求,是面对市场竞争的必须选择 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报纸的品种与数量增加,报纸的风格呈现多样化。原先党报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已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转轨,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和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精神状态、是非标准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和传播这场伟大变革的新闻媒体,也只有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能更好地为改革开放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但要使新闻工作尽快适应经济变革的需求,不仅要在新闻运行机制上进行改革,而且要在提高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修养方面下功夫。那么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应具备哪些道德修养呢?一、bD强政治思想修养,做一个有强烈…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当前报业竞争也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局势。党报、晚报、都市报,大报、小报、网络报,奋起参战,逐角市场。其来势之迅猛,竞争之激烈,令业内外人士普遍关注。 地市州报作为我国报界和党报中的一支劲旅,如何面对报业竞争、走向市场呢?我认为最佳选择是:从发挥党报优势、深化新闻改革、提高宣传水平入手,在  相似文献   

7.
县报,是最基层的综合性党报。作为县委,县府“喉舌”的县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这场大变革中,面临一个是逐步完善发展,进而闯入全国市场;还是逐渐丧失竞争地位,成为一张“集约简报”,甚至消亡的问题。从1980年起,全国的县级报纸逐渐复刊,这是为了适应日渐变化的县级经济发展而出现的报业复苏;到1992年,在新闻出版单位登记注册的县市区报已有300多家,其中的280余家加入了中国县市报研究会。目前,全国各大区片、省、市,纷纷成立中国县市报研究会的分支机构,县报事业欣欣向荣,竞争局面亦已形成。然而,各家县报自身的发展水平却参差不齐。大致可以分成三类:一是获得全国公开发行刊号,社内部、厂、公司配属齐全,发行和经营赢利的报社,如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完善,我国新闻传媒开始了走向市场的改革。在这场报业竞争中,地市党报面临中央、省级党报及省城都市类报纸市场挤占的双重压力,在夹缝中求发展。时下,许多地市党报都把提高报纸质量,增强可读性作为吸引读者、扩大经营创收的核心竞争力。这仅仅是地市党报应对报业竞争的一个方面,在报纸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地市党报还需要更多元化的竞争策略。必须重视自我宣传、自我塑造,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竞争地市党报自我宣传是应对报业市场竞争的客观必然选择。报纸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市…  相似文献   

9.
一、党报为什么必须直面市场? 从理论上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必须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人们要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上层建筑的新闻媒体必须要与此相适应;从现实来看,一批率先面对市场的党报,已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开辟出崭新的天地。比如,《广州日报》逐步认识市场、适应市场、挺进市场,发行量由10年前的23万份上升到112万份,其中自费订阅者占84%,报社经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着我国社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由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这不仅是经济领域的伟大变革,而且也必将引起上层建筑包括新闻传媒的深刻变革。但是,有的同志认为,党报是党的喉舌,是舆论工具,不能把党报推向市场。身处市场经济大包围中的党报究竟怎么办?这成为深化新闻改革的焦点。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党报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经费由国家财政拨款,发行有公款摊派订阅,职工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大,在总结14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涉及到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许多领域,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企业在这项重大改革中处于前沿地位,毫无疑问是要积极加快变革的。企业报作为企业的报纸,理所当然也要坚决地为企业的这种变革更好地服务。企业报如何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已成为推动新闻改革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各级党报逐渐走向市场,参与媒介市场竞争。作为市场主体,党报必须按市场的要求运作;而作为新闻媒介的党报,必须按新闻规律办事。因此.在党报新闻改革中,应该统筹兼顾新闻规律与市场规律。不可顾此失彼。一、在党报新闻改革中运用市场规律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市场规律对党报也有着毋庸置疑的制约作用。在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以后。亲历了这种深刻变化的党报.切实地感受到了市场的压力。在新闻改革中。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大,在总结14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涉及到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许多领域,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企业在这项重大改革中处于前沿地位,毫无疑问是要积极加快变革的。企业报作为企业的报纸,理所当然也要坚决地为企业的这种变革更好地服务。企业报如何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已成为推动新闻改革的重大主题。  相似文献   

14.
党报如何面对激烈的报业竞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新闻工作提供了动力和宽松的环境,也为新闻报道提供了丰富的新闻资源。活跃的经济生活和经济发展,使报社的广告经营具有广阔的发展天地,大大增强了报社的经济实力。可以说,现在是建国以来新闻工作的最好时期。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一方面新形势对新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党报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随着我国新闻事业迅速发展,各种媒体之间竞争十分激烈,党报不仅受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挑战,而且受到行业报、专业报和各种类型小报的挑战。面…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报业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各家报纸推出了多品种子报,文摘报、都市报、晚报等城市类报纸一涌而上,子报对党报发行形成了冲击。作为党报,如何主动迎接这一现象的挑战呢? 第一,必须有效地促进新闻体制的改革,使党报提高市场竞争的能力。 党报,作为党的喉舌,我们不能仅仅是局限于在报上宣传改革开放,而不注意自身如何去改革开放,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报纸受不受读者的欢迎,群众爱不爱看,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等都要考虑。从市场的角度讲,我国现有大大小小的报纸几千余种,许多晚报、专业报都在挖空心思去争读  相似文献   

16.
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我们新闻的党性原则不能改变,新闻的指导方针和根本宗旨不能改变,新闻的真实性标准和新闻主旋律不能改变。这也是我们必须坚持和不能动摇的。但是,新闻的性质、目的、标  相似文献   

17.
“漂漂亮亮办报纸,扎扎实实干事业,严严整整炼队伍。”这是我们县市报人的准则。然而,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变革时期,在经济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的过程中,在大众传媒林立、新闻竞争激烈、群众欣赏要求提高的大背景下,作为最基层的党报——县市报如何改变一定程度上存在的“‘硬’(权威性)不如大报,‘软’(消遣性)不如晚报,‘快’(时效性)不如日报,‘多’(信息量)不如专业报”的局面,做到扬长避短,独具特色? 我以为,核心问题是增强报纸可读性,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视野,更新观念,开放办报。为此,从本报近年来的实践中,我们感到,县市报当前尤其应尽快走出以下几个思想误区:  相似文献   

18.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在新闻传媒日趋激烈的竞争条件下,党委机关报应当以怎样的对策求生存、求发展,在新的世纪再创新的辉煌?我们认为,应从三个方面着力抓好。一、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切实转变党报新闻从业人员特别是领导层的办报观念,这是新世纪振兴党报的关键所...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闻竞争实际上就是发展和创新的竞争,面对企业所在的行政区域里以党报为龙头的报业集团竞相亮相的态势,企业报及其子报、子刊如何生存?是就地瓜分原来地方党报的发行和广告量,还是不甘落伍,积极参与竞争?这是摆在每个企业报人尤其足氽业报老总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企业报的新闻实践表明,注意在牢牢固守本企业这个大本营  相似文献   

20.
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变革.适应这种变革,宣传好这种变革,推动这种变革迅速而健康地发展——新的形势对新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新时期的新闻工作,他的新闻思想渗透在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是这个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党报工作者,要通过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新闻思想,进一步明确新时期党报所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进一步明确办好党报的工作方向,按照时代的要求,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把党报办得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